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性论历来是理学的中心议题之一。明代中后期,由于陆王心学的渗透,理学独尊的地位有所动摇,徽州学者汪应蛟在对朱熹人性论进行了改造。文章对《中诠》(亦称《汪子中诠》)一书有关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并加以探析,将汪应蛟的人性论归纳为三个方面:天命之性是性,气质之性不是性;坚持性善一元论;主张躬行实践的养性论。  相似文献   

2.
同情是休谟正义思想乃至整个道德理论的中心概念,"是人性中一个强有力的原则"。对公益的同情使人们得以区分正义与非正义,并引起人们对正义的赞许和对非正义的谴责,籍此来维护正义规则。由于正义的作用在于稳定财物占有以维持社会秩序,其中对人的利益的关切与建立正义的原始动机保持了一致,即自爱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体现了休谟正义思想中的自爱论倾向。  相似文献   

3.
《乐记》不仅综合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还吸收道家的某些思想,从而呈现出儒道融合的倾向。丰富和发展了儒家的人性论思想。  相似文献   

4.
"人性论"是《管子》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从基本内涵、哲学基础、对人性的评判、对人性的引导方法以及终极归宿方面对《管子》人性论特色做了探讨。《管子》人性论是以"趋利避害"为基本内涵,以"天道观"为哲学基础,未对人性做善恶判断,主张用德法兼用的方法对人性加以引导,且以政治目标为最终归宿的理性工具人性观。  相似文献   

5.
颜元人性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自己的学、教、治主张奠定理论基础,颜元在驳斥程朱学派的天理性善、气质有恶的人性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性善论,认为天理性善,气质亦非恶,恶由引蔽习染所致,对人性作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反对那种纯自然的、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性,注重对人性与社会历史之间内在关系的把握,反对从人性出发去阐释历史.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不能正确解读<水浒>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在文艺评论中,我们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抵制文艺作品评价中的抽象人性论标准.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人性论肇始于孔子。孔子谈人性,既有显性的方式,又有隐性的方式,既有直接的方式,又有间接的方式。孔子人性论思想奠定了儒家人性论的基本特色,规定了儒家人性论的基本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于人性的基本价值判断,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孔子人性论思想有着十分重要而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在吸取先秦诸家人性论的基础上,将阴阳学说纳入人性论体系之中,并明确地提出性情二元、性分三等的理论,从"天人"的角度肯定了"圣人之性"的神圣性,"中民之性"的待教性,以及"斗筲之性"的不可名性,为皇权教化提供了合理的统治依据,从而开创了以阴阳之气论人性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作为西汉儒学改造与发展的关键性人物,统合融通了先秦时期的人性同一说,并开创性地提出了人性品级说,对之后各家对人性的论说产生了重要影响。董仲舒"教化思想"以其人性论为理论依据,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体系核心,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儒学的伦理道德思想,迎合了汉初统治者安定民心、巩固政权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外语教学人性论李维光关键词外语教学,人性论遥望20世纪的地平线,改革开放的浪潮更加隆隆作响,滚滚而来。改革是全方位的,其影响圈达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振撼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将经受更加严峻的考验。匍伏于...  相似文献   

11.
将《中庸》所谓“率性之谓道”之“率”,训为“帅”还是训为“循”,其分歧之实质在于对《中庸》人性论之理解不同。《中庸》讲“自诚明,谓之性”和“尽性”、“成己”,实际都是性善论的观点。郭店简《性自命出》篇以源自人性的正确“心术”为“人道”,以“性爱为近仁”,讲“未教而民恒,性善者也”,实皆性善论的观点。故其所谓“长性者道也”,是指循人性固有之善而长之、教之,与《中庸》“率性之谓道”的说法并无矛盾。所以,汉宋学者训“率”为“循”,乃为确诂。  相似文献   

12.
休谟始终认为 ,在人性中自爱和仁爱同时并存 ,但比较其前期著作《人性论》和后期著作《道德原则研究》可以发现 ,他的人性论述的侧重点不同 ,这种不同是由两部著作各自的立论意旨和论述主题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孟子和荀子围绕人性之界说、人性之根源、人性之善恶三个问题形成了各自的人性论。孟子认为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四心、四端,人性的根源在于义理之天,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自然本能,人性的根源在于自然之天,人性恶。  相似文献   

14.
人性论是关于人性本质的论题,对墨子人性论思想的研究不能囿于对人性善恶的探讨,可从多方面加以观照。墨子的人性论思想主要体现在提倡人人平等、反对天命论、主张尚贤举能、崇尚功利主义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作为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威尔逊试图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主要体现在他将生物学的方法运用于人性的研究之中。在他的生物人性论中,他还试图把还原与归纳、先天与后天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威尔逊的生物人性论的方法夸大了生物学在人性研究中的意义,夸大了基因在人性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但是,他试图打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界限,强调生物学对于人性研究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万里的人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万里及其人性论在南宋理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详细论析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的源流,坚决支持性善论,详细提出了人性修养的方法是:第一,读书明理;第二,不断检讨改造完善自己;第三,持志养气。他的人性论是对孟子以来性善论的继承,同时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性论思想,把理性上升到宇宙论和本体论的高度加以论述。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初始状态的本性,对改革深度与广度而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企图从三方面来探讨柏拉图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18.
孟子认为人性是天赋的生而固有的道德本心,其根源于义理之天,人性本善,并通过“尽心养性”和“反求诸己”的内求路向完善人性。荀子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生理本能和自然心理本能,人性的根源在于自然之天,人性本恶,须通过化性起伪来改变人性使其向善。  相似文献   

19.
西汉中期 ,董仲舒在批判地继承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基础上 ,阐述了自己对人性的认识 :性未善 ;教而后善 ;性三品之分 ;义重于利。他的人性论观点是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综合 ,它的提出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载人性论思想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载的人性论新说,是对以往人性论战的一个批判性总结.他断言"性于人无不善",是对孟子性善论的继承;断言气质有善有恶,是对荀子性恶论有条件的吸收.他既肯定了人性本善,又解释了不善的来源.他依照由天而人、本天道以推人事的逻辑进行人性论建构,将超形绝象的太虚本体作为"至善"的"天地之性"的根源,这样就突出了太虚的天道本体地位,弥补了汉唐儒学气化宇宙论的不足.张载的人性理论将道德价值的超越本体与人性的现实层面统一起来,大大拓展了对人性问题的解释空间,对以后儒学史上的人性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