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巴黎圣母院》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煜 《现代语文》2006,(1):75-75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诸方面都有重大建树。在文学领域,贡献最大的是小说创作,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海上捞工》等。作者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形象,歌颂了劳动者的光明磊落、诚实善良,谴责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教会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表现了仁慈与爱情创造人间奇迹的人道主义思想。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作者成功地运用了紧张非凡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形象和无处不在的对比等浪漫主义表现方法。而其中,…  相似文献   

2.
作为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巴黎圣母院》将对比手法运用到了极至,塑造出了以爱斯梅拉达为核心的一系列故事人物.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同一人物自身内在与外显、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通篇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利用美学的原则来体现出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中通过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对比,使情节更加丰富,更能深刻表明作者的思想。本文对《巴黎圣母院》的对比手法及其形象体系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美丑对比原则是雨果浪漫主义思想的核心,而《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作品自始至终都体现了这种原则。尤其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塑造的人物形象体系,使美与丑、善与恶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作品主题。  相似文献   

5.
辛瑞 《文教资料》2009,(32):16-17
本文通过对维克多·雨果的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中四组人物形象性格的对比分析,阐述了小说中四个男主人公对于爱情的四种态度.以及这些爱情观在现代的映射。  相似文献   

6.
《巴黎圣母院》是人们早已熟知的一部世界名著。百多年来,这一惊心动魄的悲剧故事震撼着不同国别、不同时代的读者。爱情是人类文学永恒的主题,没有爱情,文学就少了一半的光辉。这部作品围绕着女主角艾斯梅拉达和她身边的四个男人之间的爱展开,在这些男人对艾斯梅拉达的爱中,有的懦弱,有的可恨,有的可悲,有的可敬,较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名利场》中对比原则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度,增加了作品的活力和情趣.议论手法和时机把握得当,大多能切中时弊,自然贴切,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阅读《巴黎圣母院》,我感觉该小说人物的刻画鲜明而独特,在作品中人人对照,事事对照,处处对照,在对照中凸显差异,对照渗透到小说的各个方面,其中人物对照则是小说艺术对照的突出特点。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9.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其精巧的构思,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项链》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却很少有人提及。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作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对比是浪漫主义学的艺术原则之一。《巴黎圣母院》中大量运用对比描写手法,不仅源于雨果自己所阐明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还根植于许多启蒙主义、浪漫主义作家所奉行的自然-明二元对立的社会历史观。  相似文献   

11.
12.
小说家雨果的浪漫主义以1482年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运用美与丑、善与恶的艺术对照原则,既批判了中世纪宗教的虚伪,又揭露了当时昏庸黑暗的封建统治。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魔鬼"与"天使"殊死搏斗的画面。同时引导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与一切"丑"的事物作斗争,追求美的意境,缔造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传世经典《巴黎圣母院》的女主角爱丝美拉达风情艳丽、单纯善良,追求纯真唯美的爱情,然而却被无情的命运捉弄。爱丝美拉达为爱而活,也因爱失去了生命。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作家雨果以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细腻曲折的笔触,描写了爱丝美拉达充满悲剧的爱情哀歌。  相似文献   

14.
“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以静谧无言的夜作比喻,赞颂那些默默的奉献者,而“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张晓风则别具匠心,选择了行道树为奉献者的“形象代言人”,全文运用对比手法,以第一人称,抒写奉献者的无悔襟怀。  相似文献   

15.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作品中通过美与丑的对照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卡莫西多、爱斯梅拉达、克洛德、弗比斯等,每一个人物形象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体现着真实的人性,散发着时代的气息。这部小说不仅在艺术价值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还在思想上带给读者深深的震撼。  相似文献   

16.
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是继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的独特艺术.它与其它前辈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继承、借鉴关系,尤其与文学中的小说有着不了的情缘.<巴黎圣母院>是雏克多·雨果的力作,试图通过它的两个电影改编版本之间比较,来探讨经典改编的是与非及电影改编的忠实与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法国小说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欧洲政治动荡时期封建势力同资产阶级进行复辟与反复辟的复杂斗争为创作背景。通过对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等人物的描写,读者们不仅对美与丑进行了深刻思考,而且对19世纪的法国有了深入了解。本书形象揭露了封建教会的虚伪,反映了人道主义思想,使人们对美与丑的评判标准有了新的认识。本文探究小说的创作背景,剖析作品中的美与丑的对比并总结该作品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们打破以往《巴黎圣母院》人物分析的窠臼 ,运用弗洛伊德有关理论、人类审美规律以及个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等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作品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进行阐释。爱丝美哈达是自然人性的代表 ;克洛德的自我受到双重折磨的夹击 ,处于被撕裂的痛苦之中 ;加西莫多是人类不幸和人性悲哀的象形符号  相似文献   

19.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有机结合的杰出作品,在作品中人物性格独特,甚至可以用"奇异"来概括。特别是对照手法的运用更凸显了这些特征。围绕爱斯梅拉达和她身边三个男人的不同爱情观展开,这三个男人有的可恨,有的可悲,有的可敬,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对我们当代年轻人爱情观的正确树立富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红字》是霍桑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代表作。作者笔下的白兰象征了美国梦永恒的破灭,也象征了美国梦永恒的寻找。整部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尤其是小说的三个高潮都巧妙地安排在示众台上,并且每次示众,四个人物都全部出场,每个形象都发生了鲜明的对比转折性变化。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形象对比,以及作品线索"A"字象征意义的分析,对霍桑对比手法的运用做了简单论证。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加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也突出了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