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峰 《宁夏教育》2012,(6):53-53
陶行知先生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是的,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润滑剂。当师爱像春雨一样滋润学生心灵,荒芜的心灵也能开出希望之花。那一年我带的六年级毕业班还有两个月就要参加升学考试了,这个班我从一年级一手带到六年级,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关爱学生。那么,怎样的爱才能注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触动学习的动机,激发课堂的活力,从而产生爱的教育效应呢?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丰富内心世界,启迪学生心灵和智慧的钥匙。用爱滋养学生的心灵,教师需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良好的心态审视学生,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以成功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是一项"爱心"事业,师生沟通的最好语言就是爱,有爱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只有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学生才会尊重、爱戴和信任你,才能在学生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从而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做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就是要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在教育教学生活中,触摸是一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一种特殊的爱。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缺少"爱"的心灵,犹如一阵阵北方的沙尘暴,所到之处皆是冷漠。一颗冷漠的心灵,对未来还抱有美好的梦想吗?而爱心,正是沙漠中的绿洲,能带给他们清泉,带给他们更多的鼓励。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爱     
韩新君 《教书育人》2006,(12):60-61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使命决定的,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是用以点燃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因此,做为一名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必须应有对学生满腔热情的教育爱。下面就围绕教育爱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信任是教育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一、要具有高尚的爱的情感 一名教师,首要的心理素质是具有高尚的爱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是只讲付出的不计回报的、无私的爱,是严慈相济的、神圣的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心灵与心灵沟通、情操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育人功能。所以,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更应牢记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爱,自觉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从而感染、教育、造就他们。  相似文献   

9.
正"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么富有哲理的话,出自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之口。参加工作二十年来,我始终牢记这句话,在教育教学中深入钻研,不断探索,以"爱"为核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阳光教育风格,对学生进行阳光教育。一、用阳光的心态面对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1.把关爱的阳光洒向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丰富内心世界,启迪学生心灵和智慧的钥匙.用爱滋养学生的心灵,教师需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良好的心态审视学生,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以成功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师之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相融的触点,也是教师教育机智、教育才能的“血”和“肉”。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有可能点燃其追求进步的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12.
尹云 《吉林教育》2009,(6):90-90
1.用“爱心”打开心灵。爱胜过一切语言,涵括一切行为。它是教师自觉的人格修养,是教师职业崇高与神圣的核心。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丰富的,神奇的,独特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相似文献   

13.
人人皆有爱。谁不爱自己的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儿女?作为一名教师,谁又能不爱自己的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我认为教师爱学生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平等的、尊重的、信任的、有度的,同时也是宽容的、深情的。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挚的情感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是点燃学生内心世界的火把。学生一旦感受到了这种爱,就会自然而然地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只有“情通”才能“理达”,情通理达才会心悦诚服,从而达到引导、帮助、解惑、教育的目的。可见,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自由地飞翔,它是教育的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融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密钥。师爱,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桥梁。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爱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笔者在数十年的教学过程中也感受到: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学生才会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只有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真正调动并长时间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理解他们的需要和追求,使师生关系始终处于和谐状态。教师还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各种活动,深入学生的生活中,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用爱去鼓励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心灵,是教育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