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教对鳏寡孤独三疾人群的救助是唐代民间救助的主要形式之一。慈悲观、福田思想及因果报应论是佛教救助鳏寡孤独三疾人群的思想基础。唐代病坊起初是佛教救助贫病疾苦的机构,置使专职的出现使其被纳入国家的救助体系之中。唐代病坊救助的对象包括鳏寡孤独三疾人群,而实际操作中,其救助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唐代佛教救助鳏寡孤独三疾人群的方式,主要有布施、收容、疾病救治及精神抚慰等几种。  相似文献   

2.
慈悲精神作为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贯穿于整个佛教教义之中。慈悲精神就是与乐拔苦的菩萨精神,其理论基础是缘起论。慈悲精神在佛教上的践行主要体现在布施和戒杀上。慈悲精神的现代意义是:有助于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人文关怀,是对人自身或他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怀,是一种对世界独特的理解方式、根本的生命态度和人文精神。而中国佛教以特有的慈悲理念体现着人文关怀,佛教的业报轮回与缘起论构成了佛教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维护社会和谐、平等自利利他、身心和谐一致,是佛教人文关怀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佛教所具有的崇尚和平、广行慈悲、勘破是非、劝人向善、利益众生等的价值取向影响下,佛教提出了"利益有群"的理念,推动了我国慈善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汉唐时期的佛教通过济贫赈灾、医疗救助、护生环保等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佛教的人生关怀在理论根基、核心原则等方面表现出独特性。深入研究和把握佛教人生关怀的"特质"——缘起论的哲学根基和慈悲平等、净心净土的关怀维度等——方有可能直面现实"境遇",以实现其价值的真正"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6.
近代居士佛教组织不仅是居士们信仰生活的公共平台,而且还在慈善理念以及社会慈善实践中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民间慈善组织的角色,并与其他民间慈善组织一起承担着官方救助之外的重要社会慈善救助功能。通过对民国时期上海佛教居士林的组织形式、慈善功能、资金运作模式的分析,可以揭示近代居士佛教在社会慈善救助功能的重要作用和特征,并以此为当代民间的宗教组织及其社会慈善功能的发展、完善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八一三"抗战期间,上海战区的难民大量涌现,我国社会各界人士或组织团体纷纷参与上海的难民救济工作,在难民拯救的大队伍中教会也在积极行动,开展难民救护工作。教会各机关团体为难民募捐,办理众多收容所,提供生活救助、医疗救治、卫生教育、心灵抚慰等服务,难民救济工作成效显著,缓解了政府难民救济工作的压力,为上海战区的抗战支援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汪曾祺笔下的佛教思想呈现出一种变异的形态,他基本上是在世俗生活层面上接受佛教的慈悲观,而无视了佛教慈悲观蕴含的多元因素与终极目标,致使佛教广大精妙的慈悲观萎缩成了物质化的世俗慈善,佛教的超越精神被放逐,这也决定了汪曾祺笔下僧人的形象特点。由于缺乏对佛教的深入、全面的学习,汪曾祺的创作出现了常识性错误以及削弱、扭曲佛教终极价值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社会救济是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丧失劳动能力、遭受自然灾害以及低收入群体予以物质帮助或精神关怀,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而实施的各种措施。从文献记载可知,中英两国古代社会救济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两国古代社会救济的思想基础有多元化和单一性的差异。在救济主体方面,我国古代一直以政府为主导,而英国的救济主体则从教会逐步转换到政府。两国古代社会救济的救助方式各不相同,且对待接受救济者的态度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初谈佛教石窟供养人项一峰供养人,简单地说是将私有财产奉献给别人或社会团体的人,奉献的私有财产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追溯它的历史,可以说与人类同时产生。佛教供养人,无疑佛教产生的第一天就出现。佛教界通常所讲供养人,是指供养“佛法僧”三宝的人。若狭义依...  相似文献   

