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作为心理倾向是一种稳定的,而非偶然的、暂时性的指向.兴趣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旦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孩子就会对数学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2.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就会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就应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有一个好的开端,这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好的情绪,是一种人们想要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才会对其产生好奇心和进行探究的心理欲望。这种欲望一旦被激发,它就会成为一种学习的自觉性和内动力。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学生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一种情绪表现,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活跃的内在巨大动力,是产生求知欲的"激素".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知识都有一种渴望了解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梁丽娜 《考试周刊》2009,(30):164-164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学生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一种情绪表现,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活跃的内在巨大动力,是产生求知欲的“激素”。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知识都有一种渴望了解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7.
杨静 《学子》2013,(8):3
兴趣是人类积极认识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通过我近二十年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产生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一、通过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信任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我  相似文献   

8.
数学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实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利萍 《甘肃教育》2009,(13):47-47
一、数学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途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对所学知识积极思考,深入探索,甚至打破陈规,产生创新欲望。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而好奇心又是创新的潜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王月琴 《生活教育》2012,(12):57-59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的反应,它可以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小学生学习作文,很大程度上是从兴趣出发。如果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地思考,乐于参与到作文的教学活动中去,想象力也会不断丰富。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习作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1]人一旦对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就会给予优先注意,积极探索,并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可以说,兴趣是活动的心理因素。所以对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人们对某件事发生兴趣时 ,就会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与深入认识世界的积极倾向。它表现为好奇、求知、探究、操作、掌握等。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 ,经过学习活动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而逐渐形成。当学生获得自己认知结构中所没有的新奇信息或产生不和谐的信息时 ,就会产生要弄清楚的认知动机和行动。而新知识的获得与不和谐的消除 ,会使学生产生轻松而愉快的体验 ,从而促使其产生继续学习以求进一步满足的欲望。可见 ,学习兴趣是推动…  相似文献   

12.
创设情激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习活动中的兴趣是乐于接近、寻求和获得知识的一种情绪色彩的倾向或需要;兴趣是学生对外界事物产生的好奇心,满足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无止境的本能欲望。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听、想、问,思维也就被激活。儿童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作为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就应该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语文课,创设好各种情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良好的学习兴趣是认知欲望涌现的源泉,是学习动力产生的催化剂。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所谓"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能导致好奇心,是创造力的催化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相似文献   

15.
兴趣指兴致,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影响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近年来,从对中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因而接受各种新知识(包括文化课、专业课等)的难度较大,对学习缺乏兴趣。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往往产生厌学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成绩,以致学习信心严重不足,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破罐破摔的倾向.以致课堂纪律比较差。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7.
刘学勤 《考试周刊》2011,(2):193-193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只有学得有趣,才会对学习产生求知的欲望,主动去学,也才能学得好。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都在尽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唤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期望他们能够爱上体育课,并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对学习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或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以积极的情绪态度和强烈的心理渴望去认识事物或参与该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