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新世纪以来,中日关系日趋复杂,尤其2012年中日钓鱼岛问题争端之后,两国间的交流互动已呈现出"政冷经冷"的"双冷"现象。"政冷"是指两国在政治领域的外交关系因为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东海问题而坠入"冰点";"经冷"是指中日间的经贸关系由于经济原因、双边政治关系紧张等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仍在继续。公共外交常被视为政府外交的辅线,通常外交与公共外交两线协同配合有助于目标的达成。"政冷经冷"的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8月4日,韩国国会投票通过的《公共外交法案》(以下简称"《法案》")及《实行令》正式生效。《法案》明确了韩国公共外交的目的、定义、基本原则和职责,《实行令》则针对法案的整体规划制定了具体的执行条款。这份首部有关公共外交的法律性文件为未来韩国公共外交的发展方向和执行奠定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美国中心是美国在全球分布最广的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平台“美国空间”(American Spaces)项目的一部分。本文选取北京美国中心(Beijing American Center)作为个案研究,通过空间和叙事两个维度深入剖析美国如何实现国家形象的“出场”和“在场”。空间维度具体包括可抵达性、准入机制和场景设置三个方面,叙事维度则从叙事主题、叙事者和叙事技巧三个方面探讨了其整体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智库发展。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智库的功能有很多,如提供咨询、反馈信息、进行诊断等。作为重要的智慧生产机构,智库是国家思想创新的重要泉源之一,也是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外交"是近年来学术界兴起的一个新概念,是在中央政府授权或政策指导下以城市这个次国家行为体为主体的国际交往活动,是国家外交的重要补充。其中,国际友好城市(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City)机制是城市外交的一个重要形式,是"世界各国地方政府之间通过协议形式建立起来的一种国际联谊与合作关系",~(①)有利于促进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交流,对于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城市文化的推广甚至是国家间关系的加深都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澳大利亚的国际化大都市悉尼为例,探讨它的友好城市外交机制,以期为我国相关城市的友好城市外交活动提供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开幕前夕,内容丰富、印刷精美且限量发行的《中国关键词》短短一小时就被各国记者和工作人员取阅一空。《中国关键词》多语种图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共计九册,包括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葡语、日语和韩语10个语种,分五个专题,以中外文对照的方式呈现。该书的内容选编自中国外文局所属的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创建的"中国关键词多语对外传播平台"。"平  相似文献   

7.
北京时间2012年2月13日至17日,应美国副总统拜登邀请,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广泛接触美国各界人士,出席有关经贸、人文、地方交流活动,还特意拜访了艾奥瓦州27年的老友,访问农场,观看NBA等,这些活动都属于领导人公共外交的范畴。本文主要以跨文化传播理论、公共外交理论为理论依托  相似文献   

8.
正当今世界,动荡性、模糊性、复杂性成为时代主要特征;要多极,不要单极,要发展,不要僵化,要和平,不要对抗,成为时代主要潮流。这一背景下的国家利益、外交实践、经济发展的博弈更加复杂严峻,作为大国博弈软实力的国家形象之作用日益突显。诚然,国家形象与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国防力量、公民素质等要素密切关联,但领袖人物外交舞台上的演讲风采、人格魅力,无疑具有辅助  相似文献   

