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在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文本解读时必然会出现"意料之中"或是"意料之外"的差异,这往往会成为深度理解文本,或是多元化解读文本的重要契机,使教师更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解读能力,促进师生阅读视野的融合。一、百花齐放春满园:差异促成思维新火花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往往会就文章中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教师可从文本所蕴藏的丰富资源入手,为学生创设扎实的寻美旅程。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调动思维,在质疑中探索文本的思路之美;通过多种感知,在朗读中欣赏文本的情韵之美;通过拓展联想,在研读中探寻文本的形式之美;通过辨析联系,在品读中体悟文本的内涵之美。  相似文献   

3.
文本阅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作为小学教育最基础的课程,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以及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只有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教师应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更新教学的设计方法以及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等有效策略,结合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4.
有些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往往单纯的讲些写作技巧,学生听着很有兴趣,但忘得也快,运用的效果不佳。结合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阅读的文本本身就是很优秀的作文,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将文本中运用的写作技巧提炼出来,让学生结合文本记忆写作技巧,这既品味了文本语言,又掌握了写作技巧。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这种写作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每个环节中,师生就沉浸教学的涟漪之中。  相似文献   

6.
7.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我深深感到写作教学之难,学生写作上的“无话可说”“无米下炊”“无章可循”成为困惑他们的难题。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一写作上的瓶颈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以语文教材为载体,通过阅读、理解、赏析、借鉴、仿照,使之成为写作教学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着眼点是学生的素养,学生的成长。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且从学生的视角来关照课堂教学,求新、求变、求活,怀揣花苞心态,多途径激活学生的心智,拨动学生的心弦,与学生情感共振,让学生在课堂中诗意地栖息,获得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何富镯 《现代语文》2008,(11):42-43
语文归根结底是一种阅读:阅读历史,阅读社会,阅读自然,阅读生活,阅读人生,阅读自己,阅读文字,阅读情感,阅读心灵,阅读生命。好的作品能引起心灵的震撼,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从阅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通过与阅读文本的对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越发凸显,在课堂上也掌握了更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习能力的增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成为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批注式教学强调让学生在阅读时进行自主思考,把自己的内在想法用书面方式直接呈现在文本上,这是学生进行思索和探究之后的印记。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利用好批注来进行阅读教学,促使学生在应用批注的基础上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品读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在比较品读中内化语言,在悉心品读中赏析语言,在揣摩品读中感受形象,在个性品读中走入意境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批注阅读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一种读与写、想与悟相结合的高效阅读方式,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目前,语文课堂的批注阅读陷入了游离文本主旨、偏离文本重点、缺乏文本思考的误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内容进行批注阅读,让批注阅读回归文本主旨、回归文本重点、回归文本思考。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批注阅读在文本对话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培莽学生的书卷气。让每个学牛都成为思想深邃、谈吐自如、温文尔雅的人。一直是我的一个教育理想。新的课程改革给我的理想插卜了翅膀。我再也不用顾及“跑题”、“不务正业”、“影响学生成绩”等怀疑和束缚。因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终极日标。而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教师往往更多的注重学生的阅读考试成绩,而忽视了他们具有生命的阅读的个性化体验,作为教师应该把教生命和有生命的教结合起来,把生命教育和语文阅读教育真正的融合在一起这同样也正是新课标所体现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文本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在许多老师,在上语文课时就是不让学生多看文本。若要想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就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多看文本。老师也要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看文本,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导师”。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85):56-57
语文教学中讲究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是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一双有力的翅膀。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在平等对话中,读懂作者的心声,感受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悸动。一、创设情境,走进文本创设情境,是走进文本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现代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活动是由作者、作品、读者共同构成的“三R关系”的整体。作者是发出交际信息的源,读者是接收和处理交际信息的另一头,而文本正是交际信息的载体,充当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媒介。作品的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过程是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的创造性活动。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重作家———文本的知性化模式,文本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升学应试的压力下,教师不敢“超本”,学生不能“越本”。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不是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而是一个消极被动、穷于应付的接受者…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理念是课改的进步,可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阅读"过分自主"、缺少教师有效引导的现象,导致学生的阅读感悟流于肤浅。阅读教学需要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是指个体在阅读中能够潜心会文,对阅读材料有更深的理解,即能对文本加以个性化的、合理的理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蕴藏的深刻意蕴,这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所在。为提升阅读教学实效,教师应立足文本,指导学生梳理文本脉络,体会人物精神;紧扣文本言语,领悟文章意蕴;追寻文本细节,感悟文章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