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爽 《新闻与写作》2008,(10):59-60
近年来.党刊在强调政治性和宣传性的前提下.就其新闻报道的规律性进行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某些党刊新闻报道的程式化、面孔呆板、内容单凋等现象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制约着党刊的发展。如何把党刊办得鲜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成为党刊新闻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党刊要吸引更多的读者,就要创新报道的内容和手段.努力提升报道质量.增强报道的贴近性,  相似文献   

2.
3.
4.
距离是空间和时间的间隔。文化距离也是这种对文化的时间和空间的间隔。一般情况下,这种间隔的距离越大,人们对其的认知越加模糊不清。但是如若用一种媒介体来传递这种信息的话,其神秘性和价值功能的冲击力也就越大。本文试图从文化距离与读者心理的角度,分析探讨有关出版与读者,图书与市场的一些规律性问题。一、读者心理与文化距离的交叉、包容状态距离这种状态是一种极迷人、极神秘的存在。卞之琳有一首很出名的《断章》诗: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不少科技新闻的晦涩难懂、专业性太强就像是阻隔在科技新闻与读者之间的无形的"墙",让科技新闻的阅读率和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笔者从自身的新闻实践出发,从深入采访,搞清科技成果的来龙去脉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科技新闻通俗化,如何找到科技成果与读者日常生活的联系点、共鸣点,如何通过富有现场感的描述拉近科技新闻与读者之间距离等问题,以让科技新闻更贴近生活,为读者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6.
对于党报来说,报道时政新闻是职责所在,如何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势报道时政新闻,从而让读者喜欢看、读得懂,是我们党报编辑记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8.
在传播学领域,心理距离体现为传播参与者在认知、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差异程度,受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社会距离的影响。由于缺乏直接的研究成果,只能从隐含的脉络中对传播中的心理距离进行探源性梳理。传播参与者之间的同质性与差异性、传播中距离的矛盾、经典传播理论发展的轨迹以及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方式,是本研究的四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李明 《青年记者》2012,(18):17-18
时政报道的改革一直是党报改革的瓶颈和难点.近年来,一些思想开明的政治人物更加认识到时政新闻改革的必要,希望通过时政报道的改革,树立新型形象,拉近党和政府与百姓的距离.再加上公众的迫切需求、媒体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时政报道正走进一个前所未有的“急骤变革时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窗口的广东媒体,无疑是这场变革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相似文献   

10.
王璟 《传媒观察》2015,(1):18-19
2014年,如果用一个词作为“年度关键词”,我想围绕“公益活动”,就我参与策划及组织的报社青少年学生公益活动,谈谈扬子晚报通过特色公益活动增强与年轻读者之间粘性互动,提升报纸在年轻读者中的品牌形象,进而对年轻读者进行忠诚度培育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心理学中的“心理距离”学说,分析了“馆读关系”(图书馆员与读者的关系)在所存在的晕轮效应、定势效应、马太效应、社会刻板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等现象,提出了要缩小图书馆员和读者的心理距离必须要努力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报纸离不开读者,研究读者心理,有针对性地办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研究读者心理形成与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读者自身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等因素,对信息接收的要求也就有差异。一般来说,同地域的群众有着相似的生活经验,虽受到年龄、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但群体的情趣、爱好、生活习惯仍能体现出许多共性。比如,年轻人与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常常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电视上;年纪较大、经济条件较好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多地喜欢阅读报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拉近与读者距离,以互动的“公益活动”形式体现版面服务性已成为众多编辑的选择。“送你圆家过年”、“盛夏圆梦”、“小儿健康咨询会”、“心晴行动系列讲座”、“健康大课堂”……公益活动在服务大众的同时有助于树立报纸品牌形象,提升报纸公信力。但策划一项真正为民的公益活动并不容易。日前,笔者参与策划报道了《温州都市报》的大型公益活动“有氧健康大步走”,从6月17日至8月2日,为期一个半月的宣传报道将这套简单易学的健身法深入推广到市民中间,共计十几个社区的三千余人在教练现场指导下掌握了此方法,赢得各方好评。编辑如何高效开展公益活动服务大众,同时又提升版面质量,通过“有氧健康大步走”,笔者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4.
今天。市委宣传部等五部门召开全市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组织开展这一活动。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市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化“三项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远距离现场直播是广播电视传媒的一种“无距离”传播手段。无距离障碍,无认知障碍,无接受障碍。远距离现场直播正是对电视快速边界传播优势的利用和发挥。采用远距离现场直播满足了观众对异地信息的开放性和选择性需求,同时也顺应了当前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论读者心理需求与图书馆建筑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俭 《图书馆论坛》2005,25(2):90-91
图书馆建筑优良环境是现代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体现。为此必须探求读者对图书馆建筑的心理需求,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以富含文化积淀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使读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在舒适、温馨、高雅的环境氛围中愉快而高效地学习研究和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记者若想在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采用各种技巧。在采访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拉近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地市级党报,报道好市委市政府的会议,宣传好会议精神,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要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此没有任何价钱可讲。但是,会议报道必须让读者爱读,这既是贯彻“三贴近”的要求,也是增强会议宣传效果的需要。反思一下,读者为什么对过去的某些会议报道存在厌读情绪呢?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是这些会议报道存在“四有余、四不足”一是程序性有余,贴近性不足。有的会议报道过于注重会议程序的报道,谁出席,谁主持,谁讲话等等,一应俱全,而群众关心的新闻往往被淹没在繁杂的会议程序之中。二是综合性有余,典型性不足。会议上表扬的那些新鲜感人的典型的人  相似文献   

19.
20.
从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由以往的媒体传播什么受众就接受什么,转到媒体需要信赖受众的需求来安排自己的版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