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后的第一件事,是物色北大新学的领军人物。他的好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汤尔和向他推荐了陈独秀,并将十余本《新青年》杂志交给他。他翻阅了《新青年》杂志后,马上决定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月薪300元,并立即徒步前往前门外煤市街的旅店拜访陈独秀。1905年,蔡元培和陈独秀曾在上  相似文献   

2.
胡适进北大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当天他就去前门中西旅馆拜见陈独秀,并力劝陈出任北大文科学长要职。陈独秀当时在上海办《新青年》杂志,在全国十分有影响力,此次是来北京出差的。他向蔡元培详述自己不善教务,且正忙于创办杂志,所以极力向蔡推荐他的安徽同乡胡适担此重任。  相似文献   

3.
<正>1918年1月,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当时陈独秀应蔡元培之聘主持北大文科,胡适、刘半农等在蔡元培、陈独秀的邀约之下担任文科教授。《新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个人主办改为同人刊物,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他积极响应胡适、陈独秀等人宣传新文学、新思想的主张,并开始作白话文。这一年  相似文献   

4.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他办《青年》杂志(第二卷改称为《新青年》),是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6年底,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他实行“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办学方针,聘请许多新学之士到北大任教。1917年初,陈独秀受聘为文科学长。这时刘半农、钱玄同、沈尹默也在北大文科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发生的。1919年1月1日,罗家伦、傅斯年等北大高年级学生出版了《新潮》杂志,得到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的大力支持,编辑部就设在李大钊任馆长的图书馆办公室。蔡元培特批每月3000元大洋办刊。《新潮》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他们要求辞退两个教师陈独秀和胡适,开除两个学生罗家伦和傅斯年。蔡元培坚持不肯。  相似文献   

6.
北大之大,首先是蔡元培之“大”。蔡元培之“大”,是胸怀之大、目光之大、品格之大、思想之大,是“有容乃大”之“大”。于是,蔡元培生前就获得东方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给予的尊称:蔡先生。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早在赴任之前,医专校长汤尔和和沈伊默就向他举荐过陈独秀。汤尔和说,陈独秀“确可为青年的指导者”,并拿出十多本《新青年》给他看。蔡先生对陈独秀“本有一种不忘的印象”,那个印象起始于蔡先生创办《警钟日报》。当时刘师培曾对他说:“有一种在芜湖发行之白话报,发起的若干人,都因困苦及危险而散去,陈仲甫一人支持了…  相似文献   

7.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月刊),从第二卷起改为《新青年》。1917年1月,陈独秀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陈独秀仍任主编。1920年初,编辑部又迁到上海。同年12月,陈独秀到广州,此期间由陈望道负责编辑部工作。该刊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由瞿秋白任主编,在广州出版四期,再次休刊。从1925年4月起为不定期出版,1926年7月停刊。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李大钊等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陈独秀已被公认为旗手,那么,排在第二位的是谁?教育部颁行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新文化运动一目只提出陈独秀、胡适,显然,课标的制定者认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仅次于陈独秀。这是公允的,符合历史事实。1910年8月,胡适考取“庚款”第二批留美生,进入康奈尔大学。他开始学农科,后来转入文学院。1914年,他与赵元任、杨杏佛等人在美国发起“中国科学社”,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这是我国第一个科学团体。该团体出版《科学》月刊,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在上海…  相似文献   

9.
1916年11月26日,陈独秀和亚东图书馆的经理汪孟邹等人离沪北上,28日到京,入住前门外的中西旅馆。其时,陈独秀把《新青年》在上海办得很红火,并与汪孟邹等酝酿办一个“大书店”,此番便是为此事招股而来。而恰在此时,12月26日,北洋政府正式任命蔡元培为北大校长。当天上午,蔡元培即亲赴陈独秀所住的旅馆,请陈独秀到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也正在此时,后来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正在陈独秀和远居美国的胡适之间酝酿着。陈、胡之间书信往还,交换着变革中国文学的看法并已达成基本共识,后来成为“经典”的一些观点,此时也已成熟。1916年11月间,在…  相似文献   

