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16,(10):10-10
古丝绸之路曾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唱响了各国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主旋律,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带一路”倡议把目光再次投向丝绸之路,唤起了大家对古丝绸之路的共同历史记忆,更凝聚了世界对新丝绸之路的时代畅想。  相似文献   

2.
<正>自中国国家领导人正式提出中国将与周边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后,"一带一路"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将通过投入巨额资金来推动沿线铁路、公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这一宏大国家战略,不仅实施细节牵动着外媒的神经,而且,其背后反映出的大国博弈及中国的战略意图,更是外媒热衷于分析的对象。巧妙运用国际关系在各大外媒网站检索"一带一路"这一关键字时不难  相似文献   

3.
正坦桑尼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沿线国家。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在多国的影响力报告,坦桑尼亚以77%的正面积极态度与孟加拉国并列第二,仅次于巴基斯坦的78%。(1)在此背景下,准确把握坦桑尼亚当地媒体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情况,有助于有效正面传达中国的国家理念,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塑造一个有国际责任担当的友好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4.
正从2013年秋季提出至今,"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实施五年时间。对于这一倡议,国际社会从陌生到熟悉,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共同见证了"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变革动力与共赢效应。来自不同主体的声音汇聚在国际舆论场上,形成了几种明显不同的论调。对于这些论调,我们要区别对待、合理回应,以有效引导海外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对于正面舆论,我们要积极回应,共同唱响合作共赢的正能量;对于中性舆论,我们要耐心解释、用心沟通,用建设实践与成就说服人;对于别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努力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各国的发展对接起来,让沿线各国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助力。3年来,中国各省区市也把各自的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对接,积极推动新一轮的开放发展。陕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引发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该倡议又一次引发热议。"一带一路"贯穿欧亚非大陆,覆盖全球超64%的人口和30%的GDP,其国际传播的良好效果是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塑造中国国际友好形象的机会。媒体报道在"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属性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当媒体给予议题某一属  相似文献   

7.
在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现代化“一带一路”应该如何有效进行的计划,得到了沿线国家的认可。而“一带一路”的合理建设不仅可以加快我国文化输出速度,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一次十分重要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提出者、推动者,需要时刻注重自己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言行举止,做好文化的良性交流。因此,该文将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媒体推动文化交流的作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自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于2013年下半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过去了2年时间,而今年3月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后,"一带一路"这个本世纪中国宏伟的规划方略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及图纸描绘,进入可操作化的实践阶段。然而,"一带一路"倡议虽然是中国"弘义融利"义利观的直接反映,更是合作共赢的现实选择,但西方世界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倡议抱持怀疑态度,从地缘政治角  相似文献   

9.
日本主要媒体早期顾忌美国态度,对"一带一路"倡议多从中美关系等角度进行报道和评论。随着对"一带一路"倡议开放性与包容性,以及对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合理性与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日本媒体开始积极关注报道"一带一路"倡议与相关实践,并通过专题节目等形式介绍日本政要的外交实践,针对青少年进行讲解宣传。虽然部分传统报刊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消极、戒备心理,但各媒体对中日基于国际标准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前景给予肯定和期待。今后,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日传播应挖掘中日间经贸合作的成果,在第三方市场加强合作并加大对成功案例的传播力度,增进互信。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为亚欧非3个大陆开启了广阔的合作前景,得到了沿线各国的高度认同。3年来,合作成果颇丰,如新亚欧大陆桥、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建设正蓬勃开展;中印尼高铁合作、中非合作等合作样板获得国际认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资金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吴明海 《文化学刊》2015,(3):175-176
儒家伦理与商业精神并行不悖,孔子精神与丝路精神息息相通,建议"一带一路"的新丝路沿线系列布点孔子学院,这对保持沿线多元文化生态平衡以及人们跨文化沟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经营欧亚大舞台,世界大格局。“一带一路”全名“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21世纪”。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3月18日来自英国的克里斯托弗·谢伊在河南省郑州市一家办公用品生产企业任销售总监,公司80%的产品出口欧洲。最近他注意到,一些欧洲客户陆续将仓库转移到了郑州。"郑州的仓库比欧洲便宜很多,加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未来可能成为欧洲企业的一个生产和配送中心。"谢伊说。这一变化得益于郑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营及其分拨配送体系的完善。以前,河南的货物出口欧洲走水路,要先运到东部港口青岛或连云港再海运,历时约30天,且行程易受天气影响而不够稳定。2013年7月郑欧班列开通,从郑州到汉  相似文献   

14.
正"海丝之路"塑造了城市精神受访者: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Wang Jiehua, Director of Ningbo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宁波是一座向海而生、因海而兴的港口城市。宁波的文明发展史、城市建设史,实际上是一部海洋开发史、海丝之路拓展史。早在距今八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远古先民已经开始了对海洋的原始开发;距今七千年左右,这里产生了著名的河姆渡文化,出现了早期的舟船系泊点;距今两千多年前,这里出现了第一座港口城市——句章,为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提出,丝绸之路,代指“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之路”,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正在看《中国文化线路遗产》(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一书。这本书以文化线路为主线,谈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塑造,讲逐水而居的民族习惯,说南北走向通道的人工造化,析线路形成的三重原因……抽丝剥茧,从容道来;看似介绍十条不同的文化线路,其实一个主题由始至终,即"文化线路对于理解文化生成和发展的意义"。文化线路是一个具有很强战略性和全局性的话题。这本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大家经常讨论的"一带一路"。正如有媒体分析的: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去年中央工作重要部署,也是中央确定的未来六大经济任务之一,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对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促进沿边地区经贸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推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战略安全和周边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智库建设率先发力,一大批聚焦“一带一路”倡议的智库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这其中既有政府的智库群体、企业或高校联合组建的智库,也有民间独立智库,还有独具特色的“网络型智库”,如“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等。但是,“多而不强、有库无智”的问题在“一带一路”领域依然突显,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大家普遍感觉“‘一带一路’的同路人太少”,而且是“越走越少”。  相似文献   

19.
《东方早报》/澎湃新闻是媒体融合转型的一个产品结合体,其中《东方早报》创刊于2003年7月,是一份传统的纸媒,澎湃新闻上线于2014年7月,是一个移动新闻客户端。他们由同一个团队运作,采编风格和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但他们现在的传播效果却有惊人的差异:《东方早报》目前每天发行量在10万左右,澎湃新闻的移动用户已接近6000多万。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是"一带一路"倡议进入战略推进期的关键之年。"一带一路"受到了国内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百度上与此有关的词条高达759万。"一带一路"的故事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受众,如何把"一带一路"故事讲得精彩,讲得打动人心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一、努力完善"一带一路"的外宣工作针对"一带一路"的外宣工作,目前我国有很多高校、媒体纷纷成立"一带一路"智库,但在成立之后没有产品内容的输出。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是产品不够,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