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美国社会学家瑞泽尔(Ritzer)将全球化定义为一种"扩散":"全球化可被广义定义为一种世界性的扩散,是理论与实践的扩散,国际关系的延展,社会生活的建构,以及全球化意识的提高。"(1)这种扩散预示了两种趋势:其一是对外传播要求更谨慎、更具有创新性的传播策略。各种扩散的因素都是权力的化身,而不断加速的全球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既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文化影响力提升工程,又是中国参与共享意义生产过程、打造中国文化国际话语空间的重要路径,"需要全方位的参与,其主体不但包括政府和媒体,还应包括企业和全体国民"。~①企业的国际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同构性决定了企业形象不仅关乎世界市场对企业的认知和评价,体现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还衡量出国家对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已成为构建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见证了中国外交活动极为频繁和卓有成效的一年,这不仅体现在领导人的一系列"超级国事访问"上,也体现在中国官方关于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新畅想、新倡议上,更体现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各种实际行动上。用外交部长王毅的话来概括,2015是中国外交"全面推进之年"(1)。如果我们粗略地把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区分为"决策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两个方面的话,那么中国这一年来取得的成就更多地体现在前者,即构建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实际发言权、支配力上;而在  相似文献   

4.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信息瘟疫"双重作用下,我国国家层面的对外传播受到明显制约。但近些年以青岛、苏州、南京、重庆为代表的城市对外传播却另辟蹊径,紧紧抓住境内国际友人这一群体,突出众创性、对话性、协同性、融合性几个特点,形成了对外传播的地方品牌,为我国对外传播做出了有益探索,开辟了新的路径。实践证明:发挥境内国际友人作用,注重对外传播群体的众创性和主体的多元性,加强对外传播内容的感知度和可分享性,综合运用新媒体、融媒体,将促进我国对外传播"百花齐放满园春"。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提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党的十八大以来,讲好中国故事便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工作任务。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相关人士指出,可把此理解为一种以"表述"牵引理念和实践变革的话语策略,在某种  相似文献   

6.
当今,互联网掀起世界文化融合与变革的时代,网络对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巨大的重塑作用。紧跟网络技术革新的步伐,搭建系统的、符合传播规律的网络传播体系,是构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中国最早也最具规模的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网站中国文化网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他国内外文化网站发展趋势,探讨当下如何在国际互联网时空中,搭建专业的中国文化网络输出平台,推广崭新的中国文化形象,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正>新媒体时代,Twitter、Facebook、YouTube成为美国全球传播的主要载体。通过三大社交网络的全球拓展,美国牢牢掌握了新媒体时代全球话语权,主导了全球舆论场。加强利用互联网领域民间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一国对外传播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外宣理论研究基地和思想库。十年,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对外传播理论研究事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对外传播理论研究必须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立足我国对外传播的当前实践和未来趋势,研究新实践、新技术条件下的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如何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核心价值观?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对外传播?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解答,将对我国未来的对外传播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服务工作大局的对外传播理论体系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国情,大部分对外传播材料是对外介绍中国的一般报道和资料,中文写就,再译成外文。由于为数不少的中文撰写者一般情况下没有针对国外读者的信息需求“量身订制”,因此其文本的语气、措辞、角度等并不适合处于另一文化背景下的读者。  相似文献   

10.
正在越来越多城市谋求国际化发展的当下,为城市确立国际化定位并按定位施行有效营销传播,成为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的城市定位历经"有吸引力的养老和旅游目的地""21世纪新兴产业的亚太枢纽""澳大利亚的新兴国际都市"三个阶段,并有意识推进产业转型,加大城市营销力度,仅用40年就实现了从区域性城市到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与生态话语权,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环境治理谈判与博弈中的发言权、规则制定权与解释权,是国际话语权、国际影响力与领导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全球范围内围绕生态环境议题的话语权博弈由来已久,面对生态文明话语权的全球争夺,亟待加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对外传播与话语权构建,以及如何在全球治理的视野之下系统地整合与表达中国价值观念,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形式和以微电影、微公益为代表的微内容形态,甚至以微社交、微支付为代表的微生活方式,在掀起一场传播"微革命"的同时,也在社会文化层面开启了一个以短小精悍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从媒体的内容制作到企业的营销策划、产品的推广宣传,都不得不开始适应"微时代"人们的接受习惯。在这一背景下,对外传播作为一项国家或文化体系之间所开展的特殊的信息交流活动,也势必要依据"微媒体"的传播特性和"微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予以调整,从而构建  相似文献   

13.
沈苏儒 《对外大传播》2002,10(11):20-22
笼统地说,我们的对外传播是为了增进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和友谊、树立和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国际环境,我们的工作能做到(或基本上做到)这几点,就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光是有这样一个笼统的说法不能对我们的实践起具体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先考察一下对外传播究竟有哪些不同的功能,每种功能对效果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笼统地说,我们的对外传播是为了增进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和友谊、树立和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国际环境,我们的工作能做到(或基本上做到)这几点,就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光是有这样一个笼统的说法不能对我们的实践起具体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先考察一下对外传播究竟有哪些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笼统地说,我们的对外传播是为了增进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和友谊、树立和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国际环境,我们的工作能做到(或基本上做到)这几点,就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光是有这样一个笼统的说法不能对我们的实践起具体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先考察一下对外传播究竟有哪些不同的功能,每种功能对效果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20年以来,中央要求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1].立足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要发挥高质量对外投资作用,全面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国家形象是国内外民众对一个国家展现出的综合实力的总体认知。①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历史文化和国民素质都是其构成因素。②它在促进国家之间友好交流、深化国际多元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外传播是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手段,是连接国家与海外民众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政治思想文献,是国家建设、政党建设、维护世界文明和平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充分展现,也是新时期我们开展对外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最主要思想来源和行动指南,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并加以践行。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全球城市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形象塑造和传播。一般而言,城市形象指的是城市给人的印象、感受和记忆的综合。从视觉上来说,优美的建筑、干净的道路、特色的商店、美丽的旅游景点、完善的生活设施等,都是构成良好城市形象的基本要素;在感观上,市民行为、公职作风、文化氛围、风土人情等,也是塑造城市形象的特色内容。还有一些特殊的情景会让人爱上一座城市,有人说爱上一个人就会爱上一座城,一句熟悉的口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形象的传播有五大载体,那就是这个国家所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化、企业、传奇与品牌。被世界媒体津津乐道的中国人、被全球观众热议的中国文化、拓展到世界各地并具有突出特色的中国企业、具有中国突出特色的传奇故事,以及与"中国"两个字紧密相关的多领域品牌确实是当下中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在国家形象竞争的大舞台上的五大载体。而将五大载体在同一时间集中展现的超级平台普遍为世界大国所高度重视。而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