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商周甲骨卜辞及金文中虽蕴涵阴阳观念,但其意义直观朴素,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所指的阴晴两种天象和"山之北水之南"两种地理位置。后世相关阴阳观念的演变,皆是在此基础上增衍而出的。  相似文献   

2.
说“琴挑”     
王立洲  王立君 《兰台世界》2016,(16):137-138
司马相如"琴挑"文君,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首先,"琴挑"具有原始生殖崇拜的文化印记。其次,琴是阴气的象征,万物长养的象征,具有谐和阴阳的功用。最后,琴是儒家思想观念的投影,琴挑是士大夫文化的表象之一。  相似文献   

3.
《匠人营国》篇的布局原则主要有"一门三道""前朝后市""左祖右社"。这些原则的思想渊源均能在先秦文献中找到。"一门三道"源自先秦时期为社会稳定有序而作的理想化设计。"左祖右社"源自先秦时代的阴阳思想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左吉右凶"的观念。"前朝后市"则是对商、西周时代王与王后分治观念的追述。实际上《周礼》的天、地、春、夏、秋五官系统中也包含这几种原则。由此可知上述几种布局原则在先秦时代已经形成,所以《匠人营国》篇并不是根据西汉长安城的布局写定的,其著作年代应在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4.
"真实"与"虚构"作为相互对立的两种创作观念长期成为纪录片和剧情片各自的基本属性.以虚构方式展现的基于事实的作品和以纪录片形式表现的虚构作品成为近年来创作的独特景观."纪录剧情片"和"伪纪录片"作为两种主要类型,其融合"真实"与"虚构"的特性,展示了后现代哲学真实观影响下影视创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不少是已佚的古代医书,计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侯》、《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等.以上十一种,由于《阴阳十一脉灸经》有甲、乙两种本子,文字大体相同,可以合并起来算作一种,所以帛医书实际上是十种.马王堆三号汉墓还出土竹简200支,全部是医书,分为《十问》、《合阴阳方》、《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等四种,内中除《杂禁方》为木简外,其余全部是竹简.以上帛书和竹木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讲求"阴阳平衡、强精固本"等养生观念,并成为国人养生瑰宝。本文解读了我国奴隶制时期养生思想的产生及长寿思想的代表,考察论证了后续养生体系的形成,以及长寿思想对养生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戴晔 《今传媒》2007,(6):55-57
什么是创新?一般会认为,创新即要创造新的事物,是一个与模仿相对应的概念.在多数人的观念中,模仿似乎不够光明正大,往往背负"抄袭"的恶名,很难与创新画上等号.但事实上,模仿也是一种创新途径,这是对传统"创新"观念的颠覆性理解.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德在《模仿定律》中把"模仿"定义为某个个体通过模仿其他个体采用创新的行为而学习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8.
论"图书馆员第一"与"读者第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针对有论者提出的要以"图书馆员第一"取代"读者第一"的观点,论述了两者存在虚实关系、从属关系,不存在相生相克关系而有并行关系之实,倡议同时推行这两种观念.  相似文献   

9.
从"人本位"到"事本位"--我国灾害报道观念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灾害报道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化层面的意义,后阶段转向以"事"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信息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次看到媒体上"满门抄斩"的报道,心情十分地沉重:一个偌大的家庭,一群鲜活的生命,就在那短促的时空中,被追剿、被杀戮,然后在极度的惊恐中,被逼走黄泉,阴阳两隔.血刃者往往是丧失理智的(和责任能力并不矛盾),受害者除了极个别是利益相关者外,多数是无辜的.方式残忍,手段血腥,感情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1.
"左"和"右"本来是表示人体左右手的名词,后来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意义,受到崇尚,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从考古学和生物学的资料来看,中国从史前到殷代一直保持着"尚右"的传统,到了周代却出现了"逆转",在很多场合中有了"尊左"的现象。"尊左"与"尚右"从周代开始并存于中国文化之中。"尊左"的实质是对"尚右"的偏离,它是在阴阳观念的支配下,作为一种特殊的象征性仪式而存在的。"左"与"右"沟通了中国古人的身体、社会结构和宇宙观。  相似文献   

12.
"水"是古代档案文论中常用的一个意象,它代表着我国古代文人的一种价值取向,是文章某种风格与境界的追求,体现着古代文人的一种人生理想,而这种人生理想又以其哲学观念为根基.因此,我国文论中的"水"之喻蕴含着文章风格、人生理想与哲学观念几个相互关联转换的内涵层面.  相似文献   

13.
新闻道德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的来看,新闻道德有两种基本的维护方式,一种是制度性约束,可以称为"硬维护";另一种是观念形态,包括哲学层面的廓清与建设,可以称为"软维护".硬软两手都是必要的.但是,从深层的角度看,"软维护"具有更加强大的逻辑力量,具有更加长远的影响.所以,新闻界应该重视这项容易被忽视的工作.通过努力,最终建立起以哲学观念为支撑、行为方式为基础、制度约束为保障的新闻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语境中,"类型化"生产是中国影视剧艺术生产的一个发展方向.然而,"类型"观念的混乱及对类型化生产机制的不自觉直接影响着影视剧的生产实践.为此,文章着重论述了影视剧"类型"研究的逻辑起点,辨析了影视剧"类型"观念三种范型,阐述了类型化生产的本质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哲学特别重视阴阳两极的辩证作用,神秘的太极图就是一个最好的象征。中国医学理论历来也讲究阴阳调燮,《黄帝内经》则以阴阳来探索各种疾病的根源。而茶与酒之所以能在多种饮料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两大基本饮料,这与茶性、酒性本身的阴阳对立、辩证统一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中国哲学、中国医学观念在群体意识中所起的自觉选择作用有极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茶和酒构成了中国饮料的“太极世界”。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文苑英华>录文上限问题上有"南北朝"之说和"梁""梁末"之说这两种说法,近年又有"建安"之说.这几种说法看似不一,但实际上是各家依据标准不同所致."南北朝"之说和"建安"之说主要是从文献出发,以文本实录为依据."梁""梁末"之说则侧重编纂者的编纂预设.文学总集编纂的观念预设与实际操作往往有出入,以此带来的文献真实与编纂者的编纂意识真实的接受及矛盾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7.
所谓典型观念,就是记者、通讯员对新闻典型价值标准的看法。长期以来,有两种不同的典型观念指导我国新闻工作者从事采写活动:一种是尽善尽美的平面式典型观念;一种是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典型观念。这两种不同典型观念对新闻实真性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首先,从满足新闻传播机构所需信息量来看,两种不同的典型观念指导新闻采写实践,效应相悖。尽善尽美典型观念是新  相似文献   

18.
水墨时空 宇宙诞生之初,天地是一片黑色的混沌。从中分出阴阳二气。阴为黑色,阳为白色。阴阳二气周流不息。孳生万物。宇宙中形态各异的生命,都是由阴阳二气运化而成。中国水墨画,于是就把宇宙中千差万别的色彩,还原成黑和白这两种最为基本的颜色,用它们来表现中国人对宇宙和生命的起源与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故宫门额与楹联带"和"字,是一大特色.进入紫禁城,跨过内金水河玉带桥,就是太和门."太和"指阴阳会合,<后汉书>载:"殆非逢迎太和,(稗)助万福也."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近几年人们讨论较多的话题,但它应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各种环境下的培养.本文报告了在课堂上开展"提问答疑"对转变新生学习观念,培养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际.文章指出"提问答疑法"是创造课堂教学环境,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的一种尝试.课堂实践的调查结果显示,"提问答疑法"得到学生的认可,特别有利于新生实现从学习依赖向学习自主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