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工人李斌名字命名的“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院”,16日在上海正式成立。这一以培养高级技术工人为目标的学院,将成为上海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地。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的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同时在这里挂牌。新成立的李斌技师学院将按照“学校加工厂、学历加技能”的办学方针,采取长短训结合、厂校挂勾等灵活的办学模式,整合上海电气的职工教育培训资源,提升办学水平,进一步扩大李斌作为上海工人“领头羊”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培养更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高级智能型技术工人,适应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全新要求。拥有一大批智能…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新闻30分”播出了一条消息,标题为:“操作工人李斌:从企业品牌到社会效应”。内容是上海市成立了“上海电气李斌技术学院”,这是全国第一家以操作工人名字命名的高等学府。我不禁为上海市领导这种惜才如金、敢开先河的勇气叫好,更为操作工、全国劳模李斌而骄傲!诚然,全国各地也有不少能工巧匠,也有将操作工人名字命名的作法,但以操作工人名字命名高等学府在全国还是首次。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共1800平方米的李斌展示厅不久前在上海电气临港重型机械装备基地揭幕开放。为一位劳模巨资建立展示厅,在全国尚属首次。李斌展示厅以李斌先进事迹为主线,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历史为背景,分"产业工人颂"、"岁月风流"、"工人李斌"、"薪火传承"四个展区。除采用照片、文字、实物、图表等表现形式外,还运用了多媒体等现代布展手法,全方位展示了"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李斌精神和上海电气劳模的时代精神。上海电气的4425名劳模群像也在李斌展示厅生动展示。展厅旨在通过李斌成长的这个真实故事的演绎、先进典型的示范,号召更多的员工向李斌学习,立足岗位成才,不断发明创新。本刊重点精选了在2013李斌论坛会上的有关人士的发言,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学习李斌精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市机电工会按照"树立一个,培养一群,带动一批,造就一代"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以李斌命名的各项品牌活动。技能提升平台?——李斌技师学院2003年8月,李斌技师学院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以劳模命名的技师学院。学院以"发扬李斌精神,开展技能培训、实施学历教育、实现工种开发、服务产业发展"为功能定位,致力于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11年来,共培养各类技能人才66000余人,农民工19000余名,  相似文献   

5.
如何重视“‘技术蓝领”的价值呢?笔者认为。我们在现实工作中应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一是提升工人的社会地位。开展评选“岗位明星”、“技术大王”、“质量状元”、“技术能手”、“献绝活、解难题”活动;开展以工人姓名命名的先进操作法以及象“李斌学校’”那样的命名活动;开展“技术观摩”、“经验交流”等项活动,为职工提供施展才华的条件和机会,从而体现‘篮领”们的自身价值,以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 二是注意政策导向。主要体现在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政策和国企对职工的分配政策上。要彻底扭转在工资待遇、奖金分配上,技术学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  相似文献   

6.
课堂点拨     
第一题: 材料:李斌是上海液压厂一线工人,原本是一名技校毕业的初级 技工,通过在职业余学习,学完了机电大专和本科课程,获得"工程 师"和"高级技师"的双料头衔,成了一名"数控技术"应用专家。 2004年6月16日,被上海师范大学聘为教授。上海师大承诺给 李斌最高级教授的待遇,按标准,年薪可达20万元。  相似文献   

7.
我们班组是以著名全国劳动模范李斌命名的一个集数控编程、自动化操作为一体的一线生产班组,现有员工20名。这些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李斌精神的感召下,我们根据自身特点,学习李斌的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敬业爱岗和无私奉献精神,把班组工作更好地融入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许振超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明港分公司集装箱桥吊队队长、党支部书记。30多年来,他在港口装卸的平凡岗位上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许振超被当代传媒誉为“金牌工人”。李斌是上海液压泵厂青年工人,共产党员,自1980年技校毕业工作以来,他刻苦学文化,坚持学技术。20多年来,他实现了由初级技术工人到专家型工人的发展目标,成为企业和全国液压行业公认的数控技术应用专家,为国有企业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李斌被誉为“工人专家”。他们都是当代工人的榜样,时代的楷模。1987年7月8日,江泽民同志为上海市工人业务操作比赛题词:“熟练的…  相似文献   

