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黎雅 《编辑之友》1990,(3):21-22,31
编辑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水平,达到两种基本功的结合,即“动”与“静”相结合的本领。“动”即要求编辑具有相当的社会活动能量,要能挖掘作者潜心著述的杰作。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哪一家出版社都要出好书、创名牌,谁也不肯让那些闪光的东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冰冷而严肃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传达出学术的厚重和深邃.但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想的有效传播.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要在受众喜好、内容、表达方式和编辑主观能动性等诸多方面采取措施,让冰冷而严肃的学术期刊变得活起来、动起来,进而赢得读者、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3.
图书编辑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每天静静审读书稿的职业,但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从一定的高度认识这个岗位.  相似文献   

4.
倩男 《出版参考》2007,(6X):24-24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奔涌以及出版体制改革的加快,作为出版主体的编辑,与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出版要求编辑除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全神贯注地“静态”审稿的修养以外,还必须努力变得越来越“动”感十足。具体而言,就是要静中求动,必须在如下的几个方面,“动”足脑筋,下够功夫。  相似文献   

5.
宗白华先生说过,艺术家的使命是“将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同样,纪录片工作的使命就是将真实生命表达于纪录片这一特殊形式之中。但要使纪录片具有美学品位,仅仅从一般意义上做到“真实”恐怕还是不够的,纪录片要调动各种表现手段。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有自己要达到的意图和目的。为了更好地达到要表达的目的,在调动电视技术手法的同时,也要调动艺术手法。一部纪录片的技术手法与艺术手法都运用得当了,才谈得上审美。这里我想来着重谈谈纪录片中的“动”与“静”。  相似文献   

6.
《新闻导刊》2008,(2):24
在报纸版面设计中,应将版面"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一、版面的"动",是指版面要不断变化。变化不是内容上的而是形式上的。有的编辑把版面的形式比做产品的包装,这种比喻是对的。商品的包装在吸引消费者的时候。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换脸"。同一种产品,在两三个月里就换一次脸,  相似文献   

7.
“办好本地新闻吸引人,办好文化副刊留住人。”这是新疆哈密日报社结合广东、河南等地先进办报理念,对党报时政民生新闻和文化副刊相融合的《哈密日报·周末》提出的办报思路。笔者认为,这也是地州市党报副刊正在探索和追寻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何申 《中国编辑》2004,(4):49-50
常有认识与不认识的作者打电话来,说他写了部长篇或中篇请我给看看。说得都非常客气,而且也是真心实意地要听意见,但却把我弄得神经很紧张。推辞到最后,我往往拿出撒手锏——请原谅,我从来没有做过编辑,实在是看不好稿子啊。也怪,一般说到这儿,对方也就不再坚持了。于是,我如释重负。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奔涌以及出版体制改革的加快,作为出版主体的编辑,与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出版要求编辑除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全神贯注地"静态"审稿的修养以外,还必须努力变得越来越"动"感十足.具体而言,就是要静中求动,必须在如下的几个方面,"动"足脑筋,下够功夫.  相似文献   

10.
试论“精品”与编辑素质■高巍许凌云世纪之交,市场经济大潮惊涛拍岸,图书出版界也一改往日的“儒雅”风范,不可避免地卷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空间,从“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的危机,到“武侠热”“气功热”“名著热”“辞书热”“包装热”等潮起潮落的颠簸,一种...  相似文献   

11.
编辑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典籍《太平广记》、《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就是编辑们辛勤劳作的成果。当时的编辑通过搜集资料,经编排整理后修订成书。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进,后来的编辑则主要是对作者的稿件进行字斟句酌的加工和修饰润色,所以才有"编辑匠"之称誉。上世纪70年代末我刚参加工作时,就经常看到老一辈的编辑们为修改书稿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字而反复斟酌、推敲、磋商,  相似文献   

12.
一般而言,编辑是坐在家里的。相对记的“动”功,编辑的“静”功要多一些。但报纸的编辑和记,本来就是一个分工不分家的联动整体,笔因此觉得,编辑也应该多“动一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试论网络编辑工作的编辑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网络是一种媒介的观点已被业界多数学者所承认。那么网络作为一种媒体,与以往纸介质媒体和广播电视相比,网络编辑工作中的编辑特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超链接式编辑特点 网络编辑工作的编辑特点几乎都可以归功于Internet中的超文本/超媒体技术了。超文本/超媒体技术按照人的思维方式(非线性方式)存储、管理、浏览各种信息,它充分利用了信息间的各种关系,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户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按自己的需要,灵活地访问各类信息。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基础是节点和超链。在超文本/超媒体中,各节点中存放有文字、图像…  相似文献   

14.
辩证法强调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处理新闻的"动"与"静"关系也是如此。新闻有动态新闻、静态新闻之分,这是对两种新闻的表现形式之表述。如何处理好这两者关系,做好新闻,也是新闻记者的一个重要素养的体现。有的记者采取动态采写方式对待静态新闻,有的记者采取静态采写方式对待动态新闻,有的则采取两者的有机统一,种种方式,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5.
从知识具有一定的价值谈起人所共知,作为服务于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资源和产品(商品)的知识,“首先是外界的一个对象物,一个物品,它由它的属性,依某种方法,满足人的需要”。“一种物品的效果,使它成为一个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同时还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担负物。”(《资本论》第一卷第5、6页)因此,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文学艺术和文化生活各个领域的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实践经验总结)和使用价值(为实践“使用”或“消费”),而作为一种具有物质产品属性的特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讨论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之前。似乎有必要明确如下两种情况: 一、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中心环节”,是实现出版计划、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关键”。如果我们把出版物比喻为合唱队,那么,编辑的作用犹如乐队的指挥。既然是指挥,他就要领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天才地发挥他指挥乐队的功能,从而达到振奋人心、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二、从科学学的角发看,任何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和理论著述,都不是藏之箧底充当蠹鱼和老鼠的食品,都希望得到社会的公认,成为社会的精神财富。而要社会公认,就首先要出版发表。编辑对科学研究新成  相似文献   

17.
编辑工作中的“巧”与“快”文川在编辑工作中,制定选题和选择作者是书稿成败的关键。这几乎是大家一致的看法。进一步讲,选题构想得巧,就为书稿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想得巧,再加上行动快,那么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对于编辑和作者来讲,选题想得巧,就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9月5日头版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 赵凡就任太原市机电公司副经理本报太原电记者王艾生报道:太原市物资局党委最近任命赵凡同志为太原市机电公司副经理。这一决定已经太原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太原市物资局还按照国务院颁发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给赵凡同志晋升一级工资。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这条新闻的意义,是不明了的,因为不知道赵凡同志是何许人,  相似文献   

19.
电视字幕是在电视屏幕上传递信息的一种文字符号。最早的电视字幕仅限于电视台的名称标志.即电视节目的名称、栏目的名称等方面。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当今各种传播媒体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的日益加剧,电视字幕已逐渐成为电视节目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电视节目争取更多受众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给我国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带来重大的挑战和冲击,新时期如何加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扩大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成为电视新闻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先就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现状进行探析,然后就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意义做简单的探讨,最后就如何进行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