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亭松 《现代语文》2007,(10):24-25
中唐儒学因为种种原因而开始产生迥异于此前沿袭两汉的唐代儒学的新变。柳宗元接受了中唐儒学中优秀的新变思想,并且用自己恢宏雄健的才思笔力、弘毅正直的人格使之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唐传奇与散文在中唐时期同时达到了兴旺繁荣的状态,虽然他们的繁荣离不开中唐时期复杂的政治背景,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古文借鉴了唐传奇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使古文的内容得到一定程度的延展;古文运动中倡导一种单行散句为主,活泼、自由、生动的散文体形式,传奇文的文本形式更显灵活、跳跃.  相似文献   

3.
“奇”是中国古代散文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指创作中不受约束的自由性.中唐时期散文创作经历了重大改革,散文理论推陈出新.汉代王充对于“奇”的褒与贬,成为中唐文学理论研究的两条主线.韩愈、柳宗元、裴度、李翱、皇甫浞等人对于“奇”这一范畴的讨论,反映出中唐文论家对于复古与革新问题的不同看法.这些争论从理论上看是复古与革新两种观点的交锋,从创作实践上看则是对于创作规范和创作个性之间关系的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与古文运动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历来观点各异。有肯定的,亦有否定的。应从古文运动兴起前后的两个时间段来看二者的关系。古文运动兴起之前,传奇文以其散文的形式和通俗的内容,为古文运动开路;古文运动兴起之后,进一步推广了散文的形式,其"道"的内容给传奇文增添了写实精神,而传奇想象、虚构等创作方法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古文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中兴间气集》是一部中唐前期的诗歌选、评集。是著标举“体状风雅、理致清新”的审美准则 ,体现出重闲雅、重清赡、重韵致等方面的诗学倾向 ,在诸多唐人选唐诗中独具一格。是著亦显示了中唐前期诗学的基本旨趣 ,成为研究彼时文学思想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儒学中的道德观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通过对儒学中道德涵义的考据,可以发现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社会中外在的制度以及礼仪、风俗规定了道德的含义,人与道德的关系也就是制度中的人的依据,因此,现代儒学语境中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虽有区别,但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都在于成人、成士、成德。  相似文献   

7.
本在化转型与全球化语境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与评价儒家在构建21世纪中国民族精神中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作用,探寻儒学原典与新的人精神的契合点,从而使传统儒学与现代化的对话成为一种可能,进而指出,儒学因其深邃博大,在当今,不仅不缺现代意义,且可补西方化与现代化之偏。  相似文献   

8.
以韩愈、柳宗元和白居易三人为代表的中唐文人,非常重视法律的作用。在"一准乎礼"的社会背景下,对法律的起源和作用、刑事审判的实体和程序、法律中的民本因素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虽然得到的结论各异,法律思想也屡屡发生碰撞,但这种争论对缓和社会矛盾,延续唐王朝的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带动了唐律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在柳宗元和白居易的法律思想中,一些朴素的唯物观和民主观对后世法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儒学是统领中国历史几千年的主流文化,儒学文化对政治的表达是其与所生成社会相契合的体现。儒学思想渗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朝代中,这种思想文化的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通过契合每个朝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实现的。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探讨儒家文化得以生生不息成为有古有今且有承继性的文化的原因,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外文学史上罕见的曾躬耕陇亩的文人代表,陶渊明和梭罗都主张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求一种独立的精神境界。东方的哲学思想是陶渊明和梭罗能够在精神上相契合,并在东西方不同的国度和时代中践行抱朴守真诗学的思想基础。他们的诗学思想体现在审美取向上有所不同。梭罗的远离尘世的生活使他与浮华世事、流行社会保留一段距离,并用文字构筑另一种世界,从而保证生活的真正自若。自然在陶诗中,较之梭罗笔下更多一层含义,既是外在的自然环境,也是宇宙万物内在的本然状态,更是一种宗教信仰乃至理想生命形式的象征。但他们的文字都缓解了现实的紧张,带来了心灵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盛唐是个文化开放、繁荣的时代."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心系国危的士大夫们将拯救传统文化作为其爱国的历史责任.韩愈便是其中一位,他所主导的儒家"道统论"就是复兴儒家传统文化和增强民族文化信心的举措之一,但其策略有明显的不足.一个民族文化信心的重建与该民族的文化心态、自身的强大与否、文化的"普世价值"和文化创新能力大小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在探讨唐宋思想转型端绪和探寻宋明理学的端倪时,一般都注意到韩愈在儒学复兴方面的贡献,却往往忽视了柳宗元.事实上,与韩愈同时的柳宗元同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唐宋思想转型和宋明儒学复兴的先驱.  相似文献   