9.
<正>李斌是上海电气的一名普遍职工,他在一线岗位上至今工作33年,始终坚守理想信念,不断建功立业,先后三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一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全国十大工人发明家、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时代领跑者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劳模、全国职业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他的先进事迹是"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当代工人的真实写照,他的先进  相似文献   

10.
引言:李斌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要重视工人,要重视工人的创造;李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效应,在广大职工中、社会上进发出耀眼的火花;李斌是一种奋发有为的成果,做什么样的工人才会被社会长期认可;李斌是一种积极进取做知识工人的方向,如何在科教兴市的战略中发挥工人的作用。思索和实践这些问题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工运》杂志报道:上海电气集团6位本科生拜李斌为师。报道说:"6名大学生表示要争取一年内技术上升一个等级,把学到的技艺运用到实践中去,争当李斌式的职工。" 李斌是上海电器集团技校毕业的  相似文献   

12.
2006年5月28日,山西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举行了“山西交通技师学院”挂牌仪式。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李顺通、省交通厅厅长王晓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张健应邀出席会议并为学院揭牌。上海李斌技术学院、广州冶金技术学院、山东公路高级技工学校、山西冶金高级技工学校等联合办学单位和兄弟学校领导参加了仪式。  相似文献   

13.
谢军  高文 《科技文萃》2004,(7):10-13
有这样一名工人,他不仅精通金属切削加工的全套技能,而且掌握数控机床的所有要素;他成功开发了五种类型共17台进口数控机床的加工功能,完成新产品开发55项,实现各种技术攻关项目162项,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4年44岁的他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等一个产业工人所能拥有的所有荣誉,拥有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双职称,却仍坚守在一线生产岗位上--他就是全国劳模、上海液压泵厂数控工段长李斌.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师范大学聘用全国劳模、智能型、专家型技术工人李斌为正式教授,今后李斌将定期到上师大机电学院等与其行业相关的院系为学生上课、做讲座,并将一些课程内容拓展到工厂、社会.据悉,聘任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做大学教授,在沪上高校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5.
在1月14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线工人身影再现领奖台--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工段长李斌、呼和浩特铁路局焊轨段电气维修工郭晋龙摘得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线工人用创新成果为产业工人赢得了尊严.  相似文献   

16.
技术工人是无价的———湖南津市市技工学校对300名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孟凡源黄宏肆湖南津市技工学校组织力量,于1996年10月和1997年3月对300名毕业生进行了追踪调查,表明84%的毕业生在技术工人的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那些有远见的企业家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17.
报载,海尔集团的车间生产线上有一个个小小的牌子,上面写着“晓玲扳手”、“启明焊枪”、“云燕镜子”等以职工名字命名的革新项目;在攀钢,集团公司把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10项绝技活用工人名字命名为先进操作法推广;无独有偶,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在厂庆大会上,以攻关人权正中的名字命名了一  相似文献   

18.
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工人李斌作为新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已在自己的数控机床岗位上整整干了三十年。从1980年技校毕业进工厂,他的人生起点平凡普通。面对“空有鸿鹊志,安能成大器”,李斌暗暗为自己定下了人生目标,就是:不断“充电”,岗位缺什么,我就学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我就补什么,不断汲取技术养分,干出点名堂来。  相似文献   

19.
王思椒 《上海教育》2004,(11S):32-32
国际凭组织(IBO)中学项目(MYP)亚太地区经理李斌女士,日前在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就学校的MYP展开情况进行了视察指导。李斌女士不仅对世外中学至今的MYPI作作出了肯定评价,对今后的MYP展开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而且就国内外的教育改革及传统教育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教师的科研提供了众多相关的信息。这无疑对建设兼有中国特色,又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世外校本课程具有重大的意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列的斜轴式高压轴向柱塞泵所吸引,这一国产化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人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它的研制者——李斌和他的创新团队。李斌是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高级技师,先后获得3次全国劳动模范称号、6次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全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全国十大杰出工人、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时代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