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议“舆论监督”去年以来,从李鹏到朱基同志几次三番强调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特别是去年10月份朱总理在中央电视台视察所说一番话,更反映了民意,这是中央领导十分关心的问题,我们举双手赞成。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当然主要来自正确的正面报道,但舆论监督与批评...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春节前召开的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讲了这样几句话: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和加强舆论监督统一起来。这“三个统一起来”,进一步表明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新闻媒体搞好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提起舆论监督,人们常常会想到批评性报道,曝光性新闻.似乎舆论监督就是不说“好话”.这样理解舆论监督,定义过于狭窄,内涵过于单一,不利于舆论监督的正常进行.也影响舆论监督的质量.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必须正确理解舆论监督的定义,本文提出一点不成熟见解,与各位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一些朋友把中央及所属各部门领导的报纸喻为“条条领导的报纸”,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报纸称之为“块块领导的报纸”。有些地方报纸编辑部的同志谈起舆论监督报道来,总这样诉说着:“唉,相比之下,条条报搞舆论监督好办,块块报搞起来难啊!”  相似文献   

5.
陶铸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同时又是一位理论家和宣传鼓动家。他担负过从地方到中央的领导工作,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和独到的新闻思想,在新闻价值、新闻真实、舆论监督、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等理论问题上,都提出过极有价值的见解,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新闻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陶铸同志提出的许多新闻思想,特别是关于揭露缺点开展批评的思想,对于今天的新闻工作,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去总结、研究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我认为在实践中必须解决“三难”问题。 一、要解决舆论监督“动机不端正”的问题 讲起新闻舆论监督都说重要和必要,但在实践中比较难搞。为什么难,其中与动机不端正有关。所谓动机不端正,一方面表现为,有些新闻单位的领导对舆论监督有顾虑,总是担心有的采编人员素质低,掺个人私心,通过舆论监督会把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宣部下发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8月9日至8月16日,中宣部、中国记协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期“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专题研讨班”,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等领导和专家、学作了主题发言,来自中央新闻单位和全国各地媒体的82位同志就如何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大家形成的一个共识是:中央非常重视舆论监督。当前,对舆论监督不是简单的“收”还是“放”的问题,而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把着力点放在改进上,在改进中更好地加强舆论监督,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和效果,更加有力地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民主建设和政治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十六大报告和前不久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都强调在新的时期,要加强舆论监督报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无疑又使这一话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杼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分别指出: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法律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新途径,发挥两者结合的整体合力,共同维护国家法治的尊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新闻媒体的监督是改进和完善司法机制的良药和促进剂。新上任的安徽省省长王金山明确表示,政府工作不光要接受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更要接受新闻舆论监督。“监督就是支持。”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第一次被写入了地方性法规,这也是国内地方性法规首次给舆论监督立法授权。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在谈到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时,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要把中央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到一线编导的具体工作之中,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反映人民心声,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强化舆论监督的节目特色,突出栏目个性;要明确舆论监督工作的重点;要加强跟踪报道,不仅要报道处理结果,还要分析原因,增加报道的厚度和深度,要尽力做好正面宣传报道,《焦点访谈》、《新闻纵横  相似文献   

9.
新闻舆论监督问题,这是新闻界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围绕这个问题,不少同志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对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无疑是有益的。但是,少数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以舆论监督为幌子,把自己凌驾于党、政府和人民之上,诋毁和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鼓吹站在党和人民的对立面来进行所谓“舆论监督”,制造了不少混乱。可以说,在新闻舆论监督问题上,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种新闻观点的尖锐对立。现在是到了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能,作为现阶段对社会运行中偏差行为的一种制衡与纠错机制,以其显著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我国的改革进程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新闻媒介,作为舆论监督不可或缺的“利器”,在目前中央领导大力支持、普通群众寄予厚望的良好外部环境中,更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一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问题,这是新闻界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围绕这个问题,不少同志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对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无疑是有益的。但是,少数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以舆论监督为幌子,把自己凌驾于党,政府和人民之上,诋毁和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鼓吹站在党和人民的对立面来进行所谓“舆论监督”,制造了不少混乱。可以说,  相似文献   

