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况分析在农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些孩子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说粗话、在马路上嬉闹玩耍、甚至打架争吵等等,为什么农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由于农村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导致。现如今的农村家庭,有一个或二个孩子的家庭占多数,孩子成了家中的希望,不少孩子生活在"众星捧月"般的家庭氛围里,独生子家庭中,又是  相似文献   

2.
伴随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出现了"留校儿童"以及伴随离异家庭出现了"单亲儿童",这部分农村孩子和父母或父母中一方相分离,父母的缺位导致孩子家庭教育非常薄弱甚至缺失。采取改革户籍制度、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和增加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因地制宜地布局农村中小学、完善学校教育补偿制度等措施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正>马卡连柯曾说:“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在今天看来具有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我国,孩子的教育问题被重视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在拥有1.5亿多中小学生的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家长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不少家庭甚至不会教育孩子,大部分家长又长期在外打工,更无法教育孩子。因此农村家庭教育出现了巨大的潜在空白,加之我国家庭教育又缺乏专业的指导人才,因此学校指导农村家庭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培养教育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人生教育中处于奠基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近几年国家特别关注“三农”问题,因此重视农村家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针对农村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因素探索相关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A0):165-166
偏远农村幼儿属于特殊弱势群体。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为了能够提升家庭的生活质量,而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青壮年受到思想、工资、地域等方面的因素不得不选择进城打工,幼儿只能从小被迫地离开自己的父母,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人照看,导致这些幼儿经常表现出:内心自卑和缺乏安全感等心理疾病。因此,为了能够防止这些情况的出现,燃烧起偏远农村幼儿对生活的希望,建立起正确的三观意识,本文重点对偏远农村幼儿家庭的亲职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路径,以期解决偏远农村幼儿家庭在工作和照顾孩子之间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员流动空前活跃,一些农村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也有一些农村家庭在教育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方面存在误区。很多农村家长认为孩子上大学花费高,找工作难,与其在家守着不一定考上大学的孩子,还不如进城挣钱实惠,因此他们对孩子学习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农村未成年人中间出现了理想信念淡薄,人生目标不明确,精神空虚等问题。有的青少年在校得过且  相似文献   

7.
农村家庭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代农村家庭文化存在着家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比例失调、拜金主义思想倾向加重、爱情婚姻家庭伦理关系出现异化、封建迷信活动抬头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充分发挥政府机关的导向指引作用、利用大众传媒宣扬道德、法制、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农民举办各种各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性家庭评比活动、树立典型模范作用等措施,加强农村家庭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范欣 《河北教育》2009,(5):20-21
我国是一个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家庭教育具有完整全面的理念、方法和模式,和今天中国社会变迁当中的所有问题一样,家庭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家庭子女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孩子的发展。目前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9.
在21世纪初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十多年里,农村教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大量农村孩子错失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未失学却“失控”,给父母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研究农村孩子教育和成长中存在的理想“天折”、自控力差、情感缺失、父母迷茫和监管缺位等问题,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以利于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农村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的问题,指出隔代抚养产生的孩子健康问题、家庭问题、学校教育问题、社会风气问题等。最后提出了借助现代技术与学校沟通、家长注意个人情感管理、利用政府政策等发展策略。这对农村单亲家庭的子女抚养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者们从以下方面展开了对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广泛探索和系统研究:一、农村家庭养老的定义界定及相关的理论支撑;二、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及困境;三、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农村家庭养老受到个人、家庭、社会变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村目前的养老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在较长时间内,家庭养老都将作为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因此,妥善解决目前农村家庭的养老困境,并顺利实现农村家庭养老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及时引导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能认真完成学业,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我们课题组于2014年申请了课题《农村特殊家庭孩子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该课题被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于2014年8月批准立项,基于给课题的研究背景等方面,现就将课题组研究过程中对于农村特殊家庭孩子在教育方面发现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归纳研究,下面就将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陈明端 《课外阅读》2010,(11):40-40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是学校家庭关注的中心,可农村的孩子阅读面狭窄,手头的图书严重缺乏,家庭不能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多种多样的原因导致农村孩子的阅读一直处于低谷。而《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又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3—4年级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多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我,努力从农村孩子实际出发,摸索出自己的一条路,培养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李立鹏 《宁夏教育》2008,(12):13-1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投入与发展,“三免一补”使宁夏农村家庭每一个孩子在接受义务教育上不存在任何困难和问题。作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家庭充分享受着党的惠民政策,然而和同事感受最多的是孩子们越来越不好教,在孩子们身上出现的教育问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都复杂,既有孩子们本身的问题,也有学校教育的问题,既有家庭社会环境影响的原因,也有信息技术发展和社会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的重要性。由于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及家庭条件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范围及阅读方法都较不理想,.学生往往都不太主动,也不会读书,家长往往买一些作文选之类的书籍让孩子阅读。因此,如何利用农村小学的有限资源,使孩子能够学会读书、读好书,让他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是我们教师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左佐  王崇斌 《考试周刊》2012,(75):167-167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家庭教育部分存在“真空”现象。德育建设步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软肋。因此,建立家长培训的有效机制,合力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方教育刻不容缓。要把德育工作放在落实素质教育的首位,在思想上重视,在方法上求活,在效果上高效,在主客观上促进师资素质专业化的均衡发展,从而解决农村教育的一些关键问题。(一)打工经济”与农村家庭教育力量的衰减。“打工经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种特有的发展经济模式。它使家庭教育的主体发生变化,出现了错位的呈现形式:保姆式管理。无形中滋长了孩子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孩子成了爱的奴隶;放羊式管理,在客观上纵容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从而错过了挽救的最佳时机;学业荒废,素质趋低,不良的习惯成了他们释放精力的渠道,失去了基本的约束力,更谈不上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八城市,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因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一度出现了严重断层或缺失。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幕幕很令我们痛心,阵痛之后,我们必须静思: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园农村"留守儿童"的父辈大多在外从事建筑工作,每年有10月余与子女天各一方,将孩子全托给祖辈代养,使独生子女的"六一"家庭结构因此被改变。原本承载家庭老和小的顶梁柱却在感情上与孩子产生了真空,导致亲情和家庭责任的缺失,且留下的农村祖辈人大多文化层次低,对现代社会人才标准和要求了解不多,也因忙于农田和家庭饲养等劳作或因自身体体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农村家庭中,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的饮食、身体、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时下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作为农村中学教师,对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博客锐评     
《上海教育》2013,(10):5-5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造成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制度性孤儿”、三座新的大山正压在当下农村父母身上:改善住房条件;支付过高的生活成本;孩子的教育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