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创造性的选择科技教学活动内容《纲要》中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的精神。以大班科学活动《让纸站起来》为例,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纸,有彩色的腊光纸、有薄薄的毛边纸、有光滑的纸、有粗糙的纸……它们有着自己不同的特性,也有着相同的特点:易燃、易撕、易湿、易皱等。正因为纸的品种多样、用处广泛,所以它一直是幼儿最喜欢的物品之一。因此这一课题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当前需要——探究纸的秘密,又有利与长远发展,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2.
《指南》中指出幼儿在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而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课程特点就是承载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决定了不同年龄阶段角色游戏的发展价值。本文以大班角色游戏"星期8小镇"为例,以规则特点凸显了角色游戏对于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可乐和雪碧都是非常爽口好喝的饮料。可乐成淡褐色,而雪碧则是清澈透明的。下面介绍一种可以将“可乐”变成“雪碧”的小实验。 取可乐空瓶一只,倒入四分之三体积的蒸馏水。取烧杯一只加入50毫升酒精,并加入适量碘片,制得深褐色酒精碘溶液。将配好的溶液倒入可乐瓶中,边加边振荡,直到溶液的颜色和可乐颜色相似为止。一瓶“可乐”制好了。在干爆的瓶盖内放入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粉末,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意在推进综合统整的学习,构造一个与幼儿生活本身一致的高度综合的课程形态。我园在大班进行了"结构游戏与体育活动相整合"的实验研究,以相互融合型为特点的探究性游戏"挑战洞洞"尝试将结构游戏与体育活动、科学活动相整合,将探究学习与幼儿游戏同步进行,幼儿在游戏的同时进行着有益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中规定:在中、大班要教幼儿学习画侧面的动物,能画出它们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大班还要求幼儿能画出它们的不同姿态。鸡是常见动物,幼儿比较熟悉,但它的形象比较复杂,画起来难度较大,怎样教才能使幼儿比较顺利地学会画鸡呢?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明确提出:"促进幼儿的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方法;提供有利于幼儿自我管理的条件、机会。大班值日生工作作为幼儿生活教育的一个内容,有其独特的实施价值和意义,对促进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日生工作是培养幼儿自主性、责任心和分工合作能力的有  相似文献   

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科学教育就是让孩子亲历探究自然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大班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对感兴趣的实物喜欢尝试、敢于探究,在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探究能力,具备一定的探究品质。因此,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出发,以大班科学活动"水位的变化"为例,从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科学方法的使用、记录的运用和延伸活动的开展四个方面对科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95):163-165
阅读是幼儿获取知识和增加智慧的重要渠道,也是学习能力养成的基础。针对大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以创设自主管理的"书吧"为纽带,实现家园、亲子、师幼、幼幼等多维循环互动,构筑良好的家园阅读"生态",提升大班幼儿的阅读品质。  相似文献   

9.
孙彩虹 《考试周刊》2014,(81):190-190
<正>一、案例背景"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工具。七巧板游戏可以有效地让孩子掌握对形状和色彩的区分,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基于大班年龄的特点和学习能力,考虑到七巧板作为一个特色项目,把七巧板引入大班的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拼搭,处于自主积极状态,探索到一些关于七巧板的秘密,发展大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案例呈现及分析画面一:一天早上,幼儿们都陆陆续续到教室了,跟老师问好之  相似文献   

10.
<正>一、精准的提问——主动向幼儿抛"球"案例一:某教师组织的大班数学活动《旺旺的生日派对》中一个环节教师出示了一个大蛋糕,提问:"蛋糕上有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有奶油、花纹、小动物……",其中有一个孩子说到了"蜡烛"。此时,教师及时追问"这些‘蜡烛’告诉我们什么?几岁生日?",马上引导孩子关注到数概念上。随后,教师出示了一份自制的请柬,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该"请柬"上有:图、文字、数字。师问:"请柬上有什么?"(开放的问题能够让每一个幼儿通过观察"请柬",捕捉信  相似文献   

11.
郭慧玉 《家教世界》2013,(9X):24-24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要指导幼儿自主选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大班幼儿生活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能大胆与同伴交流沟通,有极强的探索欲望,并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尝试在幼儿园大班创办时尚的"DIY"工作室,以"我快乐,我做主"为宗旨,为孩子  相似文献   