9.
陈业秀 《文化学刊》2022,(9):96-100
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是塑造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精神资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犁耕稻作农业区之一,杭州的农耕文化独具特色,拥有个性色彩鲜明的采摘文化、水文化、田园文化和村落文化。在工业化、都市化、商业化的背景下,都市农耕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历史名城,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开发,具有积极的实践引领和行为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公共图书馆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工作,传承红色基因,是自身使命需要,符合时代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肇庆市图书馆少儿读者红色文化的阅读现状,发现少儿读者对红色文化存在客观需求,且具有以纸质资源学习为主、红色主题活动参与度不高、学习频率较低等特点。结合肇庆市图书馆开展少儿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实例,提出公共图书馆应以资源建设和空间改造为基础,同时联合社会各界力量,融合先进科技,通过多元方式,结合未成年人阅读特点打造活动品牌,建立专业人才队伍,促进新时代少儿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民精神生活的家园,它对弘扬和践行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意义深远,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也有利于推进乡村的文明风尚。本文将以浙江海宁为例,在研究具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依托农村文化礼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即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握群众需要、完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文化性建筑是人们进行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场所,以相对固定的形态和无声的表达,陈述着历史,体现着文化,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人民生活的历史与现实情况,对当下和未来产生着影响。该文以惠山古镇为例,从建筑文化入手,分析文化建筑在无锡文化传播方面起到的作用,挖掘其在当地文化传播中的价值,并探寻更好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博物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面临着新的时代课题。如何让历史文化特殊载体名人故居融入公众文化生活,笔者结合宝应博物馆实践与思考,针对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现状,从注重文化研究,增强名人故居感染力;彰显文化特色,增强名人故居吸引力;跨界融合互动,增强名人故居的辐射力;横向对口联谊、增强名人故居影响力四方面作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4.
2023年2月,“流浪气球”事件在海外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引发双方外交互动及舆论交锋。推特成为双方舆论交锋的主要场合,中美主流媒体均在此发布大量观点性推文。作为政治意味较为浓厚的海外社交媒体,推特具有“西强我弱”与“众说纷纭”两个基本特点。基于对该事件的分析,中国媒体应重视在海外社交媒体发声,澄清事实真相;内容为王图文并茂,打破西方媒体母语优势;正视美国社会问题,避免敌对心态。未来,应从内容扩展和平台扩展两个方向发力,继续利用好海外社交平台,拓展对美舆论发声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5.
主题公园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满足游客多元化审美需求和休闲娱乐方式的新型旅游景区,目前主题公园行业的国内外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国内的主题公园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与寻找自己的商业模式,真正构建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培育自己的IP形象、走品牌化经营之路才能真正经受市场的考验。本文主要论述了深圳华强方特用文化和科技的双引擎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文化+科技"的主题公园发展模式,为国内的主题公园行业提供了一条创新的发展思路和中国范本。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是莎翁逝世400周年,英国文化协会作为英国公共外交主要实施主体与"GREAT英国"适时推出"永恒的莎士比亚"纪念活动。此次活动声势浩大,主题聚焦,充分利用"莎翁"这一文化符号的影响力和认同力,以现场戏剧、电影、公开课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解读莎翁的作品,一场场视听盛宴,让中国观众沉浸在英国的优秀文化中。英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发挥其在塑造企业形象、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和谐企业建设和在新的形势下一个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水电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国际传播生态,也将公共外交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数字公共外交"(Digital Public Diplomacy)也相应呼之欲出。数字公共外交不但对传统公共外交形成延展,其传播主体也从政府主导走向共同参与的多元行为体。我国政府近年来特别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公共外交着眼,加大了对外传播的投入,形成了以国家传统媒体为主的对外传播格局。随着互联网成为信息及文化传播的新平台,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国家软实力的构建方式。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及数字化媒体平台展开信息与文化的国际传播,正成为多国  相似文献   

19.
职业类院校是培养定向性人才的主要来源,对于提升国家人力资源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当今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主流文化,职业教育要把企业人文资源转化为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所需要的人文精神,因此,加强职业教育的企业文化育人对于立德树人、树人成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理性主义的冲击下,我国城市在一段时期内受到快速城镇化效率与发展优先为主导的理念的影响,城市建设缺乏对各地地域文化的认识,抛弃传统城市建设智慧,导致城市风貌千篇一律,失去了城市最有活力的部分。通过对城市文化基因理念的再认识,认为基因传承是一个融合传承和嬗变的动态演进过程,简单照搬传统文化会导致城市缺乏现实适应性,从而丧失活力,机械嬗变则会抛弃文化基因,走向另一个极端。城市规划中应把握因循传统与创新嬗变的尺度,因循传统是对文化基因的传承,创新嬗变是与时代发展的统一。以重庆九龙西城规划为案例,从结合因循传统与创新嬗变出发,提出文化基因理念导向下的城市规划路径,从总体格局、规划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文化传承,文化基因、山水文化和现代生活需求的创新嬗变方面进行实证推演,探索传统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