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光潜吸收和发展了布洛“心理距离说”这一理论。文章从艺术类型、美学原理、艺术批评等角度阐明“心理距离说”在朱光潜美学体系中的内涵及地位,并以此为例探讨研究朱光潜美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吸收和发展了布洛"心理距离说"这一理论,从艺术类型、美学原理、艺术批评等角度可看到"心理距离说"在朱光潜美学体系中的内涵及地位。该文以此为视角来探讨、研究朱光潜的美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布洛首倡“心理距离说”。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布洛从审美的角度,提出了“心理距离”这个概念,并且阐释了“心理距离说”的有关规律。他认为“心理距离”是“介于我们自身与对我们发生影响的事物之间的距离”,“距离乃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是一种审美原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心理学美学诸流派中,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对朱光潜先生早期美学思想影响至深。朱先生不仅据此批判了克罗齐形式主义的"直觉说",合理的解释了美感发生的心理条件;而且应用"距离"于悲剧的研究和人生美学的探索,使悲剧理论在辨证综合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并对人生、生活作了美学的诠释,将艺术人生化,人生艺术化,完成了"人生──艺术"之间的双向过渡。  相似文献   

5.
“心理距离说”是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1912年提出和创立的一种心理学美学理论。他认为“心理距离是介于我们自身与对我们发生影响的事物之间的距离”。距离“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是一种审美原则,在审美时“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它消失的境界”。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数学课教师,在把“心理距离说”运用于课堂教学和课下与学生交流等方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注意师生情感上的距离情感上的距离应在相互了解中逐渐缩短,但也应有一…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心理距离”说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了“心理距离”说的错误根源,结合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论述了美感源于现实生活、美感的发展变化取决于现实生活,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伤的源泉、是培育美感的沃壤的道理,并对导致当代“心理距离”说者陷入理论误区的玩赏、欣赏、观照三个被混淆的概念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7.
"家族相似说"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提出的一种影响深远的比喻性说法,被后人视为维特根斯坦反本质主义的纲领之一。"家族相似说"认为不存在语言的本质,各种语言游戏之间的"家族相似"是一种错综复杂、重叠交错的"相似性"关联,应通过"不要想,而要看"的方式研究语言的个别性、多样性。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说"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爱伦·坡的"激情说"为依据,分析和讨论爱伦·坡小说创作的审美取向。爱伦·坡认为,文学艺术中不容有任何"说教"和"理智"的成分,艺术的题材就是激情,最伟大的艺术产生于直接产生的激情,应通过激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一种"预定的氛围",给读者某种"刺激",在"刺激"中得到灵魂的升华和"美"的享受。本文从小说的主题、氛围、人物、语言等几方面来探讨爱伦·坡小说创作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9.
在二十世纪心理学美学诸流派中,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可以说对朱光潜先生早期学说影响至深。朱先生不仅据此批判了克罗齐形式主义的“直觉说”,合理地解释了美感发生的心理条件,而且应用“距离”于悲剧的研究和人生美学的探索,使悲剧理论在辩证综合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并对人生、生活作了美学的诠释,建立了以“艺术——情趣——人生”为理论模式的人生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俄国文学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手段要使事物阿陌生起来,使形式有阻拒性,以便扩大感知的困难与时间。”隐喻这一语言艺术手段就是运用本体和喻体之间似与不似这一特征,刺激人大脑的高度兴奋,拓宽人的联想,挖掘人的潜在情感积累,延长人们感受语言的时间,增加人们理解语言的困难,形成语言欣赏过程心理距离,达到增强语言信息功能和审美价值的修辞效果。不同的本体和喻体,涉及的心理机制不同,形成的心理距离不同,修辞效果也随之不同。本文主要探讨隐喻修辞效果产生的心理基础,即心理距离和修辞效果的关系。一、暗示因素与心…  相似文献   

11.
<正>语言是一门艺术。语言的学习不仅限于课堂,生活环境与个人经历也会影响学生语言的习得与培养。我国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在课堂中的语言学习效果较城市弱,加之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方言环境,都会影响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破解农村学生语言学习难题呢?笔者主张从低年级入手,以"四素句"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锻炼、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四素句"由我国学者丁有宽提出,指在一个句子中包含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相似文献   

12.
作为西方一种审美理论的“心理距离说”是由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于1912年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提出来的,他将审美活动从心理距离这一角度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与概括,正式提出了审美的“心理距离”原则,从此,距离审美原则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说"的能力。笔者认为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语言的积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是说的基础。进行语言积累,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从课堂上获得。根据每个单元提示和每项语言交际训练的要求,确立一堂课的知识积累量,  相似文献   

14.
"语言游戏说"关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调语言乃生活形式的一部分,是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代表性理论,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英语视听说教学带来了启示。文章探讨了"语言游戏说"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体现,并提出关于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英语教学对于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日益加强,但仍然难以满足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需要。在初中生群体中,还有相当多的学生有种害怕说英语的"恐说"心理,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恐说"心理。一、利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热情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很多学生只意识到学习英语的近景性动机,没有意识到学习英语的远景性动机。"掌握更多的英语知  相似文献   

16.
马聪敏 《小学生》2013,(2):39-39
人类的思维是与语言同时产生的,没有脱离语言材料的思维,也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手段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对"说"的训练方法很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以下训练。一、说内容,增强记忆力回忆是增强记忆的必要环节。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每天安排一定  相似文献   

17.
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作者与读者、作品与感受形成强烈的共鸣。而在文艺欣赏时读者与作品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因为只有实际的时空距离造成的感觉误差,形成欣赏时的心理错觉,才使得耳目所及的客体是他感觉到的客体而非实在的客体时才能产生美感。这种与客体间发生的“无我的但又是如此有我的关系”被布洛称为“心理距离”。其实对于审美愉悦来  相似文献   

18.
汉语修辞艺术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审美"距离"的正确营构和解读。"距离",本是中外美学、文艺理论中一个常用的术语,将其引入汉语修辞艺术中,旨在丰富汉语修辞艺术理论体系,为科学的建构和解读汉语修辞艺术提供帮助。在解读其内涵的基础上,又从外延上,即时空距离、心理距离、逻辑距离、情感距离等四个方面进行大胆阐释。"距离"是汉语修辞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距离"在汉语修辞艺术中的运用无处不在,使用中尤其要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19.
“心理距离”是人们面对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时,摒弃原先功利的、伦理的、实用的想法,采取一种空明虚静的或者实事求是的态度。质言之,即采取一种与原先想法(如果原先有想法的话)拉开一定距离的心理态度。 心理距离说是由本世纪初瑞士(?)英国的心理学家兼美学家布洛创立的。他是从审美角度立论的;他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提出“心理距离”这个概念,并论述了心理距离说的有关规律。他认为“心理距离”是“介于我们自身与对我们发生影响的事物(或我们对事物的感觉)之间的距离”。“距离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在诗歌艺术的审美创造上所提出的"心远说",不仅是诗人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而且揭示了诗歌艺术审美创造中十分重要的"心理距离"问题。"心远"不仅让诗人成为精神上自由的审美主体,而且使他能够用诗意的眼光看待躬耕田园的生活,从而使得田园生活成为审美的对象,而诗人和农人一体的特殊身份以及诗歌意象选择上的个性化,则较好解决了"距离的内在矛盾"和"距离的易变性"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