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两晋南朝时期的监察体系较秦汉时期取得了较大进步,专业化程度加深,主要体现在监察机构职掌的集中化、监察机构的独立化和细分化、监察主体的专职化、监察客体的广泛化、弹劾文化的稳定化和监察文书的格式化等方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两晋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成熟时期,监察机构和官员的设置逐渐专业化,弹劾程序日益固定化,弹劾文也出现了格式化的倾向,许多弹劾先例和“故事”也成为后来实施监察时的理论依据和事实支撑,而被援引。两晋南朝时期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刚正不阿的监察官吏队伍,涌现了一批重要的监察官员和家族,弹劾文化日趋稳定,深刻地影响这整个官僚群体的日常行为和国家治理。两晋南朝时期的弹劾文化对当下的监察体制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晋南朝寒士的作品是该时期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有其独特规律。具体表现为:一是独特的心理历程:铮铮的自强;生活和人格的自卑;可悲的自慰;无奈的精神皈依。二是独特的艺术特征:意象的独特;修辞手法的巧用。  相似文献   

4.
四言诗体具有“雅正“和“简约”的双重特点,并分别对应着“赋”与“兴”两种表现手法。与五言诗体比较,四言诗体易形成对仗铺陈,但苦于“文繁意少”,后继乏人。随着时代审美风尚的转变,四言诗体若能发挥“兴”的巨大潜力,以简约玄远取胜,便能做到“文约意广”,显现独特魅力。本文仅以两晋南朝上巳诗为例,考察四言诗体的流变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三国志》着力描写曹操的文治武功和卓越才能,表现曹操的旷世奇异和济世之才。而两晋南朝的小说野史却毫无讳言曹操缺点,将曹操塑造成一个放纵不拘、奸诈无信、自私残酷的反面人物。两者皆事出有因。  相似文献   

6.
《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研究》是一部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的家族文化史著作。它把文化研究与"地域研究"、"家族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揭示了一个传统家族文化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家风家学。琅邪王氏开放性的心态和思想,文化上的包容,儒、玄兼宗,道、释兼容,极大地促进了王氏家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7.
两晋南朝门第婚姻的影响与作用有:其一,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其二,对于士族暂时起到了发展势力、垄断权益与维系门第的作用;其三,造成婚姻圈狭窄,阻碍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其四,客观上推动了谱碟学大繁荣;其五,对隋唐时期的婚姻也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两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婚姻心态的三个特征,着重探讨了门阀士族势力衰落的必然趋势,从而进一步揭示了门阀政治的腐败和黑暗。同时也说明了社会群体心理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上流社会普遍追求风流,但存着很大的盲目性,表现在对外貌、举止、服饰的极端讲究,盲目模仿名人,视善于空淡为风流,视恶习劣行为风流。 这时期的风流误区主要源于门阀士族的寄生性、腐朽性。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档案的兴盛,和当时的经济、政治制度是分不开的.在当时庄园制的经济制度下,政府与地主之间的人口争夺,使谱牒档案的利用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在门阀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的政治制度下,人的命运和谱牒档案紧密相连,家庭背景决定了个人的前途,这也使谱牒档案成为社会的重要内容,从而使谱牒档案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11.
刘义庆《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新变的一个例子。此时的文学已进入了自觉的阶段,文学创作体现个性化。魏晋名士对个性的解放,对婚姻爱情的大胆追求,强烈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文人对汉儒及其传统的封建礼教的抗争,同时给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也造成了文化的多元化,玄学、佛教、道教均获得了长足发展,本文试图简要论及这三种文化,并对其关系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3.
曲体实兴自两宋与金,宋初的歌舞大曲、传踏,犹是词曲同流而难分,而“异流”分途的标志则是俗曲子“缠声”即缠令的出现,而缠令、缠达、唱赚、诸宫调是南北曲的滥觞。通过翻阅大量文献的考证辨析,可以初步认定宋金曲体中曲牌共309体,《董西厢》应为宋人所作而非金人所作。词与曲虽皆源于唐曲子,但后来的发展,“实分两途”。  相似文献   

14.
魏晋时期是家族文学自觉建设的起步阶段,也是其作为一个文学分支自觉建构的开始。这种自觉建构主要表现为重情、善变、尚雅、崇文的家族文学思想逐渐清晰,家族文学创作内容逐渐类型化,并表现为四大主题:述德、训诫、亲情与家族日常生活。家族文学活动丰富多样,对提高家族文学名声、展示家族文学优越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魏晋时期儒家人格的玄学化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人格理论及实践的角度研究魏晋玄学与儒学的关系 ,认为儒学背景下的玄学发生及演进实质上是儒家人格的玄学化。《论语》中隐者对孔子的批评以及《庄子》对儒学的批判是玄学化之遥远的起点 ,东汉党人的“人格玉碎”是玄学化之文化心理前提 ,以儒道关系为轴心的三次磨合 (正始玄学的道本儒末儒道兼综、竹林玄学的越儒任道、元康玄学的内道外儒 )是玄学化之基本过程 ,圣人、才性、有无、自然名教是玄学化面临之基本课题 ,东晋士人儒玄双修、释道合一的人格实践则为玄学化完成之标志  相似文献   

16.
魏晋文学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其文学特征与之前之后的文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后世论者或着眼于传统诗教,或着眼于艺术形式,褒贬不一、论说纷纭。从其与前后文学的比较看,其总体特征在崇文、重情、求美、尚气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状是早期中正品第人物的重要参考资料。其源流实与汉末乡里清议的品题一脉相承。状通常是简短几字的评语,对于选官的参考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如能获得好的状的评语,对于仕途晋升是极大助力。曹魏时期,状在选官参考中尚有一定作用,有着良好的评语对仕途晋升是极大助力。西晋以降,家世成为品第高下的主要根据,状就变得徒具形式。从状之嬗变可管窥九品中正制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舟船发展异常迅速,其整体发展状况表现在:舟船的名称、数量和型制、装备和装饰以及其活动范围;不同种类舟船的发展表现在:行船有了一定的发展、游船开始少量出现、运船有了较大的发展、商船发展颇具规模、战船发展迅速;舟船迅速发展的原因是,战争方式变化的结果、造船技术的提高、内陆水路交通的拓展和商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析木县设于辽金,县治故址在今海城东南析木城,没有任何疑义。但是,析木县何以称"析木",则令人费解。本文主要通过历史文献,考释"析木"之意以及析木县的废置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东晋南朝时期,士兵军服由官府供应。在中央机构中,由尚书右丞和度支尚书负责士兵军服的筹措和供应,军中则由录事主掌此事。中军和外军在军服标准上差别很大,各军丰同一颜色的军服。此外,由于制做冬装耗资巨大,故而士兵多无寒衣,这往往导致南军在冬季作战的失利。齐梁以后,随着布区价格的下降、兵制的变化和统治稍加重视,民政部有所好转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