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全球化浪潮中的海外华文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华传媒已有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历史。近20年来,海外华媒体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地域分布之广、形式之多样以及社会影响之巨大,均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正>海外华文媒体在我国对外传播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以"助攻手"的角色,促使国内对外稿件更好地落地,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目前全世界华侨华人已有6000多万,分布在198个国家和地区。几乎可以说,凡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传媒。在传统的报纸杂志之外,近年来兴起的新媒体技术手段和形式,给海外华文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国内外宣媒体提供了加强与之合作的新机遇。海外华文媒体的困境与机遇  相似文献   

3.
点评:2005年6月,美国两个著名的调查机构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少数族裔的媒体受众高达5100万人,几乎相当于美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调查还发现,来自中国、韩国和越南的移民非常依赖于从本民族语言媒体获取信息,即使他们方便接受主流的英语媒体, 但他们还是喜欢本民族语种媒体提供的信息,他们需要靠本民族语种的媒体来表达他们的声音。这个调查结果让美国人大开眼界:原来在英语主流媒体之外,那些  相似文献   

4.
正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媒体。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海外移民不断增加,中国留学生、海外旅游者规模扩大,使得华文媒体资讯的需求不断提高,海外华文媒体也成为海外舆论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多年以来,海外华文媒体正是依靠自身与海外受众紧密联系的独特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以来,中国的外交系统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凌厉攻势。继12月30日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在日本《每日新闻》刊发《发表"不战誓言"找错了地方》,打响"舆论甲午战争"的头炮后,多位中国驻外大使纷纷加入谴责之列,或者众人在同一天发表言论,或者同一人以不同方式多次阐述观点。据统计,截至2014年1月24日,共有78位中国外交官120次在海外发声谴责安倍。①这些声音在消除外界误解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的坚定立场和鲜明态度。  相似文献   

6.
海外华文媒体数量多、分布广、扎根华人社会,在国际舆论格局中是一支非常独特的力量。中国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外华文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将其纳入"大外宣"的格局,与国内媒体共同构建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这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国家战略。从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到实地体验当代中国的"行走中国"活动,海外华媒以不同形式、不同视角展开与国内的沟通和交流,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政府对海外华媒的日益重视,另一方面也显现了  相似文献   

8.
海外华文女作家与中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外华文女作家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她们为繁荣海外华文文学做出了贡献.她们绝大多数人认同中华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着割不断的血缘联系,同时也能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在21世纪,她们应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扩展视野,提高素质,充当中西文化与文学交流的和平使者.  相似文献   

9.
华文媒体在欧洲的境况如何?影响力大否?中新社在这些华媒中的地位作用怎样?如何耕耘海外华文媒体客户阵地?中新社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带着这些问题,今年春节刚过,中新社考察团于2月中旬赴英国、法国和匈牙利三国对华文报纸现状进行了调研。本刊分两期刊登考察团获取了解的情况和侧重于华文纸媒所作之研议。  相似文献   

10.
华文媒体在欧洲的境况如何?影响力大否?中新社在这些华媒中的地位作用怎样?如何耕耘海外华文媒体客户阵地?中新社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带着这些问题,今年春节刚过,中新社考察团于2月中旬赴英国、法国和匈牙利三国对华文报纸现状进行了调研。本刊将分两期刊登考察团获取了解的情况和侧重于华文纸媒所作之研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始于美国,海外华文报业整合也以美国华文报纸首当其冲。 报纸瘦身节省成本 为因应广告不济,财务拮据,美国华文报纸不得不“瘦身”以节省成本。号称“北美最大”华文报纸的《世界日报》,也于2008年11月到12月,减少版面,由原来的50~60个版面锐减到40个;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俄岁斯华文媒体有近10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路迅参考》、《俄罗斯龙报》、《莫斯科华人报》、《莫斯科晚报》和《捷通时讯》等。由于语言、地域、文化交流等各种原因,俄罗斯华文媒体很少被国内研究者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尝试着走近陈瑞琳,是从海外华文文坛代表人物访谈,以及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研究她的散文作品和文学评论开始的。小说家陈忠实说:"陈瑞琳热爱她脚下走过的每一寸土地,然而她更爱人!"贾平凹则说:"陈瑞琳的文字里有汉唐之风,丰腴、大气。"央视4套在做她的专访时,将她定位为"凿碑立传的文学女人"。陈瑞琳,13岁起在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1977年,15岁的她考上西北大学中文系,不满20岁便已成为大学老师。1992年,作为陪读家属随同丈夫赴美留学。虽然这样的选择让原本正要腾飞的文学事业在迈出国门的一刹那被重新改写,但聪慧而敏感的她却在海外文坛开辟了另一番天地。  相似文献   

14.
2012年6月18日—22日,由国务院侨办、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侨办、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阿坝州委州政府承办的"海外知名华文媒体聚焦四川藏区新生活"集中采访活动成功举行。来自五大洲20个国家40家海外知名华文媒体的记者,先后赴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松潘县,采访藏区牧民定居点、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移民搬迁点、国家牧草种植基地、达扎寺书院、川主寺镇等,通过深入采访,聚焦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保护以及地震灾后重建,真实呈现四川藏族人民群众的生活现状,在海外引起良好反响。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舆论场中,公信力是新闻传媒必须具备的硬通货。国内外宣媒体要提升稿件的海外落地率、转载率、拓展用户群、增加影响力,公信力既是基础也是助推器。鉴于中国的外宣媒体肩负着塑造国家形象和优化中国发展外部舆论环境的职能,而它所针对的西方受众认为新闻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媒介遍地开花,作用不凡。 海外华文传媒特有的异域少数族裔媒介身份,使得它们在媒介性质、信息特点、历史发展、受众范围、生存经验等五个方面,对中国媒介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0年6月9日,以“想象澳大利亚”为主题的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正式开幕。自启动半年来,澳大利亚已经在中国举办多项活动,较为成功地向中国人民展示了澳大利亚的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8.
研究的重要性与方法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类社会,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场全球性的媒体巨变之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它们既古老又年轻,它们有158年的历史,当前却勇于接受新媒体的洗礼。它们使用中文,却为世界服务,现在已遍布五大洲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地区。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海外华文媒体,在数字化的浪潮中,近年来它们的传播场域发生了怎样的嬗变?  相似文献   

19.
英国华文媒体的发展与华人移民英国的历史变迁、主流社会及华社经济状况、全球媒体业发展新趋向密切相关。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不断增多,以及金融危机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的持续,英国的华文媒体无论在数量构成、内容设置、生存状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20.
亢霖 《对外大传播》2009,(11):16-17
“在地化”——也可称之为“本土化”,主要指华文传媒在报道内容、表达方式、传播理念、经营手法等各层次、各侧面的媒体活动上,都应尽量适应媒体所在国家、地区的具体环境,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从而在当地生根发芽,良性发展,达到最优化的报道和经营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