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中山联俄政策的形成,不单纯是苏俄帮助孙中山和孙中山单方面转变的结果,而是双方互动、共同努力的结果。苏俄对内、对外政策的转变,是孙中山确立联俄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苏俄对内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对华方面采取灵活务实的方针,转变对吴佩孚、张作霖的态度等政策调整,对孙中山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孙中山对外政策的转变和联俄政策确立。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19,(1):35-39
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达成了第一次合作,促进了中国革命蓬勃发展。然而,1927年原本积极联合苏俄、共产党的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却突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了大批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分析蒋介石在大革命时期政治立场和思想转变的原因,对进一步了解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历史以及加深对蒋介石的认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923蒋介石受孙中山委派,作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访问苏联。通过记述蒋介石访苏的背景、经历、观感,他访俄前由师法苏俄到访俄后对苏俄应有事实与主义之分转变的原因。正确看待这些原因对我们认识蒋介石这一时期的思想面貌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实行联俄政策 ,不但是因为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更主要是自身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 ,即孙中山对欧美资本主义的批判 ,对社会主义的向往 ,奠定了联俄的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的加深 ,奠定了联俄的外交政策基础 ;孙中山实行联俄政策还出于现实斗争的需要 ,促使孙中山最后下决心走联俄道路的是陈炯明的叛变  相似文献   

5.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各种因素发生作用 ,李鸿章形成了其联俄外交思想 ,企图依靠俄国 ,牵制日本 ,减少损失。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却反被俄人钳制 ,丧权辱国 ,其外交也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相似文献   

6.
一、蒋介石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考虑1929年7月,蒋介石在北平两次讲话,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最重要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四个基本点:(一)由于外国帝国主义处于一损俱损的连带关系之中,中国目前对之不可能全部打倒,更不可能同时打倒。对中国来说,要推翻帝国主义,达成完全独立,最需要的是“有适当之机会,又能利用机会”。抓住机会则事半功倍,丧失机会则徒劳无益。(二)帝国主义国家的利害对立与相互矛盾,势必引发新的国际战争,尤其在英美日之间及苏日之间,这种趋势最为明显,而中国则是其冲突的焦点。国际战争之再起即是中国的机会,帝国主义者互相…  相似文献   

7.
四、对日妥协与对苏冷淡但是,苏联的对应却再次使蒋失望。“九·一八”事变后,苏联认为日本“对华战争就是进攻苏联的序幕”,抱有强烈的危机感。为了争取对日战备的时间,苏联政府一面声明采取中立与不干涉方针,一面实际上对日本采取了让步和妥协政策,即同意其控制下的中东路运输日本军队,还接受“满洲国”派遣的驻苏领事。而且,从1931年末起反复向日本提议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在日本于中俄复交后正式表示拒绝以后,苏仍然“采取极其慎重的态度”,与日本之间“未发生任何不愉快之事”。相反,在对华政策上,苏联的做法充满了矛盾。它一方面表示同…  相似文献   

8.
(四)日本在对俄开战问题上之踌躇,最大原因为对中国的外交准备尚未完成。日本不难强占中国华北及沿海地区而逼中国从日敌俄,然中国问题与英美无法分离,故为达成前项目的势必连带强迫英美,此至难矣。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期,日本对俄政策经历了由"联英(美)抗俄"向"联俄抗美"的转变,其基本目标是力图巩固扩大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侵略权益,进而确立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期,日本对俄政策经历了由“联英(美)抗俄”向“联俄抗美”的转变,其基本目标是力图巩固扩大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侵略权益,进而确立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相似文献   

11.
蒋介石对日政策转变的主观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介石从对日妥协退让转向对日抵抗,除客观环境所迫外,还是有其主观因素的。本文从(一)早期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二)对中日战争危险性认识的逐渐加深,抵抗念头的产生;(三)始终恪守“最后关头”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旨在说明蒋介石所具备的民族意识是其转变政策的主观因素,当然,这个转变是曲折的,文章试图从一个侧面分析蒋介石这个复杂的两面性人物。  相似文献   

12.
1923年1月《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发表,标志着孙中山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结盟的政策,但孙中山在确立了联俄政策后继续期望英美日等列强支持中国革命,尤其对日本的期望更为强烈,并且为之进行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晚年确立了联俄政策,这是推动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步骤。但孙中山的联俄与师俄是有限度的,他并未认同苏维埃制度和主义。他与苏俄联合,是想以苏俄为外援,改组国民党采取的"三民主义为体,俄共组织体制为用"的模式,重点在借鉴党军制度。由于当时孙中山对苏俄缺乏深入了解,国民党上层又深受西方思想影响,这些主客观原因造成了孙中山联俄与师俄的限度。尽管如此,孙中山的联俄政策仍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各种因素发生作用,李鸿章形成了其联俄外交思想,企图依靠俄国,牵制日本,减少损失。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反被俄人钳制,丧权辱国,其外交也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孙中山在晚年提出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飞跃,是他革命学说的发展高峰。对此理论,社会科学界持一致看法,但在分析这一革命方略及其思想转变时则稍有分歧。本文提出,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实践及其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主客观因素兼而有之,其根本基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在 1 92 1 -1 92 4年间决定与中共合作 ,其外部原因是当时的国内国际局势的影响 ,内因则是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由于其社会主义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孙中山在具体决策时 ,在涉及诸如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中俄关系、特别是革命领导权等问题方面对苏俄和中共的提议都未如以往所认为的那样采取完全和无条件接受的态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共合作的形式与结局  相似文献   

17.
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当时英国著名政治家迪斯雷里将之喻为影响大于法国大革命的“德国革命”,决非夸张之辞。新统一的德国,由于其人口、经济方面的潜能和屡经证明的强大军事力量,成了欧洲的“潜在霸主”。这种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安内攘外”作为蒋介石处理内外关系的一项重要政策,历来被学者们所关注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政策的不同层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讨,但对该政策的成因探讨不多。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历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该政策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玉英 《历史学习》2001,(11):18-19
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趁中国内战之机,于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这一政策为什么提出?其实质、影响和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20.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慑于新中国的强大,基于台湾的战略地位,在两次"台海危机"及联合国中制造"两个中国"政策.蒋介石出于民族大义及所谓维持法统地位的需要,给予坚决抵制与抗争,阻止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