13.
长期的南方生活使权德舆在创作心理和创作风格上均受到楚骚文学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唐文坛重要人物,陆贽对六朝以来的骈文形式进行了改革,"骈中求散",努力改变六朝以来文章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的现象,将繁复的骈文化解为简单的骈文,改变了原来六朝骈文"抽黄对白"的局面,不再追求辞藻的华美,代之以一种平易朴实的语言,继承并发展了六朝骈文以来的"潜气内转"的传统,将文章的气势一以贯之,成为新型的骈文。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诗学从属于中国哲学,对它的研究应从中华文明源头上去发掘,从中华文明的源头“礼-乐”文明到儒家诗学体系的形成,以至中国心性哲学的完善而最终形成中国心性诗学体系。中国哲学与诗学实际上是“一体二相”,即呈现为两种不同的形态。  相似文献   

16.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王朝维持时间比较长的时代,究其原因董仲舒所建构的新儒学体系成为汉代主流意识形态无疑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汉代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儒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而是经历了从推崇黄老之学到儒学与其他思想的相互作用,以及汉初儒生们的不懈努力,最终董仲舒以先秦儒学为基础吸收其他流派的思想建构了一个新的儒学体系,并推动儒学成为汉代主流意识形态。文章对此作以简要的学术思想史回顾。  相似文献   

17.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王朝维持时间比较长的时代,究其原因董仲舒所建构的新儒学体系成为汉代主流意识形态无疑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汉代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儒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而是经历了从推崇黄老之学到儒学与其他思想的相互作用,以及汉初儒生们的不懈努力,最终董仲舒以先秦儒学为基础吸收其他流派的思想建构了一个新的儒学体系,并推动儒学成为汉代主流意识形态。文章对此作以简要的学术思想史回顾。  相似文献   

18.
景海峰先生是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的著名学者,以坚定的学术立场、开阔的哲学视野和独到的思维方式,力图揭橥现代新儒学的发展轨迹和精神风貌。他对儒学近现代转型的深思、对现代新儒家学术思想的评判、对儒学未来走向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现代新儒学的研究视阈。在此意义上说,现代新儒学研究是解析景海峰学术思想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9.
米芾是宋代文人中个性突出者,其文艺作品具有极强的个人色彩,彰显"个性"是其主导的书学思想,"自我"意识渗透在诗歌创作之中。他在诗、书方面都注意学习古人,诗学唐,追求平淡自然的诗风;书宗晋,在注重基础点画同时力求表达真实性情。其诗学思想与书法理论互通互融,构成独特的文艺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盛唐诗歌时,人们总是倾向于以创作题材为依据把王维、孟浩然划归山水田园诗派,而将高适、岑参列进边塞诗派。题材的区别固然导致王孟诗风与高岑诗风的差异,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就其作为盛唐气象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言,在美学追求乃至诗学思想方面都呈现出某种共同性。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王孟诗派与高岑诗派都存在着崇尚建安风骨的倾向,在倡导和实践“风雅”观上也有一致之处。认识到这种共同性,显然有助我们更真切地理解盛唐之音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