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向高,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国子监司业,礼部、吏部侍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内阁首辅。他历官三朝,两次辞职,是明朝著名政治家。鲜为人知的是,叶向高亦是藏书家、著述家,有着浓厚的文献情结。  相似文献   

2.
3.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入藏邓广铭专藏古籍六千四百余册,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赠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邓广铭赠书保存完好,版本类别丰富,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赠书在内容上集中于宋辽金元史,尤其在宋人文集和宋代史籍方面搜罗齐备,颇能反映邓广铭的治学旨趣。其中包含大量邓广铭学术研究中的工作记录,是研究邓广铭的一手史料,在促进近现代学术史的研究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我这一生与图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显然没有一丝夸张的成份.从职业性质来讲,我是图书馆学副教授,图书馆学硕士生导师,那似乎早在1979年9月进入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图书馆学专业学习时就已经注定了.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入藏邓广铭专藏古籍六千四百余册,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赠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邓广铭赠书保存完好,版本类别丰富,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赠书在内容上集中于宋辽金元史,尤其在宋人文集和宋代史籍方面搜罗齐备,颇能反映邓广铭的治学旨趣。其中包含大量邓广铭学术研究中的工作记录,是研究邓广铭的一手史料,在促进近现代学术史的研究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藏书、读书与治学的关系 ,认为中国文化传统崇尚藏书 ,但不是单纯为收藏和鉴赏而藏 ,更主要的是为读书人提供便利。读书也不是为读书而读书 ,而是为治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清代钱曾所著的《读书敏求记》是我国古代目录学的经典之作,在古籍版本学上具有很多独创之处,至今在我国目录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将会对钱曾的《读书敏求记》及其治学做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摘起源于古代文人的读书治学,它有多方面的功用,渗透在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的大量文字记录之中,发展到今天,依然活跃在现代化信息传播的时空中。  相似文献   

9.
敦煌文献内容广博,弥足珍贵。1900年首批发现,后历遭劫掠。大批文献散落海外,分藏在一些国家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文章介绍了敦煌文献的发现、劫掠与刊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8月15日,记者约好在三联书店二楼咖啡厅采访沈昌文先生,没想到巧遇丁聪夫妇。丁聪先生是在老伴的陪伴下到编辑部拿稿的。很难想象,一位年届九旬、重病缠身的老画家,现在还在给一本杂志画版式。32开配一副图的封面,简洁的版式,还有每期必有的一两副漫画,读书的标准像25年不变,就是因为有了这“从一而终”的丁聪。为读书作画是丁聪生活里一桩顶顶重要的事。他盯稿子盯得很紧,稿若没按时来,就急得亲自到编辑部去取。这位抗战时就开始漫画创作、并曾在香港创办《良友》杂志的老画家说,他真的“欢喜这份工作”。不变的丁聪经历了《读书》的好几茬…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在发展中国教育化事业中勋劳卓。而他的思想基础。就奠定于他的读书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2.
敦煌献内容广博,弥足珍贵。1900年首批发现,后历遭劫掠。大批献散落海外,分藏在一些国家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章介绍了敦煌献的发现、劫掠与刊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辽阳历史悠久,从战国时期到后金定都辽阳,一直是祖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作为一个都邑,最初叫襄平,是战国时期燕国所置辽东郡的首府。五世纪初,地入高句丽,改襄平为辽东城,唐代收复辽东,置安东都护府,治所曾一度在今辽阳。唐废“襄平”,把汉代位于浑河下游的辽阳县旧名,移作辽东城的名字,延用至今。辽置东京辽阳府,金置东京辽阳路,皆为五京之一,元属辽阳路,明为辽东都司,治所都在辽阳。后金天命六年(公元1261年),建东京于辽阳,天命十年迁沈阳,从此东北的政治中心北移。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设辽阳府,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升州,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  相似文献   

14.
15.
白兴勇 《图书馆杂志》2011,(10):105-107
清代是中国阅读文化史上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山东虽不如江、浙等地文化繁荣,但也人才济济,留下了丰富的阅读文化史资料。1政治背景1.1清朝皇室的读书活动清朝皇帝自顺治入关以来,重视学习汉族文化,多于幼时即开始读书识字,"皇子六龄,即入上书房读书",且有严格的课读制度,"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其读书师傅亦皆宿儒硕  相似文献   

16.
“考证,也叫做考据。在清代,义理、词章、考据被认为是三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学科。”…这是季羡林先生《为考证辩诬》一文开头的话。或许是极左思潮下的某种需要,也或许是因人废言(现代学者中大力提倡“考据”的是胡适而不是鲁迅),学术研究中的“考据”方法曾经被批判和否定得一无是处。季先生的《为考证辩诬》批评了关于“考证”的种种误解。显然,季先生是提倡考据方法的。近几年出版的一些谈名人读书治学的著作,提倡“考据”的还有一些:1999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胡适《读书与治学》,更是大力提倡学术研究中的考据方法。三联书店近来出版的《量守庐学记》、《量守庐学记续编——黄侃的生平与学术》、《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蒿庐问学记——吕思勉生平与学术》等等,也都是把考据方法作为治学的关键。为什么会这样?季先生在《关于义理、文章与考证》中一语道出了其中真谛。  相似文献   

17.
经学是我国古代的传统学科,在整个封建社会,被誉为官方学术,曾成为统治者的精神支柱。正因如此,所以经学文献,卷帙浩繁,据统计,仅十三经正文就有六十四万七千五百余字,整个经书的传、记、注、疏的著作,约有三万万字左右(吴枫《中国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是他阅读的第一部小说周恩来出生于书香世家。周家祖祖辈辈均走读书、考秀才、考举人、做官,这一仕途之路。按周家祖训,男孩子5岁就要进家塾馆读书,写字均是习颜体。连周家灶台上的对联也是:“敬祖宗清白二字,教儿孙耕读两行。”其实周家土地很少,也无人种地,主要是读书。  相似文献   

19.
越南保留了一批既有民族特色又具研究价值的古代文献.这批文献包括属于仪制、乡约、俗例、蛮书各类的社会民俗史料;属于神敕、玉谱类的神祠文献;属于六八体、诗传类的越南本土文学作品.作为汉文化在域外发展的特殊结晶,这种新资料将会推进中国多门学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方文献的虚拟化是近年来各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阐述了电子版地方文献的特征和优势,认为在收藏电子版地方文献时要处理好著作权问题、保障良好的内容效果、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尽量多的地方文献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