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過去一般認為二十世紀以前苗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但在民間傳說和文獻記載中部說苗族曾經有過文字。歷史上消亡了的苗文已經很難考證,但是我們在湘西確實見到類似廣西方塊壯文和越南喃字的苗文。儘管它們流傳的時間不很長,範圍也有限,但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着的文字現象,我們認為很有必要對之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2.
一 關於《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1873年4月,尼采到拜羅伊特做客瓦格納家,帶去了一部謄寫好的文稿,題為《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據瓦格納夫人柯西瑪在日記中記載,尼采在瓦格納的家庭聚會上宣讀了這部稿子,分兩次讀完.這是一本尚未完成的書的草稿,尼采自己在當時的一封信中談到這部稿子時説:"這整個東西距合格的書的形式還很遠,我將不斷鞭策自己,還須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嘗試再次——同一題目的第四次——寫作.我曾被迫為此目的進行極為特殊的研究,甚至無畏地涉獵數學、力學、化學原子理論等.  相似文献   

3.
秦燕春 《中国文化》2006,2(2):110-125
一,歷史想像的交響當我們回眸歷史的視綫回閃到上一個“世紀之交”,正當清末民初幾十年間,一個詭異的文化現象居然曾經馳騁江湖,“無報不談明末事”:本來早已成為歷史記憶的“晚明”的事件與人物,突然間又被反復重提。上至滿清王朝政府,下至市井細民百姓,更勿庸提及掌控着當時話語霸權與發聲渠道的新、舊知識人,從朝廷議案到報刊雜志,從建祠立廟到戲劇演出,其參與人數之眾多,言說方式之差異,講述內容之分歧,都足以使得這一時期的“晚明想像”成為一場全民參與的話語盛宴。  相似文献   

4.
中國最早的文學翻譯作品當屬《越人歌》,是一位越族的榜枻人為楚國的鄂君子唱的歌,由翻譯人將越語翻譯成楚語,後經記錄傳世,成為公認的中國最早的文學翻譯作品。《越人歌》分為記音直譯與意譯兩種。 最早記錄《越人歌》的文獻是西漢劉向的《說苑》①。本文直接引用《龍溪精舍叢書》第五函《說苑》卷十一《善說》第十三則,關于《越人歌》一節載:襄城君始封之日,立于游水岸上,想渡河。楚國大夫莊幸走過來對他說:  相似文献   

5.
劉夢溪 《中国文化》2006,(1):231-233
乙酉春節前夕,鵬程兄自臺北打電話來,說他客座北大期間寫的旅行隨筆一類文字,不止我看到的那兩篇,拾綴起來有六七萬字,準備出一本書,叫《北溟行記》,希望我便中寫一篇序。他的雅意讓我略感為難。因為平生從未給任何一位友人或同道的著作寫過序,沒有“人之患”什麼的理由,衹是懶爲此  相似文献   

6.
童心論     
因了明代出了一位桀驚不馴的奇才李贄,著了一篇名標千古的<童心說>,五百年來争議論說不斷.李贄是一位汪洋恣肆的人,對先賢往哲的不恭,大似戰國時的莊周.於是重禮而主敬的大儒們,對李贄的"不敬"往聖是有些惱怒了.我們知道,李贄是一位愛駡人的先生,但他自己似乎也知道社會上的物議,乾脆著<三蠢記>以描述當時的歲寒三友:定見、深有和李贄.此三人者,李贊皆稱之為"蠢物".李贄愛駡人,而定見、深有不唯不恨李贄,反而親善之,李贄則自詡,"以我口惡而心善,言惡而意善也".  相似文献   

7.
嵇康、阮籍之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係根據湯用彤先生在西南聯大講“贵無之學”之兩種學生所記的筆記整理而成,本有上、中、下三章,上為何晏、王弼之學,下為張湛、道安之學,中則為此篇。  相似文献   

