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女主人公的思想意识、出轨对象以及作者的创作动机三方面比较劳伦斯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左拉的《泰蕾丝·拉甘》,试图解释康妮与泰蕾丝同是婚内出轨,却收获不同结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读书笔记     
在寒冷的冬天,就要读暖暖的书。《一千亿种生活》便是这样—部“不可思议的魔力治愈故事集”,用七个充满异想的暖心小故事组成了一个平行宇宙。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有快乐,有痛苦,有迷茫,但在另一个人的生活中,他只担任着配角,充当着另一个人生活中的边角料。  相似文献   

3.
"德斯盖鲁"系列小说是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莫里亚克的代表作品之一。四部小说围绕觉醒了却又找不到人生方向的女主人公苔蕾丝·德斯盖鲁展开,揭示了人性的脆弱与犹疑以及莫里亚克对宗教信仰与救赎的深思。该系列创作的别致之处在于除了对苔蕾丝的深入刻画外,还极其精准与细致地展示了苔蕾丝身边的各色人物以及他们与苔蕾丝之间各种不同的关系。这些人物的刻画既是情节描写的需要,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莫里亚克通过不同人物与苔蕾丝之间的关系,为其建立了一个难以挣脱的人生之网来象征苔蕾丝在封闭、压抑的阿尔热鲁斯庄园、圣克莱尔庄园与外部自由世界之间的游离、挣扎与无法逃脱。在这个复杂的网中,不同的人物象征着不同的力量,代表着苔蕾丝命运的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4.
《寒夜》论     
读完这部小说,人们也会象书中的女主角一样,情不自禁地打一个寒噤的。这真是一个震颤人心的悲剧! 真正的悲剧,从哲学这个角度来说,是排除一切偶然性的。人物的意外的死亡,事情的不符合生活逻辑的另外一种未能预料的结局,都是不能够在真正的悲剧中占有一席位置的。  相似文献   

5.
×××问:《最后一课》的主人公,究竟是小弗郎士,还是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谁?历来有两种看法,有人认为是小弗郎士,有人认为是韩麦尔先生。我们认为是小弗郎士。首先,从小弗郎士这个人物的基本特点看。小弗郎士在作品中,是作为一个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人物出现的。一个贪玩、幼稚的孩子变成一个觉悟、懂事、成熟起来的孩子,这便是小弗郎士的基本特点。小弗郎士原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很不严格,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从铁匠华希特的“玩笑”看,迟到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名为《一切奇迹在自己》的书.书里写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故事讲述了几名学生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诺姆请教关于心态的问题.当时,弗诺姆并没有马上解答,而是把学生带到一间房子里,让学生从房子的一边慢慢地走到另一边去.等学生都走到房子的另一边之后,弗诺姆就打开了一盏灯.借着灯光,学生们看见房子里有一个大水池,里面有许多毒蛇,池上有一座桥(其实他们刚才正是从这座桥上经过而到达房子的另一边的).弗诺姆叫他们再过一次木桥,可谁都不敢过了.  相似文献   

7.
罗伯特·弗罗斯特曾为诗歌下过一个定义,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诗就是在翻译时从散文和韵文中消失的东西。弗氏一生很少写散文,他有限的散文作品都是给老朋友的通信,或一些信口开河的演讲  相似文献   

8.
为生命起舞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以往生命的辜负。——尼采悲观的人总会说,自己是希腊神话中的弗弗西斯。每天从山底推一块圆石头到山顶,当推到山顶时,石头从另一端滚下来。弗弗西斯再从山底向山顶推去,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相似文献   

9.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在他的小说作品中,用锋利的笔去挖掘人的灵魂,淋漓尽致地揭露他所认为的“人性恶”,用他的话说,就是“用火把去照照我们的深渊”。充分的、独特的心理分析是莫里亚克的小说最突出的艺术特征。 《苔蕾丝·德斯盖鲁》是莫里亚克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基本情节是:女主人公苔蕾丝厌恶冷漠的家族生活,她伪造药方,加大了丈夫贝尔纳服用的含砒霜的药的剂量,几乎将贝尔纳毒死。事发后,苔蕾丝被起诉。但贝尔纳为了家族名誉和妹妹安娜的婚事,说服医生撤诉,大家认为他是圣人。苔蕾丝被说成神经不正常被家族软禁。安娜结婚后,苔蕾丝被放逐巴黎。 这部小说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平铺直叙情节的,而从情节中间即诉讼撤销后苔蕾丝坐车回家写起,然后通过频繁的倒叙手法,使苔蕾丝一路上不断追忆和反省。可以说,情节在小说中只是一个引子,目的在于触发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小说的主要内容则是揭露苔蕾丝深奥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心灵的深渊。  相似文献   

