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7-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的出版发行机构,党的出版事业在白色恐怖中发展壮大,打破了国民党的文化控制,促使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书刊的传播,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吸纳了更多的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多的工农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立勤 《新闻界》2012,(5):75-80
1927年至1937年中国民营报业的发展达到鼎盛期.本文通过重新梳理和审视这一时期民营报业的政治环境,试图从历史情境中还原当时民营报业与政治的多维关系,从而把握和洞悉中国民营报业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4.
5.
道路及其构成的网络在保障城市日常交通以及构建城市空间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民国首都建设中辟建道路时,官民之间围绕着具体路线和路幅宽度发生过诸多利益之争.强势的政府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压态势,只在一些不甚重要的场合做有限的让步.1927-1937年南京城市发展取得成绩的背后,不能忽视广大民众承受的痛苦和作出的牺牲.  相似文献   

6.
1927年后,国民政府意识到思想传播的无形性与难控性,开始对出版业实行严密监控.艰难的出版环境使得当时带有革命倾向的文学期刊不得不转变编辑策略,通过审慎选择期刊内容、不断调整栏目设置、频繁更换刊物名称的方式求得生存与发展,以便在特殊的传播环境下对革命文学进行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侨务政策相关概念作简要介绍,然后详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侨务政策,以期对此时的侨务政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侨务政策相关概念作简要介绍,然后详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的侨务政策,以期对此时的侨务政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苏州冬防组织逐步健全,规程日益成熟,成为一种以公安局为主导,当地治安力量积极参与,并得到商团等民间力量大力支持的防护举措.冬防大约在每年11月中下旬至翌年1、2月举行,主要内容有分区巡逻、侦缉行旅及剿除湖匪等.冬防历年实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有助于降低匪患程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改良社会风气,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治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华界陆上公交的发展与上海城市现代化的演进(1927-193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一个半世纪以来,上海一直以中国城市现代化的中心和典型见重于世.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两个现代化演进的高峰,一是1927至1937年,一是1992年到如今.1927年前,上海城市现代化主要是上海租界现代化,1927至1937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变得既要讲租界也要讲华界,华界获得了空前发展,成为该时段上海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少兵 《历史档案》2005,(1):109-118
1927—1937年的北京(自1928年6月起,被南京国民政府改称为北平)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市民的娱乐文化丰富多彩,娱乐的物质载体——各种类型的娱乐场所遍布内外二城。戏园、茶馆、妓院、杂技场作为传统的娱乐场所继续占据重要地位,但电影院、公园、舞厅、游乐场等新型娱乐场所也在向市民提供新式娱乐生活。  相似文献   

12.
魏红专 《兰台世界》2013,(4):122-123
<正>随着清末民初"废科举、兴新学"运动的兴起,近代教育制度逐步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起来。但由于受当时中国特殊的国情影响,近代教育的发展步伐缓慢而又艰难,地处内陆、封闭落后、战乱不断的河南更是如此。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7年抗战爆发,近代河南的教育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一般说,档案系指机关、团体,或个人将其处理事务(如为公家的事务,则专以公务称之)过程中产生的纪录(包括文字与非文字资料及附件),分门别类,依序整理典藏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刘晖 《新闻传播》2023,(3):88-90
《良友画报》在1927-1937年期间,从医疗健康知识、公共卫生宣传、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事业建设以及培育健康审美等各方面进行了健康传播的实践,“良友遍天下”,其通过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制定传播策略,有效地提升了传播效果。图片的大量使用使报道更具形象性和冲击力,系列专栏提升健康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和连贯性,广借名人之口增强传播的动员效果,为我国健康传播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小型报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政治传播意义,特别是对于如何发挥大众报刊的政治传播功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市政与地方自治遗留档案包括自工巡捐局设立起,迄国民革命军进入上海前的最后一个市政机构-- 淞沪商埠督办公署,上海南市、闸北、吴淞三地的九个市政机构全宗.[1]  相似文献   

17.
1927年至1937年素称南京国民政府的"黄金十年",其中中国电影业和明星制的成熟壮大为文化娱乐新闻提供了宝贵的生存发展机遇,在现代报刊理念的指导下丰富报道内容,拓宽报道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新闻报道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27年4月汪精卫回国,在上海曾与蒋介石进行了一次有关“清党”的会谈。关于这次蒋、汪会谈,王芸生在其1933年写的《十年观潮记》一文中,对这一事件的叙述,较为具体。该文称:“同日(按:四月五日)蒋汪会议,吴敬恒、蔡元培、李石曾、宋子文、李济琛、白  相似文献   

19.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为使教师能安心执教,提高教育质量,国民政府逐步制定了一系列教师养老抚恤制度。但是由于时局动荡、经费短缺以及养老抚恤制度本身缺陷致使实施效果难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20.
刘正远 《兰台世界》2022,(3):125-129
1927—1937年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阶段,其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传统与现代并存的鲜明时代特色,这一时期国民政府虽开展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工作,但实际工作效果并不理想,社会保障领域内的诸多问题仍未解决,本文将以《申报》报道为视角,对这一时期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实际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其失败背后的根源,总结历史教训,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保障事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