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远没有打造起一支强有力的乡村自治人才队伍,最终导致乡村自治实践的失败。但乡村自治人员由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基层政权建设的过程中,自觉高举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旗,大力倡导乡村自治,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努力践行民主政治,使乡村自治在陕甘宁边区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以“自然”“自治”“自适”为基本特征的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曾经在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的社会基础、客观条件、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亟待完成现代性构建。文章结合“安康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制度设计,从现代乡村文化场域构建、乡村文化“内生性重构”和乡村文化价值体系重塑3个维度探讨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性构建问题,认为要在充分尊重乡村文化底色和“自然”“自治”“自适”传统的基础上,融入面向未来、持续发展的时代意识,推动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选的代表代替了政府实行了相当程度的自治,但最终的结果表明,在一个现代社会中,小国寡民式的“桃花源”并不能遗世而独立,虽然这16年仍然可以为考察乡村自治提供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5.
当前媒体融合已进入融合媒体发展阶段,新兴媒体凭借一定的传播优势成为推动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也正是伴随融合进程的加速,媒体的演变推动乡村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乡村治理逐渐由一元治理转变为一元多核的局面。但乡村发展中仍存在认知、人才、技术、自治的短板。本文基于融合媒体视域来探析研究乡村治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论新县制时期的保甲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甲制度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中国乡村政治制度。国民党统治初期,南京政府规定“剿匪”省份首先实行保甲,在乡村基层以军事部勒方式编制民众,整个地方社会变成战时军事组织。三十年代中期,保甲制度推广到全国其它省份。1939年,新县制[1]规定纳保甲制度为自治基层组织,国民党以此构建了一套较完整的地方社会控制系统。保甲制度作为国民党加强对乡村市镇控制的基层组织,是近代地方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新县制时期保甲制度的内在特质和实施状况,来论述保甲制度和地方自治的关系。(一)国民党实行保甲制度,自有其…  相似文献   

7.
张莉 《编辑之友》2020,(12):42-49
参与式传播是以现代化理论为核心的发展传播学研究热点,它通过一种自下而上、兼具草根性的社群对话与公众参与模式,融入乡村治理创新实践。乡村治理实践中参与式传播主要运用参与式乡村发展传播评估和参与式乡村信息传播运作模式。植根于这两大模式,参与式传播在各地乡村建设中形成了一套以内生型自治组织为中心、各利益主体有效互动的参与式传播运作流程,搭建起立体化传播格局,致力于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而集体参与是参与式传播调动村民全方位介入乡村治理的目的与手段,传播赋权是参与式传播理念嵌入乡村治理实践的内核与关键。参与式传播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乡村传播、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区业主委员会在中国完全是个新事物。与乡村自治搞得有声有色不同,在城市这样的陌生人社会,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有机的利益关联时,政府的管理也蛮有效率,人们甚至连自治的愿望都没有。但是,在以私有财产为核心、共有财产为纽带的现代小区出现时,这一局面被打破了。业主委员会以民主的名义诞生——现在又开始遭遇民主的“麻烦”。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与国有体制,使城市人口习惯于他治,而不知自治为何物。面对陡然到来的业主自治,人们发现,原来民主并不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9.
贾娟 《图书馆》2024,(4):9-14
将外部支持与乡村内部自觉有机结合,采用内外共生、上下联动的新内生发展是现阶段推动中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在新内生理论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强调从整体发展视角,立足乡村资源和需求,通过乡村与外部的互动联结、资源整合、改革创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文章深度解构入选国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的汉阴模式,认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欲打破乡村文化自觉意识淡薄、整合性欠缺、创新动力不足的新内生困境,离不开以县政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整体谋划与统筹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乡村自治组织及其组织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以“文化+”为思路的资源整合逻辑及技术引领、规则协同下的多维创新。  相似文献   

