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献检索课应与时俱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燕 《图书馆界》2009,(3):83-85
当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理论与技术得以更紧密地融合到信息检索领域,文献检索课便成为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不断改革的教学内容等,提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阅读盛行的时代下,信息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而其形式一般以学生为主要用户群体,开设信息检索课。一方面培养他们的正确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检索能力,另一方面为国家和社会提供高质量高信息素养的人才。本文通过对合肥市职教基地中的各大高职院校进行实际调查,分析出当今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并阐述了高职院校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和开设信息检索课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适时提出对各院校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吉林大学医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了上过与未上过信息检索课的医学生信息素养差异性及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找出了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信息素养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说明了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以及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几方面阐述信息素养培养的内容;从营养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充分利用图书馆、开设“献检索与利用”课、开展读书活动、通过“资源型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对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科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提出适合理工科院校的信息素养标准体系,并以该标准作指导,期以推动改革《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信息检索课程现代教学方法试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探讨了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为实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可采用的一些现代教学方法,并就其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比较分析独立学院本专科生的信息素养状况、信息检索课的开设以及信息素养教育情况,总结出新特点、新问题,阐述提高独立学院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数字环境中,数字素养逐渐成为人类生存的核心技能.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数字素养的概念内涵与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以数字素养培训为视角,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课程内容、教学信息四个方面构建了多维化的信息检索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继红  葛玉香  何力 《图书馆建设》2023,(4):166-171+182
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基于“科研生命周期—信息素养”双维度和研究生信息素养教学内容框架,前者体现了信息素养要素嵌入科研生命周期的情况,以此来解释信息素养要素与科研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后者以信息素养要素为主框架,全面设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选题评估及核心期刊方面认知的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能力、信息资源知识、参考文献著录等方面的信息知识,信息获取、评价管理、交流创造等方面的信息能力,以及学术规范等信息道德。借助科研流程整合梳理教学思路以及借鉴教学实践经验,面向研究生的系统化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要基于真实的科研环节,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安排学生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以课堂汇报的形式交流在科研周期中某些研究需求的解决过程;开展个性化的学科科研生命周期的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0.
信息检索课实训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因素。文章提出改变当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情境学习理论和学习迁移理论,融合多任务情境学习的需求,创新实训教学方法,实行“课内实训+小组讨论汇报+汇报总结点评”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可以拓宽信息检索课程的应用环境,塑造灵动有趣有用的课程新形象,开启高效的集体协作学习模式,训练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1.
12.
"Maus" & Co.: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3.
14.
The meta-synthesis method has received increased interest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but relatively few meta-synthesis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LIS) fiel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44 LIS-related meta-synthesis studies in terms of contribution, meta-synthesis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topic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contributions of meta-synthesis research: isolated findings, non-dynamic relationships, dynamic relationships, and models. Moreover, a variety of methods have been used to search, select, analyze, and synthesize the individual studies. Finally, although meta-synthesis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some LIS topics (e.g., health informatics, library user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t has been an undervalued method for other research topics. Recommendations are offered to encourage the use of this method and to guide researchers to conduct more rigorous meta-synthesis studies on LIS topics.  相似文献   

15.
以网络访问的方式学习了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图书情报学专业硕士认证体系,从认证体系的主要内容、特点、影响等方面,介绍、分析其核心竞争力、核心课程及基本要求,归纳出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教育认证体系的基本结构及渗透于其中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王瀚  韩毅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9):37-42
以二人合作为对象,讨论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学习机制,在简化的假设条件下,分别就检索过程共享及检索结果共享构建知识共享的博弈学习模型并求最优解。研究表明:学习是参与者的优选策略,共享在一定激励条件下才能发生;在一定的激励机制或约束条件下,参与者有逐渐走向合作博弈学习的趋势并到达“共享”与“学习”均衡。  相似文献   

17.
Computational technologies have vastly replaced our prior modalitie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Social media platforms have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of many information seekers. Increasingly, these platforms are also becoming vehicles for coordinated, manipulative disinformation campaigns. These campaigns of computational propaganda have resulted in an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assignment of authority and trust in information sourc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opaque. This epistemic process of information evalua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purview of automated algorithmic systems that we as human beings tend to falsely implicitly trust to provide us with the most accurate information available. Propagandists have begun to exploit the algorithmic components of these systems as well as human cognitive deficits in order to manipulate public opinion, control the narrative of public discourse, and flood our information ecosystems in order to work towards the manufacture of false consensus on a wide range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ssues. This work aims to review and synthesize the literature on computational propaganda, how it manipulates our human cognitive deficits, and how information literacy can be utilized in order to correct for the resultant epistemic failure.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理论模型构建的相关研究工作综述发现语境在合作查寻与检索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在详细分析语境内涵并对比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指出语境在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研究中具有方法论属性,并提出以语境为基础的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5C模型。基于5C模型探讨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路径选择,并揭示其语境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童迎  李鹏  夏慧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9):30-36
基于案例研究结果及早期研究成果设计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相关性的判据量表,通过问卷调查获取高校及科研院所学生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相关性判据使用数据,利用临界值比较、内部一致性分析、均值比较、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合作相关性判据量表的项目共34项,分属于8个类别,分别为信息来源特征、信息内容有用性、信息索引特征、信息表现形式、信息质量、可获取性、信息结构特征与信息传播特征;8个类别可解释的方差变异约为60%,表明相关性判据不是相关判断的唯一标准或依据,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用户的相关判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