8.
编后     
對中國文化與中國學術的研究如何深入一步,發為文章不人云亦云,時有創闢勝解,並進而解開困擾人們靈智的一個個學術網羅,是關心中國學問的人文學者當前亟待解决的問題。去年九月本刊在滬召集座談會,許多學界前輩曾提出這方面的建議,本期“文化學術動態”欄約略有所報導。  相似文献   

9.
甲、楚帛書象緯解余向疑長沙子彈庫帛書所記述者為楚天官書之逸篇,時賢或目之為月禁。近時,再取《史記·天官書》與之對讀,尋繹再四,彌覺鄙說之非妄。因不憚親縷,續陳如次:  相似文献   

10.
學人寄語     
正文明的記錄和傳播介質日益轉向移動互聯,萬物相互聯接的思想時見發明倡導,而互聯網上仍充斥着戾氣、仇恨和鬥爭。文化認同成為一個重要的命題,雖然前賢多有論述文化高於種族,而遵循何種文化模式以生仍困擾着當代的人類。我漢語世界一度以"體""用"判斷世界的關係,今天的漢語人仍多以體用看待古今、中外、雅俗、新舊,很少人省察此一思維與網絡時代、英特納雄耐爾極為扞格。迄今為止的全部互聯網資訊乃至仍在增富的網絡世界,都建立在0和1的進位組合之上。所有的"上帝"、創造網絡世界的編  相似文献   

11.
從光緒三年(1877)<浮生六記>被楊引傳在蘇州一冷攤上偶然發現,到如今四海流傳并被廣泛研究,已歷百餘年.①其中在讀者眼中最為鮮明的人物,以及學人們最着力研究的形象,莫過於女主人公陳芸了.但陳芸的真實形象,一直以來,都在被人們陳陳相因地誤讀着.那就是,都没有明確指出陳芸身上表現出來的同性戀傾向.  相似文献   

12.
<論語·述而>云:"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自<史記.孔子世家>叙事發微至今,校斟注解乃至引伸議論之文字幾乎汗牛充棟.之所以拈出單句引以為本文的缘起發瑞,是因為這些語符的後面隱藏着孔子音樂本體論的諸種疑端,是因為"孔子適齊"這一事態及其意義引伸中歷來枝蔓旁生,也就給我們留下了某些學理爬梳的缝隙.  相似文献   

13.
一九四六年11月22日星期五……午飯時過及傳所長,囑飯後來談.飯後往謁,適傳所長正舆胡適之先生談話.[補記:據《胡適年説長編》1943 ~1951頁,胡這於是年11月11日由北京飛往南京,15日制意國民大會開幕典禮,22日選主席圑,胡這爲主席團成員,至12月31日飛回北平,連生日也是在南京過的,共住了50天.]傳先生爲余介紹後,即拉余至其室中,商談考古組問題:[1]舊賬必須先清,二年内不作田野工作;[2]二年内充實内部設備,建立實驗室;[3]幫助一大學設立考古學系;[4]出版報告.最後忽云:"有一件事要同你商量,也許嚇得你一跳."我覺得這事來得突兀,連忙追同什麽事.傳説:"你知道我預備過年後即出國,出國期内,要你代理所長職務."此事確嚇得我一跳,我連忙退讓.傳云:"這事是我經過二個多月的考慮才决定的,所中的事,本來希望你們年輕人以後多負點責任,我當所長的時候比你們不年輕.現下所中的各研究員,不是書呆子、老學究,便是胡塗蟲.我曾同薩總幹事商量過,他也贊成.朱院長不知道你的爲人,經我説過,也無問題.所有所中的重要的事,我都會事前布置好,所中的人事,也頗簡單,董先生明年出國一年,舆我差不多時候才回來.李先生如果是由你代理,大概也不會有什麽問題,旁的人更易説話."但是我始終退讓,以自己入所年限不久,資望過淺,成績未顯,難以服人.如果不自度量力,一定失敗.并非不肯負責,實以如果此次一失敗,衆怨所集,必至以後欲負責而不可得.但是傳所長要我再考慮三、四天答復,不要拒絕,稍作犧牲,余答以如果犧牲於己人皆屬無益有書則可不必當試,傳仍勸余考慮三、四天後再談.  相似文献   

