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面向全世界的NSF科技信息系统STIS 成立于1950年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是美国政府为发展科学和科学教育事业而设立的科研资助机构。它每年资助大量的研究项目,并通过各种助学金、教育发展计划等为美国培训大批高级科技人才,对发展美国的科技起了很大作用。NSF还通过科技情报的收集与分析,对美国政府制定科研政策与科技规划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计划与资助情况分析1.1 NSF地球科学计划与战略规划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以下简称NSF)自成立以来,已资助和制定了多个地球科学计划与战略规划,如"国际地球物理年"、"国际印度洋考察"、"国际海洋考察十年计划"、"大陆动力学计划"等。  相似文献   

3.
简要分析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近年来对理论与计算化学项目的资助情况并与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该领域的支持项目进行了简单对比。  相似文献   

4.
2018年,科学基金信息科学领域增设“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申请代码(F0701)资助教育科学基础研究。基于首批F0701科学基金申请与资助项目数据的科学计量分析显示:申请项目涵盖了个性化教学、教育大数据、机器学习、增强现实、教育机器人、学习评测、交互学习、数字资源、协同学习、资源配置等十个主题聚类。研究发现,目前的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仍处于技术迁移期,主要以信息领域向教育领域渗透的研究工作为主,但对教育领域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缺乏深刻凝练,深度交叉融合不足。建议研究者加强对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运用、增强研究团队的交叉融合、提高凝练科学问题的能力;建议科学基金进一步充实完善申请代码,引导评审专家根据本领域项目申请的特点进行评估,提高资助率并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我国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整体研究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融合研究是一种以复杂问题驱动、学科深度融合、创新研究领域和多元主体协同为核心特征的全新科研范式。目前中国的融合研究资助实践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形成完善的遴选机制与科学的资助渠道。为此,选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典型案例,在分析融合研究概念内涵及核心特征的基础上,对NSF资助融合研究的战略定位和具体举措、融合研究项目和成果转化设计的资助政策等展开系统研究。分析表明:NSF通过战略规划和投入计划保证资助融合研究作为战略优先事项之一,对融合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相关项目的提案要求、审查标准与处理流程等都形成了较为规范、具有融合特色的资助政策。在其具体资助机制中,通过“C-Accel计划”融合研究加速课程设置将融合研究的主题创意加速到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增长的融合研究”和“C-Accel计划”促进融合研究成果转化。NSF对于融合研究从创意产生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资助机制对促进中国融合研究发展提供如下启示:融合研究项目的布局应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融合研究文化;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培养融合研究人才;增设融合加速项目、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06年设立了科技政策学基金计划(SciSIP),支持来自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发科技政策的框架、工具和数据,参与科技政策研究共同体的发展。该计划实施以来,至今已经资助了三百多项研究课题,有多项研究成果为决策者所用。本文聚焦于该计划2007-2016年资助的项目,分析了计划目标与主题、项目类型、项目在美国各州和机构的分布、项目合作、项目经费以及其中的数据研究类项目等;探讨了该计划对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成立科学基金资助机构是世界范围内支持本国基础研究发展普遍采用的途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不但对美国科学发展影响深远,也是各国科学基金发展的学习典范。基于基础研究特征与科学基金形成的必然性,从"核心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三个层面对美国NSF的发展战略进行梳理;分析了NSF核心价值、资助战略中追求卓越与兼顾包容性的特点,并进一步基于统计数据分析了NSF不同项目类型的区域分布特点,以期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制定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范式"概念出发,区分了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创新方式,即累积式渐进和革命性突破,指出科学资助机构在依靠以寻求共识为特点的同行评议机制来遴选具有非共识特征的革命性创新研究项目中所面临的内在困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从设立小额探索性研究项目到支持变革性研究的政策变迁表明,科学资助机构不仅要进一步改进同行评议机制以有效甄别创...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98—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在气候变化政策领域资助项目进行了统计梳理,分析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资助项目的进展情况,发现虽然资助项目数量不多,但在研究内容上基本覆盖了气候变化政策领域的国际热点研究方向,而且我国气候变化政策研究紧跟国际学术前沿。我们希望为该领域学者的未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促进我国气候变化政策领域基础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NERC)和德国亥姆霍兹研究中心联合会(Helmholtz Association)等国际上的主要科学基金组织和资助机构过去10年的地球科学资助战略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国际主要科学基金组织和资助机构的地学资助战略特点:(1)高水平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引领和指导学科资助规划工作;(2)规范的研究工作组织机制和严谨的质量控制流程保证了高水平研究成果;(3)学科战略与资助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逻辑性特征明显;(4)发展战略与资助规划日益强调地球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发展与应用等。此外,还系统概括了国际地球科学的6大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对我国地球科学资助战略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剖析其在相关领域的资助情况,可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反映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28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科学计量,揭示了人工智能与智能领域基础研究的研究方向、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各省市获资助情况的分析,展示了我国该领域主要基础研究力量分布,以及浙江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提升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科研合作是科学复杂化、科研人员专业化的产物,也是提升科学进步与发展的重要选择。分析我国政府支持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特征及项目层面我国国际科研合作情况对科技政策制定者、科研管理人员制定与优化国际科研合作政策、管理规章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1-2018年资助的1053项“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为对象,通过数理统计、地理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从项目资助和合作网络两个层面分析“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时间、地区、学科分布特征以及国家、机构合作网络特征。