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善治"到"善治生态"是一种学术努力,更是一种社会追求,是时代觉悟之生态觉悟之体现。"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生态"是社会管理过程中政治、经济、伦理、法律各种文明因子互动形成的一种治理态势,是政府和社会不同主体的新颖关系,并由"政府-社会"生态、"伦理-法律"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三维生态互动形成的治理体系。通过深挖中西文明资源,建构起我国"善治生态",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态伦理问题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受社会历史、经济发展、制度设计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国有企业一直以追求高利润作为自身发展的主要目标,而较少关注其自身的生态伦理责任建设,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国有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乃至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国有企业的生态伦理责任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为有效原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国有企业生态伦理责任缺失的原因、规避由于国有企业生态伦理缺失带来的风险以及重塑国有企业生态伦理责任的建设路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伦理与“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生态伦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要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从分析生态伦理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入手,对“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进行多维视角的立体化分析,从而找到科学构建适应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生态伦理体系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既不是儒家伦理智慧,也不是道家伦理智慧,又不是佛家伦理智慧,而是三者的生态有机统一。儒、道、佛三位一体的大融合,构成了中国伦理思想的人生智慧。生态有机体决定了大部分中国人不信仰宗教。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既不是儒家伦理智慧,也不是道家伦理智慧,又不是佛家伦理智慧,而是三者的生态有机统一。儒、道、佛三位一体的大融合,构成了中国伦理思想的人生智慧。生态有机体决定了大部分中国人不信仰宗教。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科技发展的伦理反思和伦理原则的建构是科学技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建构现代科技伦理原则应包三方面的内容:功利效用原则、社会正义原则和生态和谐原则。功利效用原则是对科学技术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正伦理价值的坚持和弘扬;社会正义原则既是对科学技术正面伦理效应的积极保证,也是对科学技术负面伦理效应的有效规约;生态和谐原则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民伦理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基础性构成,它形成并作用于公民的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呈现了个人以公民身份与其他公民进行交往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作为公民德性核心要素的民主、平等、责任、信任等价值观念,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主导元素.现代公民教育通过创设有意义的公民生活情境,以交往、对话和协商为主要方式,促进了公民道德理性水平的提升,是公民社会构建伦理生态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潜水鸟》聚焦女主人公一生中的三个重要片断,通过她迷茫、寻觅、幻灭的短暂人生,深刻揭示了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身处边缘的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为弱势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探索出一条非边缘化的有效策略。小说充满了社会、文化生态话语的暗示以及劳伦斯超越阶级、种族的生态整体主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善”是西方伦理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苏格拉底使之成为一门完善的伦理哲学并且至今仍作为衡量西方人道德追求的终极目标的标准。本文探讨了善的内涵、善的追求、善的社会意义,从而引导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倡导人们追求至善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发展低碳经济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道德意蕴。作为"现代公民"的企业应重新审视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道德主体的内生伦理本质。发展低碳经济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生幸福最大化,二者具有高度的伦理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哈尼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生态伦理思想,蕴含在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梯田经济、乡规民约及社会习俗中,不断调整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当代社会,这些生态伦理思想对哈尼梯田良性运转、生态旅游及环境保护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孝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今仍在维护家庭、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孝行文化衰弱、社会孝行伦理边缘化的新形势下,更应该批判地继承孝行文化,把孝行教育融入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社会越发达 ,对信用的要求越高。信用度高 ,社会运作成本就会低。所以 ,伦理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规范 ,更是一种社会资源 ,是一种“资本”。伦理道德这一社会“资本”是转型时期中国最需要又最稀缺的资源。将人类社会道德生活中部分人伦关系和道德活动方式明文化、规范化 ,形成某种制度性社会道德规范体系 ,是挖掘和培植伦理道德这一社会资源 ,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保护环境、美化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经过对民族地区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特征的分析,表现了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与和谐社会生态建设的契合之处和现代价值,说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在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所提倡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通过生产生活习俗、宗教禁忌、习惯法等形式,以超自然的力量规范着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行为,形成人们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和谐社会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5.
当代道德生活中底线伦理问题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学科基础。对于“底线伦理”问题的考察,必须把它纳入到关于整个社会道德生活的理论框架中去。其作为个人行为规范的底线伦理的保障,主要有待于“文化生态”的完善;至于作为社会制度道德的底线伦理的保障,则呈现出更复杂的状态;处理好底线伦理问题要正确处理好其与道德结构、文化生态以及政治正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范畴,既反映着生态伦理关系,也反映着人与社会的伦理。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经济、社会、生态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强化高校生态德育建设,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7.
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正在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社会。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技术应用一方面能够为人类造福,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它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认识并理智地去利用它,使其向着有利于人类、有利于社会的方面发展,是应用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滇池污染现状、趋势及其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滇池草海属异常富营养化水体,外海属富营养化水体,水中TN比TP增加快。以至于滇池水质污染程度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已上升了一个台阶。应从污染源治理和控制、内源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管理和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生态伦理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生态伦理学以研究生态学和保护生态环境、对人类经济建设行为进行伦理评价为主旨。生态伦理学把道德的对象范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生命和自然界的领域。生态伦理的哲学内涵就是:自然界是第一性的,人及其思想是第二性的;应在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的基础上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发展;人是实践的主体,不仅对社会负有道德责任,而且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是自然生命系统最终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功能的维度审视,民间伦理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秩序功能。即在国家秩序尚未出现或在国家秩序难以达到的地方独立发挥其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的作用,或作为国家秩序与法律秩序的补充。其二,批判功能。即根据人性和生活实际的需要对国家倡导的正统教化伦理进行解释和修正,并在国家伦理丧失其合理性时,公然提出自己的道德主张。其三。宣泄功能。即通过民间伦理自由自在的言说方式,为民间社会积蓄的生命本能冲动找到一个合法发泄的渠道,避免郁积的生命能量的盲目发泄导致社会秩序的解体。其四,教化功能。即一方面通过民间伦理中那些直接来自于民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实现民间的自律,而另一方面则吸纳和接受来自于上层教化伦理的指令,协助其教化万民,美化风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