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态文化教育应围绕三个层面展开。学校——决策层面,要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建构生态文化教育观;教师——教育层面,要通过改变知识结构和更新教学内容建构生态文化教学观;学生——受教育层面,要通过激发学习动力和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建构生态文化学习观。  相似文献   

2.
先进、规范、独创:教师的学校文化素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彬 《天津教育》2009,(2):21-22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主体之一,他要按照一定的内在价值系统去创造学校文化,又要按照学校文化所体现出的价值系统去规约个体的思想行为。教师又是有着不同价值期望的活生生的“人”,这就意味着他在认知学校文化上有着自身的主体追求,从而为学校文化增添了不同的内涵。在这种规约性和差异性的;中突中,教师会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品质和修养,即教师的学校文化素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素养的提高过程。这种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校长管理素养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的成败。校长要善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才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校长要勤于实践,科学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协调外部环境。只有知行合一,才能提高管理素养,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美好的教育愿景。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研素养是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方面的素养往往被学校领导甚至是教师自己所忽视.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概述区域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的现状,对如何提高我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提出了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教师要抵御物质诱惑、忠诚于自己的职业,要以最新的理念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教师要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修养,不断提高教育技术手段,探索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恰当的途径,教师的教学内容和逻辑方法才能够为学生所掌握。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主要力量,但如果教师缺乏崇高的道德修养,便不能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学校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必须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加强对教师的法制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切实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高校强省战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但引入地方文化后,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还能真正实现语文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功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发掘和弘扬地方文化的内涵,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受到滋养,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爱家乡意识,既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又要懂得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的国家。一、情感体验的拓展语文教育特别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新课程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抓住教  相似文献   

8.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是关键。学校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场所和文化环境,其中学校文化素养对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具有导向和制约作用。为什么学校文化素养对教师自身发展具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的教师应具备的学校文化素养有什么特点?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学校文化素养?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期“三人行”栏目将围绕“提高教师的学校文化素养”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全面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拔心的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师要有高尚师德和史德;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叉理论修养,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厚的文化素养;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教师的素质是否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知识素养,应有比较完善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及其程度。它包括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知识三部分。目前教师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原来的大批骨干教师即将退休,如果不大力提高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素养,将会贻误整个教育事业。提高教师上述素养特别是提高教师的知  相似文献   

11.
柴朝军 《教师》2013,(16):127-128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前提条件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但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也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就要通过校本研修的助推,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实现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研究型的转变。做研究型教师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学习、坚持研究,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才能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紧跟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教育离不开教育科学。教育科研是一种文化的建设、它的价值不是直接给教师多少结果,而是引发教师多少思考,从而激活教师的教育智慧,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培植其科研素养和创新热情,使教育教学进入更优化的状态。办好一所学校,要有三大支柱,一是优秀的领导班子,二是高素养的教师团队,三是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在我校几乎是每个校级领导都参与了国家级或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学校的五位校级领导均是国家级课题《学业不良高中生成功心理素质培养实验研究》的成员,校长谈春华同志为总课题负责人;党委书记施来生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文化素养,就是教师在长期的职业行为过程中不断汲取社会道德和其他文化因素的营养,经过积淀、整合和提炼而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是教师精神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映教师的精神信念、价值取向、学术风范和职业道德.它调节着教师的职业行为,推动教师不断进行自我修养、完善和优化职业行为,促使教师向理想的职业人格和更高的精神境界努力.[1]由于现有的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是在中学文理分班、大学专业分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起来的,这致使一些中小学教师专业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文素养不高,进而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影响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影响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要高屋建瓴,正确认识提升文化素养的必要性,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是现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极大地推动了各国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在当前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新,教学方法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以及终身教育观念的逐步深化,要求教师不断地重新学习,接受在职教育,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因此,面对新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如何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进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教师继续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林琳 《教师》2013,(32):23-23
一所学校或者教育培训中心的管理者,既是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更是学校的服务员。一方面要有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另一方面要有为学校所有教师和员工的服务意识。既要有教育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也要有领导者所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素养和教养。只有这样才具备一个教育管理者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要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学校环境,特别是思想道德环境很重要.优化思想道德环境应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转变对思想道德教育在教育学生中的位置观念,二是学校领导要紧抓校风建设,三是全面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教学中,新课程改革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也是一个科研话题。学校要积极转变办学观念,教师更要努力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综合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应成为改革的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面对新课改,我们一线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改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新教师",那么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美术教育;美术教学设备单一,教学模式、方法陈旧;教师学历、专业知识偏低,课改意识淡薄。为解决这些问题,主管部门领导要重视美术教育,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强化审美教育,美化育人环境,促进审美教育;教师应挖掘乡村素材,提高自身的专业和文化素养,分析新课标,探索新方法,优化美术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20.
陈立 《贵州教育》2007,(3):20-21
一、一种理念强素养 德育工作的状况和效果与教师自身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密切相关.可以想象,一个素质和师德修养水平低的老师会教育出怎样的学生.基于这种理念,我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教育观念、教育手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不断提高.在工作和业余时间不断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订阅《班主任》、《中小学管理》、《贵州教育》、《遵义教育》等多种书刊.参加自学考试并取得本科学历,这为自己翱翔在德育工作的天空插上得心的翅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