分析发现:?2001-2018年“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资助规模整体呈先快速上升后平稳发展的趋势。?从资助地区来看,2001-2018年我国共28个地区受到资助,东部地区是资助重点,北京、上海、江苏是资助的主要区域,且资助重心呈由东向西、由北向南的转移趋势,但总体转移幅度不大,我国西部和东北地区依然是资助的薄弱区域。?从资助学科领域来看,不同学科领域资助起始年存在差异,2007年之后资助的学科领域分布开始逐步稳定,其中,医学科学是受资助的重点学科领域,受资助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其他学科领域;此外,2011年之后除医学科学领域之外各学科领域的资助比例趋于稳定。?从项目合作国家来看,我国共与38个国家(地区)开展过项目合作,但合作国家(地区)总体集中度较高,美、英、德三个国家为重点合作国家,美国与我国的合作最为突出;2001-2018年项目合作国家(地区)不断增加,中美合作强度最为突出,但总体集中于欧洲地区;?从项目合作机构来看,机构资助面越来越广,与国外合作越来越密切;合作网络的连通性不断提升,机构间信息交流越来越通畅;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国外加州大学、德克萨斯大学是国内外合作开展项目较为频繁的机构。建议我国在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层面进一步优化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资助重心、调整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资助领域比例、提高国际科研合作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研究中各个学科间不断交叉融合及对变革性技术的追寻,前沿交叉探索性研究不断涌现,这些前瞻性、创新性甚至颠覆性的研究需要通过不同于常规项目的原创探索类项目获得资助。本文介绍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资助的早期概念探索项目(Early-concept Grants for Exploratory Research,EAGER),并通过部分受资助项目作为实例,分析阐述NSF原创项目的设立目的及资助范围。通过分析对比中美两国科学基金原创探索类项目设置的差异,结合我国自身基础研究发展的特点,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原创探索类项目的组织实施提出若干设想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是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其宗旨是振兴美国的科学事业,促进美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基金会主要通过发起科学与工程学研究,资助科学与工程学教育中的某些活动来实现其宗旨,其本身不承担任何具体的研究项目。基金会自1950年5月10日创建以来,在促进美国科学发展和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国内外科技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一、机构设置在美国联邦政府中,除总统府及作为内阁成员的13个直属部外,还设有50多个独立的行政机关(如美国宇航局等),基金会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国外同行评议的不同模式与共同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和分析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与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和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四个科学基金资助机构项目评审中,同行评议实践的不同发展模式与共同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科学基金立项评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地球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95年出版发行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优先资助领域>,其中的地球科学部分,对地学的科学基金项目遴选以及各分支学科重点研究领域的形成和强化,均起到了积极地导向作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其整体包容面过宽,与部分领域过窄、针对性过强的弱点相当突出.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学科战略论著,包括<固体地球科学和社会>(Solid-Earth Sciences and Society)、<走向21世纪的中国地球科学>、<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以及待发表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等,对地球科学最近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乃至重大研究课题等均有广泛的讨论.鉴于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分别成立了学科、学部专家咨询组,对地球科学及各分支学科近期发展的方向及前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期间优先资助领域进行了研讨.在广泛征求学术界意见的基础上,提请学科评审组会议审议,进一步修改补充,最终形成地球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成立于1950年5月10日,是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其任务是:通过对科研项目的资助,鼓励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加强信息交流和国际合作,以促进美国科学的发展。NSF的作用和活动有五个方面: 1.参与国家科学技术战略政策的讨论和制定。2.NSF本身的长期发展计划、新的倡导性项目以及预算的制定。3.执行项目计划,包括征求项目、评审、裁定批准等。4.日常事务,如人事、行政、决算、审计等。5.外部关系。NSF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家级科学基金会组织之一。三十九年来,它对美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应该说,NSF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国家级基金项目在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上具有重大引导与推动作用,对基金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有助于研究国家层面的科技政策、战略部署和科技投入,掌握技术领域的研究状态与发展演化。【方法/过程】从情报研究视角出发,在解析基金项目数据单元的表征及其信息含义基础上进行研究设计。结合不同指标测度,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8年至2018年间人工智能领域相关项目的资助数据为例,基于宏观从多个维度对资助金额、学部、负责人、机构及项目计划号等数据,进行整体性的时空刻画和分析。【结果/结论】美国的有力政策导向与持续资金投入支撑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并使该领域的基础研究、重点研究学部、前沿技术与应用范畴各自体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发展特色和资助特点。【创新/局限】提出整体全、重点深的纵横交贯研究思路,创建了宏微观结合的技术领域基金项目数据挖掘与分析框架。基金数据与其它科研数据结合开展关联情报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 tion,以下简称NSF)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成立于1950年,主要负责资助全美大学和其他学术机构的基础研究、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美国科学与工程各学科的全面、协调发展。除了大约5%的管理费用和3%的委托项目之外,NSF经费的90%以上通过以质量为基础的竞争性评审机制(merit review)来确定资助对象,其中,负责组织同行评议的项目官员(program officer)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多年来,NSF受理的科学申请数量急剧上升,从2001财年的31942份增长到2005财年的将近42000份,然而其编制基本没有变化,NSF是如何解决工作量的问题呢?秘诀在于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大型科研基础设施项目优先顺序的遴选机制、扩大和强化科研基础设施资金分配以及通过赛博基础设施变革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设施监管指南》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