10.
李易 《学习之友》2011,(5):55-55
关于五四运动的领袖是谁,是一位还是几位,长期以来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毛泽东曾经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但实际上,领导五四运动的不止陈独秀一人。青岛大学教授吕明灼撰文,指出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为五四运动“四大领袖”。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大学教育的长者,小学课本的童心先生提倡的“兼容并包”、延揽人才的教育体系,奠定了中国大学的根基。在他看来,大学需要多元的思想碰撞,无论是革命派的陈独秀,还是留辫子的辜鸿铭,只要有专长都能到他的大学里教书。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曾想用美育代替宗教,他还能“大学者编小课本”。  相似文献   

12.
曲沐 《文教资料》2001,(6):77-85
20世纪之初 ,曾是中国思想文化界最为活跃的时期。被誉为“本世纪十年代后期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三个巨人”的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 ,不仅都是“新文化运动” (胡适称之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主将 ,而且对《红楼梦》这部旷世杰构的小说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蔡胡二人都是赫赫红学名家 ,陈独秀却淹没无闻 ;其实 ,尽管他的论红文字不多 ,但其见解却自有其高明之处。胡适曾推崇陈独秀说 :“他有充分的文学训练 ,对旧文学很有根底……他更崇拜小说 ,他说曹雪芹、施耐庵的《红楼梦》《水浒传》比较归有光、姚姬传的古文要高明的多 ,在那时说这种…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的第一手棋,走的就是《新青年》这个新布局。当时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不久,请来了西方的“德先生”与“赛先生”来救治中国的痼疾。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纵横笔墨,激扬文字,“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于削灭也”。蔡元培被其敢言的热情与能言的本事所折服,以至认为北大文科学长非他莫属。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陈独秀是《新青年》主编、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相当于后来的文学院长),蔡元培是北京大学校长。他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业绩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陈、蔡的结识,并不始于“五四”。在辛亥革命以前,他们即已“神交”了。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发起创立光复会,任会长。1905年,陈独秀在安徽组织岳王会,任会长。岳王会和光复会打成一片,光复会把岳王会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大学教育的长者,小学课本的童心先生提倡的“兼容并包”、延揽人才的教育体系,奠定了中国大学的根基。在他看来,大学需要多元的思想碰撞,无论是革命派的陈独秀,还是留辫子的辜鸿铭,只要有专长都能到他的大学里教书。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曾想用美育代替宗教,他还能“大学者编小课本”。  相似文献   

16.
1.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曾留学日本。1916年回国后,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并和陈独秀一起主办了《新青年》杂志。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宗旨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他主编的《青年杂志》(一年后改为《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的《通信》中写道:“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后至今,史学界的大量文章和专著都以此为据,认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在开始时并没有针对当时人们最关心的现实政治问题,即反对袁世凯的帝制阴谋,进行直接的鼓动”,“把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分割开来”了。对于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有商确的必要。首先,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时表示这个杂志宗旨是不批评时政,是因为他所指的政  相似文献   

18.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他主编的《青年杂志》(一年后改为《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的《通信》中写道:“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后至今,史学界的大量文章和专著都以此为据,认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在开始时并没有针对当时人们最关心的现实政治问题,即反对袁世凯的帝制阴谋,进行直接的鼓动”,“把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分割开来”了。对于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有商确的必要。首先,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时表示这个杂志宗旨是不批评时政,是因为他所指的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五四新文化传播的历史,无论如何不能不谈及北京大学;而研究北京大学对新文化传播的历史作用时,又无论如何不能不首先谈及蔡元培.蔡元培虽然在新文化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并未直接地作为一名像陈独秀、鲁迅、郭沫若等人那样的叱咤风云、气吞寰宇的传播家和积极行动者,但他在五四新文化传播的历史上却具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可以说,如果没有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背后的诸多铺垫性的作用,五四新文化的传播也许会遇到更多的障碍.由此看来,像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样的开历史纪元的重大历史性传播活动,能够取得社会上的权威人物的得力组织和有效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新教育是什么?这是许多人经常问我的问题。 这个问题,90年前陈独秀曾经回答过。他说:“旧教育的主义是要受教育者依照教育者的理想,做成伟大的个人,为圣贤,为仙佛,为豪杰,为大学者,新教育不是这样,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不专在造成个人的伟大。”与他同时代的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等也都回答过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