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蕴。对于德语学习者来说,仅掌握德语知识是不够的,更要理解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德国文化的导入和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笔者在德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法、比较法和实践法,就如何将德国文化导入到外语教学中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廖利华 《内江科技》2007,28(12):27-28
在英语教学中,作者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中丰富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教学的同时适时适度地进行文化教学,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培齐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跨文化英语教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兰 《科教文汇》2008,(4):62-62,65
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而且更应该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跨文化现象渗透在语言交际与教学的过程之中,是一个应该给予重视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只有把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加以充分的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适应民族院校民族多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需要。而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不同课堂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目的语文化知识为目标,和以目的语为母语的群体范围交际行为为标准的单向文化教学的局限。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引导学生使用语言进行旨在培养语言使用能力的交际能力训练,建立相应的语境,在语境中传授文化知识、分析文化差异,让学生正确地把握语言的真正涵义,在交际时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为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吕林 《科教文汇》2008,(28):146-146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英语教师要重视文化导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浅谈大学英语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翠华 《科教文汇》2014,(11):80-81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培养跨文化意识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可以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本文根据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结合大学英语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总结了在大学英语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石丽梅 《今日科苑》2010,(8):343-34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支配着语言。要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更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深刻文化内涵。新颁布的中学生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晨曦 《科教文汇》2010,(13):95-96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交流,因此在英语教育中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因素。本文从语言在不同文化的不同内涵及英语单词本身的复杂含义入手,论证了在英语教育中融入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应将大学英语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多元文化意识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交流,因此在英语教育中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因素。本文从语言在不同文化的不同内涵及英语单词本身的复杂含义入手,论证了在英语教育中融入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应将大学英语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多元文化意识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王伟 《科教文汇》2010,(23):177-177
文化交际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英语学习的目的即为同英语的使用者实现信息交流。本文想通过介绍跨文化交际内容的相关知识,阐述提高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必要性,并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在课堂中引入跨文化交际内容。  相似文献   

11.
英语教学应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对文化意识的渗透,进而建立起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并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是共同构成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策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化现象中的非语言交际的行为和手段,以实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2.
王宁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220-220
因为民情风俗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国和西方国家在语言中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给语言之间的交流带来了障碍。而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缩小这种文化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  相似文献   

13.
张玉兰 《科教文汇》2008,(28):238-239
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多元文化并存、互动及融合的局面,跨文化交际时代到来已毋庸置疑,具备一定的中英民族跨文化交际知识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很重要。颜色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只有了解英汉文化知识,掌握两种语言的深层涵义的异同,才能进行有效得体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4.
周丽丽 《科教文汇》2010,(8):134-13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必须与该语言国家的文化融合起来。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重视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文化渗透,通过文化渗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强化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使语言在交际中运用得更加得体。  相似文献   

15.
赵亚琴 《科教文汇》2014,(1):138-139
在语言交际与教学的过程之中,跨文化渗透现象是一个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而且也是文化知识的传播。在英语教学中,只有把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加以充分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主要从跨文化的角度探索英语教学,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内涵,通过分析跨文化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几点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语言交际与教学的过程之中,跨文化渗透现象是一个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而且也是文化知识的传播。在英语教学中,只有把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加以充分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主要从跨文化的角度探索英语教学,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内涵,通过分析跨文化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几点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支配着语言。《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方法,让英语教学真正为语言交际服务。  相似文献   

18.
马艳美 《科教文汇》2014,(1):140-140,15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支配着.语言。《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方法,让英语教学真正为语言交际服务。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代大学生为满足将来工作、交际需要而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研究,查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这种能力的一些途径,力求让学生掌握中外语言和相关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交流实践中达到用英语有效沟通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代大学生为满足将来工作、交际需要而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研究,查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这种能力的一些途径,力求让学生掌握中外语言和相关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交流实践中达到用英语有效沟通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