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是师范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应以《意见》的精神为指导思想,坚持育师为本、整合性等原则。内容包括目标、基本理论、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模式、途径、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电影课课程须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等指导下开发。同时,电影课内容力求涵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所要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和方法论指导下,确定的各级各类具体目标相互关联而形成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网络系统。只有把总体目标分解成为不同层次的可操作的结构系统,才能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指导功能。我们要以北京社会发展对未来公民心理素质的要求、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和教育规律作为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依据,以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为横向构成目标,以心理年龄阶段为纵向构成目标,以教育效应层面为内部结构,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一、课题提出背景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途径、方法及基本原则做出了规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师资队伍、条件保障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要求。2002年8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及组织实施等都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其毕生发展。本文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为蓝本,从比较的视角,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组织实施等维度上的新特点、新发展。基于此,我们认为国际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呈现从教育向服务转变,从问题矫正向预防干预转变...  相似文献   

6.
《河北教育》2003,(5):15-16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日,省教育厅制定并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意见》根据我省实际,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了部署和规划,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基本内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和评估原则。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系统总结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年(2001-2011年)发展经验,筹备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于2010年12月正式启动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年回首》系列丛书编写工作。丛书分为《管理篇》、《经验篇》、《成果篇》三册。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分层、逐步、有序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席晓艳 《学周刊C版》2019,(25):158-158
本文通过剖析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即从队伍建设层面和系统整合层面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期实现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普遍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遵循上述原则,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赋予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的价值意蕴。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呼唤,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中介。当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须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把握基本原则,系统开展保障机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创新建设、心育文化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建构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的限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较落后。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是亟待探究的重要课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应遵循发展性原则,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有关理论为依据,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这个体系应当具有层次性、对象性、阶段性、系统性,由总目标、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三者相辅构成。  相似文献   

15.
天津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津市教育系统774名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离退休老年人中男性的情绪稳定性和适应能力优于女性;年龄越大的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文化水平较高的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身体状况和自理能力越好,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所以,只有提高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等、才能对其心理健康起到调节作用,从而真正地达到"健康的老龄化".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孟万金教授创立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它是一种旨在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该模式是对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批判与发展,开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成为当代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流派,可以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里程碑。本文综述近年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以了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想,把握其发展过程,并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于美国。如今,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他们在课程设置,组织机构建设,工作人员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内容、目标的确立等方面都积累了值得我们借鉴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德育目标研究经历了共产主义德育目标期,"天上"与"地面"的争论期,规范化建设期和科学化、人本化、生活化研究期四个阶段,对德育目标的含义、德育目标的分类与分层、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确立德育目标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初步确立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目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系统性和层次性。但是,德育目标的研究还存在着高与低的平衡,重社会规范与轻个体品德修养,理论基础缺乏科学系统完整性,目标的类型与层次研究较混乱,注重"德目主义"和忽视"全面主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与特征进行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推进期和深化期,现已成为国家顶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展现出一种由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的“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等关键词频次随时间变化而增加,且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愈发受到重视;政策类型逐渐多样,卫生/健康类政策和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政策有效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关注度。未来政策制度应从六大体系入手,推动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20.
黎芳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35-139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历经30年的发展,已走向了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但尚存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优化现有的高校心理教育模式,应定位于心理自助理念,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自助模式。更加注重和突出大学生在心理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助其建立良好的心理自助系统。使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会首先依靠自己的力量,运用专业的心理自助方法,展开心理自助与助人,成为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主人,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