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谭天 《视听界》2006,(3):69-71
1993年11月8日早上,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播出《牡丹江畔的老人》,在节目结束时打出这样的标板:“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从而诞生了一个贴近观众走近百姓的短纪录片栏目。近年来,重庆卫视一档电视剧栏目《雾都夜话》悄然崛起,同样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获得不俗的收视率,尤其是在西部11个省会城市拔得头筹。在数十个卫星频道争奇斗妍的中国荧屏,缺少大制作,讲着方言的《雾都夜话》是以什么来吸引眼球呢?原有的影视理论无法解释它。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理念,看看它于中国电视,到底改变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一些新闻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开始意识到要加强对受众感兴趣的民生新闻的报道。笔者通过考察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餐前后》、佳木斯电台的《行风热线》、《新闻故事》等广播节目,体会到民生新闻之所以深受欢迎,是因为民生新闻的影响力来自于讲述真实的故事,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讲述让老百姓感动的故事。总之,构成民生新闻的三要素是:感人故事、人文关怀、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故事”走俏中国电视荧屏。为数相当多的节目、栏目、频道纷纷打出故事牌。除了铺天盖地的电视剧在讲着各种各样虚构的故事外,新闻有故事化新闻(四川卫视的《新闻连连看》),纪录片在讲述真实的故事(中央台的《讲述》),谈话类节目故事化趋势越加明显(中央台的《聊天》、湖南台的《真情》)。法制类节目更是以案件重演的方式大张旗鼓地讲故事。甚至于其它类型的节目。如少儿节目、服务节目、科教节目等等也在故事化。一些频道如四川卫视、重庆卫视则大摆龙门阵,把“故事”升格为频道定位的高度。为什么在电视界会出现这股“故事”热潮?面对这个新现象。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故事化”电视节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是以民为基本点,从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亲民情怀。关注和表现与普通百姓生存发展相关内容的一种新闻。民生新闻可以追溯到1993年《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开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似乎为民生新闻理念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的立足点,是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它关注社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彰显服务民生、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在叙事上,自觉采用平民视角,讲求故事化表达,即不光“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且是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回归事实:用故事讲述新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之国 《新闻传播》2006,(4):20-22,25
在国内学术界,从2003年《中华新闻报》刊载《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一种新思路》,到我国著名新闻学者李希光在反思“新闻传播学”时的有感而发:“作为一种定义,新闻学是一门采集和讲述故事的学问”,“这个故事必须满足公众的利益、兴趣和需求”,都引发了国内新闻界的新思考。用故事讲述新闻,成了新闻回归事实的一种新取向。  相似文献   

7.
以故事的形态传达新闻、讲述道理,将电视内容"故事化"、"情节化",以受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一新的新闻传播方式的运用,与电视媒体自身的调整与发展有着重要联系,是电视新闻传播的一种新的倾向和走向。以故事的形态传达新闻,在追求栏目故事化倾向的同时必须要警惕庸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邱静 《新闻世界》2011,(8):69-70
“电视新闻故事化”,就是运用电视语言以纪实、故事化的手法来做新闻报道。本文以花都广播电视台的《百姓视角》栏目为例,探讨了新闻故事化应具备的几点要素,并对新闻报道故事化的良性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莫畏 《记者摇篮》2006,(7):61-61
自从《生活空间》打造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一纪录片的模式后。电视纪录片叙事风格故事化成为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郑虹 《传媒观察》2004,(12):50-52
《第一时闻》是2003年10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的早间新闻资讯栏目,从早间7点到9点持续两个小时,大板块结构,把时间分割为《新闻》,以轻松的故事化的方式传播严肃的资讯;《第一印象》,轻松写意地向观众传递天气信息;  相似文献   

11.
继1993年10月8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生活空间》开始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了纪录片的另一个名字。本人是最基层的电视工作,也做过一些纪录片,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感同身受:这类关注现实中的人的电视式样之所以受欢迎并取得成功,是因为创作自觉地倾听这个社会中人的心声,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姚敏 《新闻天地》2002,(11):30-30
199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新闻杂志类节目《东方时空》,其子栏目《生活空间》(后来又经过两次改版,形成了现在《百姓故事》栏目的叙事风格)把自己定位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以说,这个栏目的出台,开创了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生存的先河,是中国电视界探索适应中国电视观众的纪录片市场的有益尝试。其实,在中央电视台之前,上海电视台曾进行中国电视纪录片走向市场方面的探索。经过精心筹划,《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在该台的黄金时段播出,由于存在节目来源、运作资金等  相似文献   

13.
杨松  綦琨 《记者摇篮》2009,(10):40-40
2005年开始,以《传奇故事》和《财富故事会》为代表的讲述类节目悄然兴起。由于讲述类栏目表现方式的独特性与戏剧性,以及相对低廉的制作成本和令人满意的收视率,受到越来越多电视台的青睐,颇有方兴未艾之势。具有戏剧化和故事化特点的讲述类节目充分利用了电视媒体声画合一的传播特质。  相似文献   

14.
《传奇故事》是江西卫视全力打造的一个栏目,每晚9:30为观众讲述一个涉及真善美、德义理的社会故事。《传奇故事》自2005年元月份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一个素材并非原创、又是低成本运作的节目,能够在短时间形成一个公众认可的品牌,成为江西卫视走向全国的“主打产品”,其中原因令人深思。内容:求奇求异,化负面为正面在“内容为王”的年代,节目要吸引观众,最重要的是在内容上做好文章。按照传统新闻价值的观点,奇异性是新闻工作者选取新闻素材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因为追求新知,关注离奇是人类共有的特征。《传奇故事》在选题上追求传奇…  相似文献   

15.
正民生新闻的立足点,是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它关注社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彰显服务民生、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在叙事上,自觉采用平民视角,讲求故事化表达,即不光"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且是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老百姓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故事化已经成为中国电视传播业界的新宠儿。目前的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故事化的电视新闻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与传统的电视新闻播报方式形成对抗之势。经济全球化、媒介的商业化运作、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不断地对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提出挑战。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社会记录》为例,通过对新闻故事化的成因、发展趋势、利与弊等方面的分析,来正确的看待电视新闻故事化。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11日,沈阳广播电视台公共·社会频道《今日法治报》开播,子栏目《孙刚说事》正式和观众见面。故事化叙事+评书式表达是《孙刚说事》特有的传播模式,故事化讲述,讲好故事,讲好故事。是节目开播以来所秉承和追求的,新闻专题是内容,故事化、评  相似文献   

18.
新闻故事化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的《60分钟》栏目,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把“讲故事”理念带入新闻报道,从而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这之后,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迅速普及。  相似文献   

19.
刘芳 《新闻战线》2013,(2):92-93
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子栏目《生活空间》,标志着中国电视节目正式启动了"故事"这一概念。"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体现了电视界叙事意识的觉醒。此后,国内多家电视频道陆续推出了故事性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20.
阎安 《东南传播》2011,(5):102-104
当代生活纪录片创作,从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上看,主要依循以下脉络创新发展:在栏目化体制下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重要依托;在娱乐化浪潮下以"给老百姓讲故事"开始大行其道;在民间影像语境下以"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谋求新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