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去年中央工作重要部署,也是中央确定的未来六大经济任务之一,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对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促进沿边地区经贸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推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战略安全和周边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经营欧亚大舞台,世界大格局。“一带一路”全名“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21世纪”。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16,(10):10-10
古丝绸之路曾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唱响了各国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主旋律,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带一路”倡议把目光再次投向丝绸之路,唤起了大家对古丝绸之路的共同历史记忆,更凝聚了世界对新丝绸之路的时代畅想。  相似文献   

4.
一、“一带一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带一路”有别于以往任何区域经济联盟的突出特点在于其所包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带一路”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这一符号凝聚了中国与西亚地区人民的共同回忆。“丝绸之路”一词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提出,而如今则是以其辉煌璀璨的文化成果而被人们铭记。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刚刚起步,国际舆论的反应也处于初步阶段。作为中国的近邻,澳大利亚是一个中等强国,对中国的经济、战略意义都十分重要。“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澳大利亚媒体一直在进行持续报道。分析澳大利亚主流报纸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构建的中国形象,可以有针对性地研究中国对澳传播的重点,客观上也提供了对外增信释疑、扩大与相关方良性互动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为亚欧非3个大陆开启了广阔的合作前景,得到了沿线各国的高度认同。3年来,合作成果颇丰,如新亚欧大陆桥、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建设正蓬勃开展;中印尼高铁合作、中非合作等合作样板获得国际认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资金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正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当代中国的对外传播无疑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早在10年前,我国官方的主流媒体就已经做到了多语种、多媒体每天24小时向全球播报重要新闻,受众遍布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然而在对外传播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对外传播中的不平衡现象也暴露得比较明显。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在传播区域上  相似文献   

8.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宏伟倡议,当年秋季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后来的学者将之称为"一带一路"。2014年,当时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了"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在两国最高元首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倡议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实现顺利对接。由此完成了哈中两国战略合作的顶层设计,开启了哈中两国全面合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东方早报》/澎湃新闻是媒体融合转型的一个产品结合体,其中《东方早报》创刊于2003年7月,是一份传统的纸媒,澎湃新闻上线于2014年7月,是一个移动新闻客户端。他们由同一个团队运作,采编风格和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但他们现在的传播效果却有惊人的差异:《东方早报》目前每天发行量在10万左右,澎湃新闻的移动用户已接近6000多万。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和中国外交的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不仅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极大的机遇和冲击,也将给国内不同省份和地区对外传播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动力。"一带一路"战略展示了伴随中国崛起的中国外交的大国雄心和高度自信。优势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战略,积极研判筹划如何更好地融入这一战略。去年年底,重庆正式出台《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意见将重庆定位如下: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全球关注,为中国进入国际舆论场中心、阐述中国思想理念、提供中国智慧方案、塑造负责任的国际形象提供了绝佳平台。2016年,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俄罗斯人民认识与了解中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近年来,俄罗斯持续关注并积极出版各种中国主题的图书,从图书种类到发行量都有较大的突破。①2016年,俄罗斯进口图书最多的国家是中国,进口额为2120万美元,中俄在传统出版上的合作为数字出版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四年来(2013-2017),中国对澳大利亚开展"一带一路"倡议传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澳双方的政界领导人频繁互访,商讨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开展合作的问题;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成为中澳在设施相通方面合作的亮点;中国学术界和新闻界从不同侧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内和国际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报道,积极解读澳大利亚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杨红静 《文化学刊》2022,(8):116-11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近年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已取得一定成就,但还存在诸多短板。例如对外传播主体单一、复合型传播人才不足、传播内容吸引力不高、对外传播渠道创建少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主体多元化、手段多样化、方式本土化、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促进和当地的文化深度融合,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一带一路"业已成为理解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核心关键词,成为观察中国内政外交政策深刻变革的一个窗口。"一带一路"要想实现顺利"落地",首先有赖于做好"一带一路"的政策传播。然而,从当前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传播状况看,已出现传播内容空泛,核心、权威信息源不清,缺乏有效的对内政策传播等现象,"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正受到舆论和民意因素的牵制。做好"一带一路"政策传播,其核心要义是紧紧围绕"共"字做文章,将这一国际合作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讲清讲透。同时,还要"求实",各类传播主体要做好深度对接,找准"痛点",确保传播产品和服务"适销对路"。要讲好中国故事,注重传播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差异性与融通性。此外,还要丰富政策传播的人才库,建立和完善传播效果的动态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6.
9月17日到25日,我作为《北京周报》和《中国与非洲》(隶属《北京周报》)的记者,参加了“感知中国”在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的采访活动。在非期间,与报社后方以及非洲分社密切配合,通过杂志、中英文网站、北京周报新浪官方微博和《中国与非洲》FACEBOOK社交媒体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多媒体、零时差、全方位、图文并茂的立体报道,为不同平台受众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7.
当前,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充满疑虑和警惕,但同时又觉得中国有利用价值,在一些非"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项目上,尤其在一些对印度有利无害的项目上,希望与中国合作。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印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决定了印度对中国的猜忌和不信任,印度对中国的提防和自负决定了其反对"一带一路"倡议,而印度对中国依赖的一面决定了其希望与中国进行某些合作。鉴于目前印度对中国的态度和做法,中方应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减少印度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干扰,同时尽量争取印度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或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要尽可能增信释疑、建立互信;要用实际行动配合口头说明和解释;在中印两国"零和博弈"的议题上,要表现出最大善意,争取达到"即使不能解决最终问题、也能通过协商过程提升互信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化学刊》2012,(3):F0002-F0002,F0003
李治亭,男,汉族,山东莒南县人。1942年1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曾任吉林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传记组副组长。他长期致力于清史、东北地方史、晚明史研究,相继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史学月刊》、《史学集刊》等国内外数十家刊物发表文章220余篇,其中,5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3篇摘要发表主要观点,自著、合著及主编学术著作共30余部。以上论著的总文字量.约有2500万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媒体第一次达到了国际水准!"这是美国《纽约时报》在其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国媒体报道的长篇新闻分析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文章称,新华社不断更新有关伤亡数字和救援队伍遇到的困难的消息,播发的报道源源不断,"达到了国际水准"。以下几个侧面可以管窥新华社的抗震救灾对外报道是如何达到国际水准的。  相似文献   

20.
孙轶 《文化交流》2009,(11):64-68
我有蓝色的眼睛/我早已看过《西游记》和《道德经》……我有个中国灵魂/我上辈子一定是中国人/你们叫我老外/我却叫你们同胞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