12.
任你邮     
《新作文》2006,(9)
麦坚:问你好!虽然在学校,老师们都说我在文学方面的悟性很高,尤其是说我在作文方面很有灵气。但从我接触到《新作文》时,我甚至有些泄气,与他们比起来,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我觉得我的作文有些伤感。每次大考小考,虽然我的作文都是高分,但总高兴不起来,总会因为无法达到一种感觉而伤感。记得我在《雪碧的故事》中写道:“可乐,别为我担心。雪碧里的气泡没有任何杂质,它们代表我的爱与希望,一旦爱与希望破灭,我的电池将没电,我会去充电。它们将载着我飞向永恒的国度,不再昙花一现!可乐,让我自由地……”老师看了这些话,只是无奈地摇摇头,我不知…  相似文献   

13.
采用Einstein和McDaniel(1990)的研究范式,以自制的动物房纸板为实验材料,探讨了"延时提取"方式下提示物对大班幼儿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延时提取"在大班幼儿群体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前瞻记忆提取方式;"延时提取"方式下,大班幼儿事件性前瞻记忆成绩好于时间性前瞻记忆;提示物对大班幼儿前瞻记忆成绩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意图:活动设计来源于《河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大班上册》——第一主题《我是哥哥姐姐》中的科学领域活动"换牙了"。依据大班幼儿各方面的特点,我认为只了解换牙不足以解决幼儿好奇、好学的现实需要,于是在我园教研活动的研讨中提出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经过几次集体备课,我们将原有的"换牙了"进一步深化,生成了:从了解牙齿的结构、牙齿的功能、保护牙齿的方法,到怎样预防龋  相似文献   

1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自助餐"活动具有生活与教育融合的特点,因此我们尝试从大班"自助餐"活动入手,分析并反思教育行为,不断调整完善活动方案,充分发挥生活的教育功能,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发展。第一次活动:餐桌上摆放着油炸春卷、红烧中翅、芹菜炒牛肉、洋葱炒鸡蛋、炒青菜等多种菜肴。自助餐开始时,幼儿洗完手坐在座位上,教师和保育员为幼儿分好饭、汤后说:"小朋友,今天我们吃自助餐,厨房的阿姨给我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菜,你们  相似文献   

16.
<正>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幼儿动作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也选取了"立定跳远"和"双脚连续跳"作为幼儿素质指标,这表明幼儿下肢力量的发展对于幼儿体质健康的重要性。立定跳远是大班幼儿需要学习并掌握的动作技能。我们发现:大班幼儿多数能够跳过60-70cm的距离,但在进行与立定跳远动作相关的运动游戏时,经常会出现"双脚起跳、单脚交替落地"或"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情况。可见幼  相似文献   

17.
<正>1.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绘画活动1.1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展开"大班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教育的指导要点"讨论之前,先要知道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一般来说,大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得到较快的发展。自我评价会越来越准确。大班幼儿的自理能力相对于小班与中班的幼儿得到明显的提升,自我的控制能力明显增强。教师在对大班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的教育指导时,要注意这一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1.2大班幼儿绘画活动对幼儿的意义对于大班幼儿的身心的成长来说,绘画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喜欢玩有竞技和趣味性的游戏,幼儿参与欲望强烈。在游戏过程中容易忘乎所以,且与同伴合作意识增强。本次《游乐园》活动的设计基于大班孩子这一特点,从幼儿最喜欢去玩的游乐园,创编带有故事情节的体育游戏,让他们进入迷人的童话世界。怎样到游乐园呢?导入学习重点:学会一物多玩。通过游戏"创设游乐园的所要经过的路线",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同伴合作的  相似文献   

19.
童话剧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我园开展了大班幼儿童话剧活动,并努力探索"无痕教育"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推动童话剧活动的深入。第一步:日常生活中慢慢渗透——欣赏哥哥姐姐的童话剧我们从欣赏童话故事开始,引发幼儿的童话剧活动。教师给幼儿讲童话故事,讲完后,让幼儿观赏由上几届大班幼儿表演的同一故事的童话剧影碟,如《小蝌蚪找妈妈》《犟龟》《一园青菜成了精》等。幼儿深受启  相似文献   

20.
倪彩红 《考试周刊》2014,(16):193-193
<正>《指南》指出,教师应将幼儿生活与学习上的活动锁定在自主能力的发展上,如"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等。为此,对于大班幼儿如何学习新歌,我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有效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自主的学习歌曲,成为学习的主人"上,而不是灌输式教学。下面我以在本学期"小歌手"特色活动中的歌曲为例阐述如何有效引导大班幼儿自主学习新歌。一、择——适合的题材激发自主学习兴趣《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