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一年一度的世界诺贝尔奖正在陆续揭晓之际,其“姐妹奖”一伊格诺贝尔奖(Ig Nobel)的颁奖典礼也于日前在哈佛大学开幕了。这一常被称为“搞笑”或“另类”诺贝尔奖的奖项,是由哈佛大学及位于康桥(Cambridge)的科学幽默双月刊《不可思议研究年报》(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发起的,旨在鼓励人们在科技领域发挥“不同寻常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展现科学研究人性和有趣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奖是对那些作出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学者的最佳褒奖了。在每一块奖章背后,都有着许多故事以及人物,而获奖者只是作为其中代表,领取了这一奖项。我们在此对2010年度获取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的原理及意义进行解说,让大家能更深入地进入科学家们获得丰收的世界。此外,还有常被称作"搞笑诺贝尔奖"的Ig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每年在诺贝尔奖颁发之前,组织者会在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对诺贝尔奖进行无厘头模仿以及致敬。他们的评选标准为:"乍一看好笑,却又引人深思"的十大成就。评委中不乏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而且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成为了第一位诺贝尔奖及Ig诺贝尔奖双料得主,他曾于2000年因磁悬浮青蛙的实验获得后者。我们相信,只有当科学研究成为一种乐趣、生命的追求,而不仅仅是功名之争,诺贝尔奖才会真正出现在我们中间。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年轻人要抠鼻孔?为什么面包片落地的时候总是涂了黄油的那面朝下?这些问题看似琐碎无聊,但它们都荣登了Ig诺贝尔奖的获奖名单。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表彰世界上那些写出最优美的字或是以科学成就为人类生活带来福祉的杰出人物。Ig诺贝尔奖虽然也是一年一度,但它与诺贝尔  相似文献   

4.
丁一 《百科知识》2021,(32):64-68
前不久,第31届搞笑诺贝尔奖揭晓.受疫情影响,本次的颁奖典礼并未像往届那样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举办,而是改为线上举行. 创建于1991年的这个奖项是对诺贝尔奖的善意模仿,其名称Ig Nobel Prize来自Ignoble(不名誉的)和Nobel Prize(诺贝尔奖)的结合,中文就译作"搞笑诺贝尔奖"了.  相似文献   

5.
美国哈佛大学桑德斯剧院当地时间2007年10月4日晚座无虚席,2007年度"另类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颁奖典礼在此举行。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第一次发给了中国的一个研究团队,这样,今年的Ig诺贝尔奖终于也要写上中国人的名字。我们采访了蝙蝠口咬现象研究的通讯作者,  相似文献   

7.
sos的由来“sos”是世界通用的紧急求救讯号。而“sos”代表什么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拯救我们的灵魂”的缩写,有人说这是英文“营救我们的船只”的缩写。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其实,“SOS”不是英文缩写,  相似文献   

8.
科苑 《今日科苑》2007,(5):53-54
在诺贝尔奖各个奖项纷纷出炉之际,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lgNobel)也于当地时间2006年10月5日晚(北京时间6日早)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大学中揭晓。“搞笑诺贝尔奖”于1991年在美国创立,由剑桥市幽默科学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提供赞助,宗旨是“表彰那些不能也不应该被重复的科学研究”,让人们先是大笑,然后开始思考。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奖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世纪之交,对中国如何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本文以缩宏的方法,概述了20世纪诺贝尔奖的主要特征,进而运用改革的观点阐述中国冲击诺贝尔奖的基本对策,并展望了21世纪中国冲击诺贝尔奖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丁一 《百科知识》2022,(34):23-28
<正>前不久,第32次首届搞笑诺贝尔奖公布获奖名单,来自不同领域的10组研究者获得了该奖项。受疫情影响,今年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依然以线上形式进行。今年的主题是“知识”。因此,颁发的奖杯也是一个“盛放知识的容器”。搞笑诺贝尔奖创立于1991年,是对诺贝尔奖的善意模仿,用来表彰那些“先让人们发笑而后让人们思考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可能乍一看很荒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科学价值。事实上,有的搞笑诺贝尔奖得主后来真的成为诺贝尔奖得主。搞笑只是其外壳,科学的思维才是它的核心。不要忘记思考,即使是那些令人发笑的课题的背后,也有着严谨的科  相似文献   

11.
肖太陶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94-1600
 吴致远、梁国钊两先生的《诺贝尔奖评委会亏待了吴健雄吗?》这篇文章,对《吴健雄——诺贝尔奖亏待了的华人女性科学家》一文的部分观点提出了批评。本文从七个方面对他们的批评做出回应,并着重就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脑的发现”与“眼的发现”、如何看待诺贝尔奖、“吴健雄的实验够不够好”、“精确与原创是什么关系”等关键问题,做适当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由于诺贝尔在遗嘱中只要求将诺贝尔奖用于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中“对于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加之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坚持许多不合理的评选规则,致使20世纪的一些最重大发现并未获得评选委员会的“青睐”。相对论 根据已公开的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众》2011,(12):8-9
诺贝尔一生最大的发明是炸药。有人说,如果没有诺贝尔的发明,世界上也许套少些战争.少些人流血牺牲。 除了炸药的发明外,诺贝尔还特“诺见尔奖”留给了后世。每年12月10日,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都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届时,瑞典国王会颁发奖牌和奖金给获奖者。全世界的人都以获得“诺贝尔奖”为至高无上的荣誉,  相似文献   

14.
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幽默科学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刊》评出第12届“幽默诺贝尔奖”得主,奖励那些取得“不可或不应再现”成就的人。“幽默诺贝尔奖”是为了表彰使人发笑而同时又能引人深思的成就。每但获奖者都做了一些首先引人大笑、然后令人深思的事情,其目的是表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诺贝尔奖是”所有化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及经济学家梦寐以求的。每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会在斯德哥尔摩为年度诺贝尔奖得主颁奖。而这个奖的设立者就是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  相似文献   

16.
动态     
《科技新时代》2008,(12):117-118
2008诺贝尔奖北京论坛 今年11月11日,“2008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本届论坛为期4天,围绕论坛的永久性主题“人类的和谐与发展”和本届论坛的年度主题“信息与创新”进行讨论。有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5图灵奖获得者来京参会。论坛期间,嘉宾还参观了中科院的有关研究所和实验室并做了报告。部分外方嘉宾到中科院研究生院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接受荣誉教授称号,并走进101中学和三帆中学与中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需要诺贝尔奖,更需要诺贝尔精神。”因此,自诺贝尔奖创办一个多世纪以来,尽管新中国的科学界一直缺席此项大奖,但在攀登这一科学圣殿的路途上,中国科学家仍没有气馁……  相似文献   

18.
柯玉井 《知识窗》2014,(13):36-37
2014年4月12日,被称为中国版“搞笑诺贝尔奖”的菠萝科学奖系列活动之一的“科学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家的“诺贝尔奖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海内外科学家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动,“冲击诺贝尔奖”成了中国科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提出“向诺贝尔奖进军”体现了中国科学界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态度。但是,也提出了一系列有趣而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科学家是否做出过杰出的成就?为什么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无缘?为什么中国现在会出现诺贝尔奖热?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从而探讨中国科学发展的症结所在这一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百科知识》2007,(11X):7-9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了德国物理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埃特尔的获奖也是自美国物理化学家欧文·朗缪尔因“在表面化学中的发现和研究”获得1932年诺贝尔奖后,表面化学领域的第二个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