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情态是长期以来语言学一直在探究的问题之一。传统语法教学范畴中的情态仅限于情态动词及语言片段的理解,局限于分析语法,使学生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功能语言学中的情态语法教学立足于篇章整体,强调情态意义的重要性,提倡动态的情态教学。论文从功能语言学视角下提出如何在情态方面进行语法教学,弥补语法教学的不足,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情态教学开辟一条很好的经验之路。  相似文献   

2.
语法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但是当下英语课堂的语法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教师仍然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从学生语言认识规律的角度出发,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语法知识。  相似文献   

3.
杨洪艳 《考试周刊》2012,(39):13-14
Langacker认知语法体系中的“发展动力模式”,“参照点”和认知构式理论等理论可以用于对情态动词“要”的解释。“要”既可做根情态,又可做认识情态。情态动词包含的描述场可以由其后的主动词具体化。“要”作为表达义务的根情态.可以与其他根情态连用。“要”所表达的否定概念通过“不”和”“没”实现:“不”可否定情态本身或者其后表达的行为或事件.否定主动词所表达的未来的行为或事件;“没”不能对情态本身做出否定,只能对情态其后主动词所表达的已发生行为或者事件否定。  相似文献   

4.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盛极一时,尽管评论界莫衷一是,但这一流派的共同点清晰可见。其中,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以巴塞尔姆的小说《气球》为例,探讨后现代主义小说在语言、情节、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在不断地发展."于"字由古代汉语的动词、名词、介词、连词、助词五种词性发展到现代汉语的介词、名词、词缀,中间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演变的过程也十分复杂.在"于"的语法化过程中,不仅"于"的词性发生了变化,"于"的词义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主要依据"于"的语法化过程来考察语言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语言运作机制是英语基本句式的运作以及基本句式与有限手段构建无限排列组合进而生成无限句子的动态过程,是语言创造性的体现。将语言运作机制运用于英语专业语法教学,采用"呈现—观察—归纳—应用"四步法进行语法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基本句式的运作手段,辅以基于语言产出的语法练习,加强语法教学与其他英语技能课程的横向联系,提升学生运用语言运作机制进行语言产出的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语法的"惰性知识"问题,促进学生语法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杂文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因此,鉴赏语言风格,把握作者情感,明确文章主旨,是杂文鉴赏的重要任务。杂文语言是最典型的情感性语言之一,“言外之意”或“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其语言的形象概括。“意”当如何来解?还得从“言”出发。所以,我认为杂文的个性化阅读当从品味语言入手。  相似文献   

8.
英汉情态动词的语法意义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中的情态系统都被认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如情态动词、情态副词、语气等.其中情态动词占主要位置.从英语和汉语情态动词的否定形式、副词的搭配、情态动词连用等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和语法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同一情态动词的不同情态意义常常会造成其语法意义的不同,而不同的语法形式也会影响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表达.同时,就两种语言之间而言,在语法意义方面,英语情态动词和汉语情态动词存在着较大不同,即同样的语法条件下,具有相同情态意义的英语和汉语的情态动词的语法意义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在词汇语法层面主要是通过情态系统体现的.情态能够表达说话者的愿望和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是实现人际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以《简·爱》为语料,对小说主人公语言情态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通过定量分析探究教育程度、个人经历、地位差距和角色关系等因素对说话者语言情态选择产生的影响,进而对小说语言情态的人际意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高乐 《文教资料》2013,(9):24-25
金元时期,汉语同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等外来语发生了接触。通过分析元刊杂剧的特殊语言现象,本文揭示了蒙古语对元代汉语尤其是北方汉语的接触、渗透和融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从索绪尔的符号二元关系角度,以乐眉云教授根据索绪尔语言符号观总结的语言符号性质的六对矛盾为框架,具体分析了委婉语作为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征,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委婉语。认为委婉语作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与约束性,社会性与心理性,不变性与可变性,相关性与区别性,形式与物质实体,组合关系与联想关系六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部小说叙述视角的载体基本可以分成两大类: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全知视角模式是迄今为止,人类文学史上使用得最多、发展得最成熟的一种叙事方式,在鸿篇巨制中,全知视角能够支撑起宏大的叙事结构.小说限知视角的选择本身就渗透了某种感情评价,体现了对世界感知的深遂.总体的全知视角并不排除局部的限知视角.二者结合使作品色调丰富,同时调节叙事节奏,使得小说结构显得轻盈.  相似文献   

13.
在文本、作者和读者三方的关系上,读者不是被动地对文本进行能动性的加工,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本文结合Michael Short的语篇视点标记理论,以<呼啸山庄>为例探讨读者如何通过语言的形式同作者进行无声的交流,使得对语篇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层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益广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公益广告的特殊目的,其语言也具有自身的特色.本文从语篇视点来研究公益广告语言特点,探讨语篇视点对公益广告语言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作者十分娴熟地掌握视点技巧。注意选择最佳的视点来描绘场景。书中在处理视点与场景之间主客观辩证关系时,成功地运用了定点定景、定点换景、换点定景、移步换景等多种多样艺术技巧。从而使场景描写纷繁多姿、生动形象,更好地为刻划人物、表现题旨服务。  相似文献   

16.
话语标记语如何实现语篇连贯,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情态话语标记语为例,从视点理论这一新的视角,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篇连贯功能进行分析,认为情态标记语是通过标示突显视点的一致性和视点移动的合理性来促进视点连贯而最终实现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17.
电影《女伯爵》根据历史上嗜血女伯爵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从系统功能文体学的角度看,该电影选取了女伯爵的情人这一独特的视角,并运用语言的人际功能使观者对女伯爵嗜血这一事件产生了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具有一种先天遗传下来的特定属性 ,即普遍语法。它对于正常儿童的语言习得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普遍语法在后天社会语言经验的作用下 ,语言习得从初始态过渡到恒定态 ,从可能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9.
《最后一片叶子》的艺术魅力与视点的恰当处理分不开。从认知诗学角度出发,运用视点理论,从叙述视点、观念视点、时空视点和知觉视点四个层面剖析文本,读者能更全面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视点的转变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进而揭示文本主题。视点解读可为文学作品多元分析开辟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20.
《麦琪的礼物》显示了欧·亨利引人注目的叙述风格,是欧·亨利小说叙述风格典型的代表作。作者巧妙地融合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省叙、叙述空白和视角变换来暗设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悬念的层层构建,最后出奇不意地将令人惊愕的结局嘎然而止于富有戏剧性的场面中。《麦琪的礼物》的独具匠心的文体叙事策略使小说充满了悬念性和张力感,其富有悬念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小说叙述视角的预期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