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各国人民更加渴望了解中国文化及其价值观,对外传播的任务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外交的基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顺应世界大势,深刻阐释义利兼顾、德力俱足、负责担当的“正确义利观”,开创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是价值观的逻辑起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价值观,同时价值观也在生活中不断得到确认和深化。因此,我们“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当代中国价值观要深入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完成话语转化,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4.
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之中,兼有全球信息传播技术变革新局等因素相互叠加、多频共振的国际传播新生态,业已在海外取得卓越成绩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国企面临着如何平衡多元价值、协调多重身份、协同多元主体、细分多层对象、融通多样话语、创新多模态方式等六大挑战。鉴此,国企亟需做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市场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世界一流企业与中国特色国有企业身份、自我言说与他者言说、本土传播与域外传播、对象整体性与受众差异化、历史话语与时代话语、理性叙事与共情传播、万物皆媒与精准定位、虚拟在场与身体在场等“十个结合”。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成为对外交流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的,是中国对自身发展愿景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是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方案。①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下,全球层面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缺乏、粮食安全、人口问题、卫生问题、跨国犯罪等层出不穷,要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形成共识,在共同的全球价值观指引下形成解决方案。应对不同领域的变化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在不断衍生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二级价值观,包含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以及与各个地区合作中形成的区域、领域命运共同体,如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卫生命运共同体等。本研究主要就我国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海外传播与认同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谭震 《对外大传播》2013,(4):13-14,55,1
全国政协十二届委员极其关心我国国际传播建设,他们认为,要全面正确理解中国梦,需要大力加强对外传播工作。我们应该更注重对外传播的软件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要引导和传播正能量。在提升对外传播软件上,他们认为,一要知己知彼,二要超越差异,三要用事实说话,四要打动人心。他们提出,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与世界文化与文明的发展是有共性的,要注意其与世界文明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7.
城市形象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全球媒体有关广州的报道,对广州城市形象的全球媒体影响力开展实证分析,并从强化政府主导、畅通参与渠道;融入国家战略、提升传播层级;推进科技创新、塑造崭新形象;发展数字产业、夯实传播基础;布局未来传播、增强舆论引导等方面构建提出了增强广州城市形象全球传播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下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的现实问题,法国对外传播“高级文化”和“多元联盟”的战略理念和历史经验具有现实启发意义。明确的功能定位和价值指向有助于中国文化外交和对外传播机构规避西方受众对“中国威胁”负面想象,在“泛政治化”的传播情境中获得稳定持久的发展空间;面对西方反华力量的舆论攻势,以中国方案参与全球治理,以全球公共精神的高度保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是后疫情时代中国对外传播通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价值的路径指引。对典型传播模式的个别和一般特性的区分与调适,对他国传播经验本土和全球双重意义的辨析与取鉴,是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参与构建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坚定文化自信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中国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研究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任务。该文从高校在国际学生群体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和价值出发,探索国际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的内核驱动与传播媒介系统的外力助推;从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内容与物质文化内容着眼,总结出提质传统方式的有效性、创新“互联网”方式的接受性等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吴飞  展宁 《对外大传播》2015,(1):6-8,12,1
2014年国际传播研究延续了2013年的重要主题与热点问题,同时在关键领域又有新的理论突破。相关研究聚焦于软实力、战略传播、新媒体、话语权等议题,同时媒介融合与传播变革、国际舆情应对、公共外交、智库等重要主题在这一年也受到研究者的更多关注,取得一定程度的理论发展与创新。当世界秩序发生历史性演变时,国际传播也在经历从形象工程到战略传播的范式更替,其中的话语体系、传播对象、传播策略都会有所调整。我们既需要多一些冷静的宏观判断,也需要多一些前瞻性的理论想象。未来,中国的对外传播仍将交织着"融合发展"与"走向全球"两大主题。未来的对外传播研究,应当同时具有时效性、战略性以及前瞻性,结合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大胆创新,不断深入,以互联网思维这把金钥匙开启融媒时代的对外传播之门。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传播秩序重塑的外交视角看,数字中国建设是重要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写照,已成为展示中国道路与制度的新的典型形象。讲好数字中国的文化故事,即从本体和功用两个维度提升中国数字媒介软实力的实践路径:第一,主动跳出技术经济主义和技术理想主义的话语范畴,挖掘并阐释我国媒介化进程的社会基础与文化意义;第二,在新技术驱动的传播版图变革背景下,调用好我国“一体多元”的传播体系,通过政策手段与合作机制,以中华文化价值观为引导,吸收非公数字文化领域,形成以互联网为牵引的国际传播新功能区,全面提升我国互联网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再次展现其不可替代性。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当前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占据重要位置。基于此,该文通过文化传播的视角,对云南中医药大学的留学生及相关专业的中国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厘清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状,了解传播过程中的困难及成因,并在调查基础上给予意见及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对时代发展影响非常大,职业院校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价值理念的转变比较快.职业院校学生应当遵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将其作为思想行为导向.该文基于文化认同角度,分析学生的思想及日常行为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分析可知,网络时代可提供大量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较多挑战,因此基于网络化形式,应扩大核心...  相似文献   