10.
目前,通州和全省的其他县市一样都在广大农村实行了村民自治,村民的“四民主、两公开”(即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财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村民们获得和行使这些权利都离不开规范完整的村级档案。因此,村级建档工作的开展不仅为推行依法治村、开展村民自治提供了依据和保障,而且也为构建和谐乡村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小区业主委员会在中国完全是个新事物。与乡村自治搞得有声有色不同,在城市这样的陌生人社会,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有机的利益关联时,政府的管理也蛮有效率,人们甚至连自治的愿望都没有。但是,在以私有财产为核心、共有财产为纽带的现代小区出现时,这一局面被打破了。业主委员会以民主的名义诞生——现在又开始遭遇民主的“麻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从自卫到自治 --论国民政府的保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如平 《历史档案》2005,(1):103-108
保甲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宋代,是传统中国对基层社会实行有效统治的政治管理体制。民初曾一度被废弃,但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为了加强乡村的自卫力量,配合政府的军事“剿共”,又重新在基层社会编制保甲,作为统治和管理基层社会的政权组织。新县制实施后,国民政府把保甲融入地方自治,使保甲由自卫演化为自治组织。本文试图从制度设计和实际运作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连接了国家行政逻辑与乡村自治逻辑,具有超越单一逻辑的比较优势。对“行走的书箱”乡村阅读推广项目进行案例研究,发现政府通过培育“项目型乡贤”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促进政府与村民的信息沟通、提升服务效率、促进服务创新。不同于传统乡绅与内生性新乡贤,“项目型乡贤”是由政府主导、动用行政手段动员、培育、吸纳而来,以完成项目治理任务的治理策略,带有“做乡贤”“常人治村”的特征。“项目型乡贤”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基本上是一种动员式参与,地方政府应该采取制度化、持续化的方式开展新乡贤工作,增强新乡贤的公共性、治理能力与治理意愿。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社区信息化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手段,其特征是需求多元化、具备多层次、包容多主体,其核心是寓社区管理信息化于社区服务信息化之中.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自治组织三个方面,对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理解构成三维视角,其中政府组织是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的主导者,企业组织是社区商业服务信息化的提供商,自治组织是社区自治服务信息化的生力军.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自治服务的信息化构成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15.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要传承、创新和发展乡村文化的丰富内涵,必须依靠连续八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全民阅读战略.全民阅读与乡村文化振兴是相互依存、相互依靠的关系,可以实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涵养乡村居民的文化底蕴,拓展乡村文化的传播渠道,传承乡村文化的精髓,丰富乡村文化的呈现载体.因此,要挖掘特色鲜明的乡村阅读资源,搭建乡村阅读融媒体平台,打造精品乡村文化阅读资源,延伸乡村文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全民阅读与乡村文化振兴齐头并进,达到"双赢"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文化振兴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内核,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工程.文章在分析数字乡村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性关系,强调乡村数字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性和...  相似文献   

17.
晚清以来,传统的以乡绅为中心的农村自治习俗已经无法满足城乡发展的需要.清政府为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开始积极探索乡治整合的新方法,力求能构筑出一套兼具中国传统和西方民主政治的新乡村自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落档案工作是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从记忆观视角探析了我国传统村落调查立档、传统村落自治档案、档案部门保管传统村落档案和协助传统村落自治档案等几种主要的工作方式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策划选题的反复论证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在农村,村民依照法律自主管理本村事务的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基层最广泛的实践活动,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扩大基层民主的一项伟大创造。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从80年代中期便开始致力于农村问题,特别是乡村治理问题的研究。为了从乡村丰富的政治实践经验中提升出富有创造性的理论,他们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足迹踏遍了祖国十几个省份,并在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一些村镇建立了长期实验点,  相似文献   

20.
乡村有声阅读可促进乡村文化自我更新,增强乡村居民文化自信,培育乡村数字文化氛围,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有声阅读现状,指出在推广乡村有声阅读过程中,乡村居民、有声读物内容、有声阅读活动及政策指引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乡村有声阅读效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出4个实践策略:第一,打造智能交互有声阅读一体化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