10.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展现了一幅轻浮放浪、玩世不恭的非道德女性群像。书中众多的女性人物中 ,没有一个具有良好的行为或道德责任感。一方面 ,小说通过展现这幅非道德女性群像 ,让人们看到了那个世界的腐化与堕落 ;另一方面 ,对所有女性人物的负面刻画也暴露出对一战后涌现出的新女性形象———现代女性———的不满情绪。  相似文献   

11.
晚清小说十六回本《扬州梦》的主要人物陈晚桥,其原型是“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这篇小说描绘了十八世纪前期扬州社会的众生相和风俗画,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结构上多用书中人物讲述往事的形式串联故事,故事情节大部分可以从《扬州画舫录》、《板桥集》等书中找到出处。小说中主要描写了三种人:文人、盐商、妓女。盐商和妓女的故事都是从文人口中道出,小说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把握得相当准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的学习变得越来越 重要。而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也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现在越来越倡导整本书阅读,通过读整 本书,把握书中的人物特点以及书中所蕴含的内涵。对于一些 经典阅读,学生都可以通过整本书阅读来把握人物以及情节 等。本文以《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为例,从当前学生的阅读情 况以及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两方面分析和介绍了整本书阅读的 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父亲     
走进新鲜阅读,走进无穷无尽的世界……这是一本有魔力的书,虽然描写的是遥远的山村,遥远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仿佛一切都那么陌生,与我们的生活隔着宽广深厚的时  相似文献   

14.
脑海中总会浮现这样的画面:每个人都被困在一个无声无光的狭小空间里,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角落,四处无人声的恐惧压抑着每个人.突然,一本书的降临点亮了整个世界,驱散了人们心头的不安,稳定了人们的情绪.这是光的效应呢,还是书的魔力呢?我想说,这是书的魔力!  相似文献   

15.
刘璐 《文教资料》2013,(20):12-13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被称作体现了爵士乐时代精神的“伟大的美国小说”。文章通过探讨书中不同人物和场景的象征意义,表明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感情生活的悲剧,而且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象征着梦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是美国梦的幻灭。  相似文献   

16.
路遇李逵     
书内是生活,书外也是生活,不论在书内还是书外,生活的主题永不变更。走进书内,了解一种生活;走出书外,进行一种生活。你读书时,对书里的生活感兴趣吗?关注书里人物的命运吗?你曾跟书里人物进行过心灵对话吗?敢于质疑约定俗成的规范吗?你能从书里获得些生活经验吗?如果是这样,你的读书已达到了一种境界,从书内读到了书外。在书外,你愿意与读书的朋友们交流交流吗?“书内书外”这个栏目就是为你提供的展示读书生活的舞台,良机莫错。  相似文献   

17.
书内是生活,书外也是生活,不论在书内还是书外,生活的主题永不变更。走进书内,了解一种生活;走出书外,进行一种生活。你读书时,对书里的生活感兴趣吗?关注书里人物的命运吗?你曾跟书里人物进行过心灵对话吗?敢于质疑约定俗成的规范吗?你能从书里获得些生活经验吗?如果是这样,你的读书已达到了一种境界,从书内读到了书外。在书外,你愿意与读书的朋友们交流交流吗?“书内书外”这个栏目就是为你提供的展示读书生活的舞台,良机莫错。  相似文献   

18.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讲述了上海四十年间一个普通女子的生命起伏。小说对穿行其中的各色人物都进行了细致的服饰描写。通过这些服饰作者不仅向我们描绘出书中人物的生动形象,而且展示了作为中国大都市的上海在各个重大历史时期体现出的城市精神。本文从小说中的服饰描写入手,试图研究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服饰描写所表达的城市风貌和人物内心。  相似文献   

19.
这位身材娇小、声音独特的女孩子,漫画人物般的形象充满着浓浓的童趣、魔力和天真,大家都叫她"电眼娃娃"。而聆听到她的歌场之后,每一个人都会为她娇小身躯中蕴涵的巨大力量而惊讶,而感动。  相似文献   

20.
一、探索激励方法,建立及时强化的表彰机制 不管对于大人还是小孩,表扬都具有巨大的魔力。表扬是学生童年生活中的阳光;表扬能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表扬更是教师一个制胜的法宝。在我的作文教学中,“挂奖牌表彰”就是激励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