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机械工程技术人才,是新世纪机械工程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文章研究了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等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创新教育环境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高校创新教育的环境建设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高校素质教育的职责和应有之义。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这是高等教育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对策。为了使我国能顺利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必须突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人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结合工程图学的教学实践,探讨从严谨细致的工程素质教育,注重美学教育,加强设计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强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培养创新人才是世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改革的共同趋势,在我国,随着创新人才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和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围绕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着重探讨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形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期进一步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平台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要适应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文章从探索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角度出发,提出在大学生培养计划中,应以实践和创新培养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筑实践创新平台,为学生实践、课外活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以学科竞赛活动为有效载体,着重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科学(GI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如何从实践教学环节着手,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已成为探索GIS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强化地理信息工程实践技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作为GIS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探讨GIS实践创新训练方式与方法,探索了以创新能力训练为核心的开放式拓展培养内容与实施方案,为构建具有特色的地理信息科学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创新训练体系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实践教学可持续创新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将创新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构建了实践教学“可持续创新机制”体系结构。该体系以创新教育为平台,逐步建立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和大学生实践教育创新体系,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注重实践,推进创新,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这一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一直是我国工科教育的软肋,特别是当前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呈现的重软避硬现象,不利于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可重用设计方法学实践计算机专业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可重用设计方法学理念与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结合,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总结了创新实践与特殊人才培养的关系,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特长,对培养创新型的工程设计研发人才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严峻挑战,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首先应从教育的创新入手,大力改革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大力倡导和实施高等教育的创新,突出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要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管理制度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的体会是:必须建立产学研的纽带,改进实践性教学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21世纪社会需要的  相似文献   

10.
《华盛顿协议》是指导福州大学工程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改革的纲领,福州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要遵循工程教育“能力导向”的认证标准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通过知识转移理论的方式体验分享式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知识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总被引:31,自引:21,他引:31  
阐述了实践教学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高等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并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文章着重强调高等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必须以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为前提和依据,井对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营造工程环境、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优化高校育人环境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氛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培养创新人才必备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入手,建设和优化高校育人环境。从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袢行产学研相结合、改革评价制度等方面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工程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国家推出“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我们是三本院校,针对自身的特点,我的定位是培养具有现代工程理念的优秀现场工程师,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位指导,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单片机技术和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加入到传感器教学系列中,将实践技术和仿真技术相结合,培养有生命力的、开放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现场工程师.  相似文献   

14.
人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培养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创设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并在不断实践操作中日渐形成鲜明的教育特色。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初中老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立校之本。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高素质创新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保障。广东工业大学化工专业严格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目标,开展高素质化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化工人才。  相似文献   

16.
国家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如何抓好本科生的基础教育,作为食品科学专业的教师,不能只把传授书本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而是着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使课堂成为学生形成能力、发展个性的“舞台”。如何塑造和培养食品科学专业的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这是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教育法明确提出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为此,学校要为人才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要逐步改革,调整多年来实行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核心...  相似文献   

18.
BIM技术在工程类教学中具有强大的优势。在教学中运用基于BIM的交通土建工程结构识图、交通土建工程结构实训平台,既能让学生了解并运用BIM技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符合新时期高等教育与行业发展的需要,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大学创新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论文提出了运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大学创新实践教学的新方法,从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探索创新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本文通过西南农业大学的实践提出将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更新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力度,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