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均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但先生的音容笑貌仍不时地在脑海里闪现,使我心中充满对先生的无限怀念.4年前,先生已逾八十高龄,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  相似文献   

2.
惊悉著名历史学家刘宗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6月4日下午4时11分在北京与世长辞.心中十分悲痛。近一年来先生多次病危,虽然我思想有所准备,但噩耗传来,仍不愿相信这个无情的事实。刘宗绪先生自1956年以来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辛勤耕耘,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多年担任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以及北京教育学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实践,尤其是1938年他在武汉大学的一次演讲,无不令人拍案叫绝.在讲演之前他采用公鸡吃米的演示告诫大家:逼着鸡吃米甚至把米硬塞进它的嘴里,它都不肯吃.而给它自由,它就主动吃米.我们的教育如同鸡吃米,没有自主的、强迫的学习,学生是不情愿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主动去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1919年陶行知大胆主张改教授法为教育法,我以为先生不是教学生书,仍是教学生学.陶行知先生七十多年前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涵义、形成年代和时代意义,认为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个理论形成于一九三○年,至今仍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谈谈吕叔湘先生对文章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的文章素来以谨严精确而著称.他的文章有些虽然历经数十年,文字仍是难以移易.我喜欢吕文.我对照阅读了先生收在集子里的原已发表在一些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七十余篇,近三百四十万字,发现许多地方都作过改动.在这些改动中,可以看到吕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文章精益求精的精神.下面略作些例说.  相似文献   

6.
<正>张舜徽先生离开我们,转眼间已有17年了,但先生留下的著作,仍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先生治学的精神,仍是我们最好的食粮,为我们指引着学术的方向,鞭策着我们治学的步伐。孔子曰"温  相似文献   

7.
商承祚先生的《长沙古物闻见记.续记》是楚文化研究的发轫之作,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虽是半个世纪以前的研究成果,但其仍为研究楚文化不可或缺的文献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考古、古文字学的长足发展,先生的很多观点得以印证也需补充。笔者结合最新研究成果重读先生这部著作,获益匪浅。本文是对先生书中一些观点的补充和述评。  相似文献   

8.
黄永玉先生曾说过一个故事,意味无穷。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都去上消除恶习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相似文献   

9.
1723年8月24日清晨,荷兰的代尔夫特市,一位91岁高龄的老人没有像往常一样早起.等胡格夫利特先生来到之后,见到老人已经没有力气抬起手,眼睛也黯淡无光,但仍用尽力气喃喃地说着什么.胡格夫利特先生靠近之后,终于听清楚了:"我的朋友,对不起,麻烦将桌上的两封信翻译成拉丁文……连同包裹……一起寄给伦敦皇家学会……"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在《祝福》、《离婚》、《伤逝》中深刻剖析了祥林嫂、爱姑、子君等身世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女性共同的命运悲剧.这些女性或多或少都对封建礼教进行过反抗,但最终还是“回归”自身封建思想的“牢笼”;而封建势力的强大,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鲁迅先生在一个世纪之前所探寻的女性问题如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再读鲁迅作品对我们思考今天的女性问题仍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作为"平民教育之父"的中国平民教育第一人,晏阳初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几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我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工作,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43年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一道被西方学界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今天,我们回顾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活动,总结其平民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仍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朴初先生20余年前的这首词作,至今读来仍字字含情、真诚动人。适逢2001年教师节,特重新刊登赵朴初先生的词作,以示祝贺。  相似文献   

13.
《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6期登载了张心科先生近两万字的《百年语文正名史论》,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研究中关于母语课程命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情况,确为我国母语教育学术研究领域不多见的、有分量的论作.不过,笔者仍有三个问题需要与张心科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4.
孙通海先生整理、点校的<陈献章集>,与以往版本相比,增补了陈献章的诗文一百多篇,但仍有较多的遗漏.随后,程明先生、管林先生、欧济霖先生、李君明先生等人,先后对<陈献章集>的集外诗文做了进一步的辑补,共辑得三十多篇.在此基础上,文章又补辑了二十多篇.这些辑录出来的<陈献章集>集外诗文,对于研究与了解陈献章及其思想,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语]   此文系当代著名杂文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鄢烈山先生的旧作,曾发表于《四川文学》1993年第8期.在萨达姆被伊拉克最高法院判处绞刑的今天,仍有相当高的阅读价值,因为评价的误区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当我在电话上听到周先生去世的噩耗时,十分惊愕.因为此前不久我刚刚收到先生赐寄的<郊叟曝言>,觉得先生虽已久病,但思维清楚,仍能口述文章,想必寿过九秩是不成问题的.但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救国事业、民主事业与教育事业。他在教育实践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直至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有助于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努力实践陶行知先生  相似文献   

18.
这几天.我一直在搜寻孙中山先生这句话的出处,最后找到了先生1913年所作的《致邓泽如及南洋国民党人函》。虽然时间已相去近一百年的信函,但读之再三,重温先生的革命志向,心中仍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9.
<旧文四篇>是钱锺书先生将20世纪中叶写成的几篇文章收在一起发表的一本小册子,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文集学术含量极高.其中"雪里芭蕉"的内在含义和"止能画一声"两个问题,至今仍有探讨空间.  相似文献   

20.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1980年7月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沐浴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走过了20年光荣的历程。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回顾学会工作,分享成功经验,展望美好明天,很自然地想起为了学会的缔造和发展辛勤操劳现已辞世的名誉理事长叶圣陶先生、吕叔湘先生、杭苇先生、韩作黎先生,理事长郭林、袁微子先生,副理事长陈哲文。陈国雄先生,副秘书长梁慧颜先生,很自然地想起重病在身仍心系学会工作、对学会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高惠莹先生,很自然地想起所有曾经和正在为学会工作作出无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