14.
祁小春 《中国文化》2006,(1):195-218
一、緒言《太平御覽》三六二引何法盛《晉中興書》: 咸和元年,當征蘇峻。司徒導欲出王舒為外援,及更拜為撫軍將軍會稽内史,秩中三千石。舒上疏以父名會,不得作會稽。朝議以字同音異,於禮無嫌。舒陳音雖異而字同,乞换他郡。於是改會為郃[原注:古會切]。舒不得已就職。《晉書》卷七十六王舒傳也有相似記載。這條 數據告訴我們:王羲之的堂叔伯父王舒被朝廷任命 為會稽內史時,曾拒絕赴任,要求改授,理由是“會稽”地名犯其父“王會”名諱。朝廷認為二“會”字同音異,并無大妨。王舒則認為字音雖異  相似文献   

15.
1983年,利瑪竇來華四百週年紀念之後不久,北京首次發行《利瑪竇中國札記》的中譯本,原著係利氏以意大利文所撰寫。譯者何兆武和何高濟在序言中如斯評論: 利瑪竇這個名字在中國是並不陌生的。歷史上到中國來的歐洲人中間,也許馬可波羅和利瑪竇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兩個名字了。在近代以前,中國的學術思想和外界的大規模接觸  相似文献   

16.
消夏筆記 癸未夏日,酷熱難當,終日空調冷飲,仍無濟于事。倒難爲了一卷《西游記》,天天爲我消暑。每日下午五時左右,夕陽西下,炎威稍降,于沐浴後拿一本《西游記》,坐在最台閱讀。自覺神馳天外,禅心寂寂,南無清凉佛菩薩降臨,满身烦熱洗滌殆净。 《西游記》有三多:詩文多,妖怪多,鄕音多。  相似文献   

17.
陳寶箴1895年9月12日(光緒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散原《行狀》記為八月,疑指接到諭旨的時間或舉約數)被任命為湖南巡撫。這一年他六十四歲,經驗與學問與歷練早已超出這一職務所需要的種種條件。實際上他得到這一職務的時間未免太遲。陳三立這一年也已經四十二歲了。當時正是甲午戰敗之際,朝野沸騰,要求變  相似文献   

18.
龔鵬程 《中国文化》2006,(1):99-115
一、知識結構的缺陷一九二五年一月,北京“京報”副刊征求青年必讀書目與青年愛讀書目各十部,邀社會名流提供目錄。胡適等人都交卷了,唯獨魯迅作答時發了一通牢騷,曰:“青年必讀書,從來沒有留心過,所以現在 說下出。……我以為要少看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此語可見其性情,但誰都知道那是故意這 麼說的激矯語。因為魯迅自己的中國書就看得很下少。  相似文献   

19.
學人寄語     
“國學熱”一詞近已風行不少時間,現在升級為“國學火熱”,這本應是從事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研究的我門歡喜赞叹的。不過我不得不說,當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闡述,如就其深度、高度要求、都還不好用“熱”來形容。相反的,我倒有一種預感,割白這種國學之“熱”難於持久,甚至弄不好轉化為國學的危機。目前有些現象,使我擺不脱這種杞憂。  相似文献   

20.
八大山人论     
范曾 《中国文化》2006,(2):1-10
為了談八大山人,引出一段明初的故事。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太祖朱元璋駕崩,皇孫建文接位。建文皇帝為懿文太子之二子,為人穎慧好學,事親孝,待人厚,然則,這都不足以繼朱元璋這樣的大皇帝之盛業。而寬厚往往與遲疑猶豫、孱弱無能相比鄰,則其皇叔們的野心於是膨脹。首先是兵強馬壯、才略過人的燕王朱棣,其次當數厲兵秣馬的寧藩朱權。起事的首先是朱棣,他拉攏的第一個目標是既能武又善文的朱權。建文皇帝已有所覺察,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