14.
在一系列全球危机与风险事件的冲击之下,当前各国、各文化间对话陷入停滞与僵化状态:历史性冲突场景的循环再现推动西方各国进入民粹周期,技术变革为个体赋能的同时使微观情绪的可见性不断上升,并为全球博弈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之下,面对个体身份认同弱化、全球对话传播失序等时代问题,中国应重新理解国际传播,回归战略性、故事性叙事逻辑,引导全球传播规范与秩序重构,在深层维度上推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李斌  侯琳  肖潇 《对外大传播》2022,(11):43-47
城市形象传播需要依托具化的载体。要认清城市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找准城市形象的定位,进而对其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优势或特点持续不断进行突出和强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广西柳州依托汽车产业和汽车产品建构和传播城市形象,使柳州以“电动汽车之都”的形象成功“出圈”,引起国内外媒体持续关注。柳州建构和传播城市形象的成功经验,对地方城市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传播有一定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际传播元话语的建构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剖析了国际传播元话语的理论来源,梳理了从以霸权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元话语革新。话语本身就是一种权力,对于话语的建构,实质上就是对于价值理念、话语逻辑和影响范围的争夺。本研究提出,建构和创新中国的国际传播元话语,需要统摄文明、民族与意识形态的内部要素,注重节奏、规范与国际秩序的外在环节,以及拓展技术、冲突与群体情绪的宏观视野。找准核心立场与根本观点,以人民为中心、兼顾文明与价值多样性、立足中国化与全球化,是打造国际传播元话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政治传播逐渐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显学,理论创新至关重要。理论创新与学术历史梳理、自身的理论叙事以及理论创新所处环境等问题有关。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不仅关乎如何把握全球变局下的国际关系和权力格局等现实问题,也关乎学科自主性构建。  相似文献   

18.
政党对外传播,离不开有效的话语构建。政党对外传播的内容一般都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异质性更强。相较于对内传播,政党对外传播还将面临不同规则和社会环境的约束,挑战也更大。在以往的政党对外传播中,我们有很多成功的实践,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等成功理念,为我建构出一定的认同与权力,拓展了我国际空间。但总体而言,我政党传播受身份、权力结构等客观条件所限①,总体上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发挥话语建构在政党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借我经济快速增长、实力相对提升的东风,传播中国话语,构建中国认同。  相似文献   

19.
国际新闻报道(含对外报道)要体现"中国立场"、展示"中国视角"、表达"中国观点"、传播"中国声音",这已经成为当前传播学界和传媒业界的共识。然而,"中国观点"应该具体包括哪些内涵?"中国立场"是否就等  相似文献   

20.
元话语与元传播交互生成,彼此依存。元话语与元传播的建构是历史化的过程:它们不是先验、本质化的,而是在历史中被建构并被不断修正的;并且,这一历史过程充满争斗。厘清技术与元传播的关系对理解国际传播元话语的建构逻辑具有启发意义。数字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元话语建构的可能性路径包括:重视国际传播元语言建构中的物质基础建设,深刻领会数字传播方式的革命性意义,生产与扩散丰富多元的符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