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驿递是古代官方传递公文的主要途径,为此在全国各地都设有驿站,驿站是古代通信网络的重要节点。在清代因盛京特殊的政治地位,盛京驿站的设置与管理规制也就不同于一般了。  相似文献   

2.
自雍正三年(1725年)起,清廷以盛京行政积弊之故定期派遣科道官巡察盛京,其后又改派京堂官,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正式废止。盛京巡察官初以稽查陪都各机构所行事件之完成情况为基本职任,乾隆十二年(1747年)时乾隆帝重新界定该职官的职司权力,将其自雍正朝时即已模糊存在的延展职权合法化,使之正式成为清廷监临盛京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盛京巡察官以品秩较低的外来官员身份,难以真正介入盛京政务,并易与本地官员龃龉,进退维谷。及至嘉庆后期,盛京巡察官的派遣日益造成盛京本地的供应之烦,其停派亦成为必然。本文梳理盛京巡察官的发展脉络,检视其职掌与权力的演进过程及实际运作,分析其废置的多重原因以及清廷在设废之间的政治考量,并反思这一制度设计的作用与局限。  相似文献   

3.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渗入,都会使民俗发生重大变化。有清一代,大量获罪的汉族流人及其家  相似文献   

4.
满族入关后,由于汉族移民的大量迁入,满汉杂居,相互通婚,加之清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推崇,盛京地区的满语在乾隆年间开始出现衰落趋势,在清代中后期,盛京满族陆续转用汉语.  相似文献   

5.
满族入关后,由于汉族移民的大量迁入,满汉杂居,相互通婚,加之清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推崇,盛京地区的满语在乾隆年间开始出现衰落趋势,在清代中后期,盛京满族陆续转用汉语。  相似文献   

6.
<正>清代人口户籍分为旗籍与民籍两大类。旗籍人丁有严格的比查制度,每三年进行一次人丁比查,形成各类名目的比丁户口册送往相关衙署存查。册内注明人丁该管旗佐、其上下三代家庭人口姓名年龄,是清政府给予旗人特殊法律地位与经济待遇的依据,与国家的财政开支、军事作战和八旗生计等方面紧密相  相似文献   

7.
姜珊 《兰台世界》2024,(2):32-36+42
盛京刑部是清廷于陪都盛京设置的重要理刑机构,主要掌管盛京区域涉及旗人的案件。关于盛京刑部、清代司法审判机构以及清代东北地区司法问题的研究虽已形成一定的成果,但未对盛京刑部的司法审判职能详细展开研究。另外,已有的研究也未能完全揭示其在地方司法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清代东北的审级问题更是未能得到准确结论。盛京刑部在清代盛京地区司法审判中的作用,盛京刑部作为清代地方司法体系中特殊一环,如何通过司法审判来维护盛京地区的社会秩序等问题,都没有得到全面且准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8.
<正>清代皇帝千里迢迢由北京回故乡盛京(沈阳)祭祖,创制于康熙帝玄烨。玄烨一生三次东巡,每次均于盛京停留数日,拜谒祖陵、瞻仰旧宫及宴筵赏赐等,并未于盛京增建行宫,那么在盛京期间他住在了哪里呢?清代官修典籍对此均无翔实记载,不免世人猜测种种。盛京是清代第一座帝都,留有旧时宫殿,其中清宁宫即为其祖父皇太极寝宫,唐熙皇帝在盛京期间可能住此吧。其实不然,皇祖居所此乃圣地,只可作为"胜迹"瞻仰,万不可作行宫下榻。诚如金梁著《光宣小记》载:"圣祖东巡,以太宗所居,不敢复履,改为神宫。"那康熙帝究竟住在哪里了呢?  相似文献   

9.
朱永杰 《兰台世界》2015,(4):146-147
清代盛京地区的驻防城总计24座,是该区域八旗驻防的产物。顺治至康熙时期地区的驻防城基本建立完成,雍正时期驻防城体系完全确立;乾隆时期是盛京地区驻防城发展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
清代诗人英和流放期间创作的《卜魁集》,在结集编撰上具有明晰的线索。诗歌从多方面反映了塞外不同的景色物象、风土人情、节令气候等,且在诗中渗透了作者的体味感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般情况下,最能代表一个文人才情水平的莫过于诗歌,汪洋恣肆的鸿篇巨制固不必言.就连短小精悍的律绝也能很好地反映作者的才华与志趣。对于文人来说,自己的才华渴望着为世人所认可,“了却君王天下事”如无可能,“赢得生前身后名”便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倘或运气不错得以走上仕途,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诗歌的这种表现功能,到唐朝以后被统治者发挥到了极致,其标志是一种新的、主要用于考试取士的诗体应运而生,这就是试帖诗。  相似文献   