11.
北朝时期,佛教在北方广为流播.在佛教经典所倡导的福田思想的影响下,广大信众积极投身于社会救济事业.他们通过救助贫乏、赈济饥荒、举办斋会、施医舍药、敛葬贫民等方式,对大乘佛教所倡导的菩萨行思想予以践行.从根本上说,根植于佛教信仰基础上的社会救济是佛教教团传播宗教信仰并促使信众皈依的一种方式,但是,它对于弥补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缺失,打破依靠血缘和地缘维系的联合,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唐代小说中,佛教寺院经常出现于各个情节中,但不同小说中的佛教寺院具有不同的功能。宗教功能是寺院本身所具有的,上至皇家祈祝迎佛骨,下至平民百姓的祈求佑护,都是与佛教经义等直接相关。而佛教寺院的社会功能却是社会发展所给予,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使佛教寺院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包括慈善救助、医疗、殡葬、教育、娱乐、商品交换,这些功能在在唐代小说中都有具体的体现,而也正是这些功能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佛教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为重建人和世界的和谐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缘起论是佛教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成。"无我"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主张应以"无我"的胸怀对待世间万物。佛教提倡一种整体论的宇宙观,认为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圆融无碍,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佛教生态伦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佛教的平等思想、慈悲思想和敬畏生命的思想。佛教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有助于协调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在官方、民间和佛寺慈善活动三方面均得到体现.该时期由于受佛教因果报应学说和慈悲观念影响,施行慈善者遍及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慈善救济活动,对保持当时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毒品问题的蔓延,戒毒人员的物质困境、治疗困境与社会融入困境日益突出,戒毒人员已经成为新型的社会救助需求对象。"基本人权"理念与"关怀救助"原则提供了我国开展戒毒救助的法理基础,但在救助实践中,依然存在立法衔接不畅、给付方式单一、分类救助标准不明、执法规范性较差的问题。为此,在救助立法领域,应当增强戒毒法与救助法的法制统一性,丰富戒毒法律体系的救助手段,拓展社会救助法律体系的覆盖范围。在救助实践方面,应当完善分类救助与专项救助制度,引入"券证救助"与"服务救助"措施,理顺戒毒人员办理低保与医保渠道,扩大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戒毒救助。  相似文献   

16.
晚明以来佛教在社会救济事业远不如唐宋以前,除了政府政策的立意、乡绅势力的积极涉人与新兴民间宗教的相继参与,及频仍的战乱局限了佛教的社会救济能力外,如闽南地区某些寺僧受雇于宗族家庙(寺),担任提供宗教服务的神职人员,代为执掌祭拜家族先人的祭祀工作,流为家族之附庸。而这层雇用与依附的关系,似乎也隐藏着明清时期寺僧难以独立承担社会救济的另一个值得探讨的要素。透过闽南地区的几部家谱资料,就寺僧与家族在社会救济方面的推动与互动关系,进行更具体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肖键钊  焦守伟 《文教资料》2011,(26):215-217
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高校在解决贫困生问题时除了应从经济物质保障方面落实经济救助措施等关怀外,还应认真研究贫困生的思想问题、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加强沟通,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本文分析了贫困生目前的心理问题表现,并提出了相关教育对策:满足贫困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的精神和心理不再贫困,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外部经济救济和内在人文精神关怀兼备的高校济困助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慈悲利他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印度古代佛教中的这一思想准确的反映了佛教信徒对社会及他人的看法。“利他”的思想是在大乘佛教中提出来的。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体现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上。慈悲利他思想对于抑制现代社会中的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鼓励人们扶危济困、促进现代精神文明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弱势群体的伦理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救助是指运用伦理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心理与生理、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道德关怀和帮助,并积极开发救助对象自身的道德资源,提高其自主、自立能力,培养其自尊、自强的伦理精神,最终使弱势群体摆脱弱势地位的一种社会救助。伦理救助有两个层面:一是救助手段和方式的伦理化,二是救助内容的伦理化。当前我国社会救助中伦理救助缺失,应从构建伦理制度、规范救助行为、加强教育支持、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四个方面加强弱势群体的伦理救助。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佛教品德心理结构观是人类德育心理思想的一种独特形式,它包括佛教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因素。佛教的品德心理结构观闪烁着中国人道德智慧的光芒,是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德育心理思想体系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并提供给现代德育很多深刻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重视知识学习,提高道德认知;倡导"生活即德育"的思想,提高德育的实效;倡导自觉自悟,培养道德自我。可借此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心理体系,并以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振兴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