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朴再浩 《海南教育》2014,(16):72-72
历史是一门需要解释的学科,又是一门需要运用历史材料解释的学科。这是历史学科独具的特点。所以,笔者认为把材料导读和因材施教有效整合,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还原历史现场,进而理解历史。这样就点亮了历史课堂,顺利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实现师生对历史的高度理解,实现历史课堂的新的飞跃。新课程下,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实现成功的方法和习惯,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名著导读被纳入初中语文教材体系中,是为了引领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它对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学生的阅读体系等都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审视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名著导读的价值,聚焦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力求打造高效且多元的名著导读课堂,使名著导读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3.
孙长城 《课外阅读》2010,(12):90-90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高效的课堂。有人这样评价: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构建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有一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我县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三为主"高效课堂。学生学会学习,是建设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习中,努力构建文本导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徐金亮 《教师》2013,(7):43-45
新课改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追求活力课堂、高效教学。笔者认为,要充分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教师要科学运用"读、思、求、得"四字经,促进学生品能素质的全面发展。一、导读:拓宽阅读知识面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发现问题的引信。以往课堂提问,有不少学生回答问题,不是非完整,就是思想视角没有高度。原因在于学生平时阅  相似文献   

6.
数学概念是人类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概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形成的。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前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穿越——让学生在课堂上构思穿越情结,让历史在课堂中穿越;穿插——在课堂中结合历史穿插社会热点话题;人物再现——利用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通过伟大人物再现历史;场景再现——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历史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再现;评说——让学生上讲台,评说历史人物等。  相似文献   

8.
对话,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遗憾的是,不少课堂对话虽然"热闹",却缺乏深度。要提高对话的有效性,就要精心设计导读问题,把握好对话的深度、厚度、广度,凸显导读问题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以便引导师生、生生、生本之间展开高效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吕晓红 《甘肃教育》2014,(18):81-81
正一节高效的历史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清晰、完整的历史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乃至一种责任。高效的历史课堂应该做到两点:一是引领学生当堂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二是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提升认知水平。那么,如何做到这两点呢?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平 《贵州教育》2010,(20):36-36,40
如果依据最新的课改理念,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可以命名为“课文导读”。教师的核心任务是“导”,它是这样一种教学理念——课堂导学必须强调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强调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教师导读的任务是:设置情境,然后激励、唤醒、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015年,我市启动高效课堂建设,正是迎合这一需要。高效课堂,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旨在打破课堂常规、强化课改意识、达成课堂结构优化,最终实现课堂的高效率,把学生调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现代地理课堂学生的思维困境 1.感性知识严重匮乏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思维的发展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感性材料的获取是思维的开端,是形象思维的根本,图形、教具、多媒体再现都是大量的感性材料。显然,仅仅依赖于语言的地理教学难以很好地启迪思维。  相似文献   

13.
刘田福 《文教资料》2010,(30):167-169
历史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让课堂走向动态生成,提高课堂单位时间的效率是关键。让课堂教学向生活回归,让学生觉得历史有用、有趣;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就感;让课堂教学涌动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感受尊重;课堂上抓住突发事件.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等。  相似文献   

14.
<正>主题导读逻辑思维是人们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具体讲,议论文的逻辑思维更多地体现在论点和论据之间、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各分论点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只有逻辑性加强了,  相似文献   

15.
姚瑞杰 《小学生》2013,(10):71-71
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重要方法,而探究需要时间。一节课40分钟,老师们常常感叹时间太短,内容太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探究活动做好、做到位,让学生学得深刻、学得扎实、提高科学素养呢?"高效课堂"就成了老师们的追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看法和做法。一、养成良好习惯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叶圣陶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首先是养成精心准备实验材料的习惯。实验材料是一节高效课堂的基本物质保障,但实验材料未必是实验室都有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以来人们追求高效课堂的打造,但高效课堂当是系统工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比较理想地、经常性地体验教学情境,情境是否利于学生体验,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学习课堂的效果。作为教师,探究学生体验情境的策略,优化学校历史的通道是十分必需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蒋俞萍 《成才之路》2014,(22):61-61
正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非常重视文化史部分的教学,由此表明人们对文化史的高度重视。文化史的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非常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不仅如此,文化史部分的教学是基于政治史(必修一)、经济史(必修二)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面对难度如此的文化史部分的教学,我一时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教,只能在教学中慢慢摸索。结合学校"增效减负"的课堂理念,我积极创设课堂情景,不断努  相似文献   

18.
一、学习导读,明确重点训练项目本组导读简要说明了教材的组成、课文特点、重点训练项目及要进行的思想教育。“导读”文字虽不多,但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方法是:在上一组课文学完之后,布置学生预习“导读”,课下自学;课堂上,要拿出一定时间,检查交流预习导读的...  相似文献   

19.
高效的历史课堂会让学生产生激情、产生期望,相反,低效的课堂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激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活泼有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课堂小主人的作用,体验历史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高效与低效相对,在我看来,低效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最常见的大难题。低效课堂的主要表现是历史课堂缺少生气与灵动,学生情绪低迷,很少参与教学活动。如何才能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获得激发生成、愉悦共享的效果,毫无疑问,构建高效课堂是必由之路。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