12.
盛京内务府抄存档案黑图档,是盛京内务府与总管内务府、盛京将军衙门、盛京五部及奉天府等机关之间平行文书的汇辑。该档案包含信息十分丰富,涉及以盛京为主体的东北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教育、民族、外交、风俗等内容。本文拟利用黑图档,对学界鲜有研究之清代盛京保甲制度进行梳理与探讨,旨在说明盛京地区早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即已开始编设保甲,康熙朝盛京旗屯内保甲之编设以血缘组织充任,至雍正朝保甲组织逐渐由血缘组织向地缘组织转变,同时旗屯保甲事务可由临近民屯保甲组织稽查。乾嘉以后,对旗民一体给予门牌,相互守望,编查保甲。旗民两套保甲体系同时运作,致使地方职役名目繁多。  相似文献   

13.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10,32(2):F0002-F0002
盛京是满族肇兴之地。清太祖努尔哈赤于天命十年(1625年)定都于此。太宗天聪八年尊为盛京。世袒定鼎北京,以盛京为留都。康熙皇帝为“追述祖宗功德。纂修《大清一统志》,以昭示来兹。爱敕奉天府尹先修《盛京通志》.以便汇辑,为诸省弁冕”。奉天府尹董秉忠“檄令各属咸至.量能援事,分类采辑;更取各属新志,增删订正,数月而稿成。”  相似文献   

14.
<正>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自秦皇、汉武起就有帝王巡幸地方的举措,每位皇帝每次出巡的目的、性质、范围、规模、耗费有所不同,世人对此也是议论颇多,褒贬不一。在清代,1644年八旗大军挺进山海关,迁都北京后共有十朝皇帝,前几朝皇帝出巡次数很多,北狩、西征、南下、东巡,劝文教励武功、谒陵拜祖、教养蒙古、考察吏治、游历问俗,奢华繁俭不一,留给后人的评说不一。其中东巡与辽宁息息相关。清帝东巡,是指清代皇帝巡幸盛京、吉林等地。这里留有清代皇帝的祖宗陵寝、曾经的大内皇宫,更有提供北京宫  相似文献   

15.
<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这是古代诗词中为"蜡"赋予的特殊内涵,寄托了古人诸多的情思,而在清代四川南部县,白蜡作为一种土产物资,也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中有不少关于白蜡的记载,而在其中,以白蜡的产销、代购、纳厘等为主要职能的新镇坝白蜡分公司走进了笔者的视野。那么,在档案中,关于分公司的创办、运行、职能以及弊端有着怎样的详细记载?分公司创立的种种  相似文献   

16.
祭祀属于吉礼,位列我国古代五礼之首.清代在继承传统祭祀制度的基础上有所调整,构建了一套较为严密的祭祀体系.本文以《黑图档·咸丰朝》为基本研究史料,深入探讨了咸丰朝时期盛京地区祭祀的礼仪制度、规则制度、保障制度和物品制度,以期为有关清朝盛京地区祭祀制度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过去,土家人的饮食习俗以俭朴著称,它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与土家人的民族气质相融合的产物.清代长乐(今五峰)县训导潘炳勋有一首七言律诗,是这样描述的:"深山饮食勿拘墟,天地施生美可茹.露邑黄粱春酿早,雪翻白溢米饮初.晚菘待买峰头菜,新釜留烹洞里鱼.更有高田洋芋熟,也堪宴客伴嘉蔬."  相似文献   

18.
清代是我国诗歌创作史上的又一高峰,感受到整个时代的文学气氛,清代僧人也写下了大量诗章。清代僧人的诗歌创作是佛教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文化的瑰宝,也是清代诗苑中的奇葩。要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形态,要全面研究清代僧人的心灵境况、审美意趣、处世姿态、文学修养,就不能不研究清代僧人诗集。本文拟就清代僧人诗集的收藏及其检索作一考察。据笔者对全国各大图书馆的调查,可知现存清代僧人诗歌别集在21O种左右,约SOO余万字,如加上总集、方志和寺院志、山志等典籍中所收零散作品,则清代僧人诗歌总字数在60O万字左右。…  相似文献   

19.
盛京将军辖区内混居着大量旗人与民人,在日常生活中,旗民的接触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纠纷,进而引发各种司法案件。本文就《黑图档·嘉庆朝》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刑民案件展开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司法状况研究作出贡献。首先,本文对盛京将军衙门的设置缘由和司法官员进行梳理;其次,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刑事案件展开分析,通过对不同刑事案件种类的分析,对清代刑事立法展开研究;再次,对清代旗人在法律中所特有的特权进行探讨,旗人在法律中享有优待和特权;最后,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司法状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清代是经学的“复盛时代”,乾嘉学者以其辑佚补亡之长技,对三家《诗》佚文遗说进行了全面搜讨,至清代后期,凡属保留了三家《诗》义的典籍,已被搜寻殆遍。清代学者在三家《诗》辑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限于时代和学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