12.
“双刃剑”的负面效应及其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责。江泽民、李鹏、朱基等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舆论监督工作,先后视察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并对新闻单位开展卓有成效的舆论监督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然而,舆论监督又是一项政策性强、责任重、难度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舆论监督是舆论导向极为重要的部分,中央有关负责同志对舆论监督提出“要帮忙,不要添乱”的要求;同时,舆论监督既是新闻界经常议论的热门话题,又是广大读者极为关注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要帮忙,不要添乱”的要求加以认真地探索和研究,以更好地在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报纸上有篇评论,题目是《少用粮能否多产肉?》一位中央领导同志看了以后告诉报社:这篇评论有片面性。评论中讲:“提起饲料,有些人总认为离不开粮食。”中央领导同志认为,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性的。他说:难道猪的饲料能够离开粮食?提出发展配合饲料是对的;提倡在饲料中添加藻类、棉子饼、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  相似文献   

15.
有效实施舆论监督要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也就是说要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就得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选择的问题,要注意挑选涉及大多数人利益的而又能够解决的社会问题展开调查,实施舆论监督。二是方法的问题,在方法上可以实行“四步棋”的方法: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引导群众讨论;第三步,找相关领导谈处理意见;第四步,最后整改处理的结果。当然,不是所有的舆论监督都要走这“四步棋”,有的只需走其中的“三步棋”或“两步棋”。湖南省《常德日报》的舆论监督基本上都达到了舆论监督的目的,这主要得益于注意了“选择”和“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主要指将一切社会性的决策和实施过程置于人民群众的理性监督之下,实现其操作的透明化,与西方舆论监督属于不受“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监控且矛头主要向上的独立力量不同,我国社会主义的舆论监督是作为党和政府领导、管理职能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来发挥作用的。朱镕基同志对其性质与作用作了“十六字”概括——“舆论监督,人民喉舌,政府镜鉴,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中 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日 ,不但为全国亿万人民所瞩目 ,而且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多次首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焦点访谈》也是我每晚必看的节目之一。根据《焦点访谈》和其他传媒一些成功栏目的经验 ,我认为要搞好舆论监督 ,既要有胆识 ,把它看作新闻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更要讲策略 ,善于处理面对的种种矛盾和困难 ,把工作做细做活。《山西工人报》在今年初的机构调整中 ,专门成立了“舆论监督部” ,抽调精兵强将 ,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报道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舆论监督责任重大 ,风险也大。它面对的是社会腐败分子和…  相似文献   

18.
(一 )尽管中国的新闻改革仍在途中 ,但当前 ,应该说是新闻舆论监督环境日益趋好的时期。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中央领导同志对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在不断地加以重视和肯定。早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就有这样的表述 :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国务院总理朱基在1998年10月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指出 ,舆论监督对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赠给《焦点访谈》的四句勉励之辞“舆论监督 ,群众喉舌 ,政府镜鉴 ,改革尖兵”在新闻界内传为佳话。同年4月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法院…  相似文献   

19.
努力拓展舆论监督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久之前,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领导对舆论监督工作分别作出了指示,强调在新的时期,要加强舆论监督报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应该说,这些指示对我们从事舆论监督一线工作的记者来说,像被注射了一剂强心剂,备受鼓舞,从中明显感觉到我们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感觉到各级领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读到郑保卫先生的一篇文章《首先还是认识问题———十六大后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思考》(见《新闻记者》2003年第2期,以下简称“郑文”),当下有些不同看法。郑文认为,当前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关键依然还是要先解决认识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对新形势下开展新闻批评,实行舆论监督的重要现实意义的认识问题”。应当说,这个判断是合乎实际的,笔者十分赞同。那么到底是谁的认识需要提高、亟待提高呢?郑文似乎没有明确指出需要提高认识的对象,在具体剖析这一问题时说:“……而如果还像过去一些人那样,借口什么‘影响团结’、‘伤害同志’、‘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