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及收费制度改革等现实问题的出现,贫困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及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辽宁科技学院为例,对全校贫困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并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了有效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症状自评表(Scl-90)对4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4份。从性别、年级、独生子女与否以及是否师范生等方面做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症状自评量表在师范与非师范方面强迫、人际关系、抑郁三个因子有差异,在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外,其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高师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年级、专业和是否担任班干部都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育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些学生在承受着学习压力的同时,还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致使许多人存在着心理问题。着重就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日晨 《文教资料》2007,(30):187-188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问题、经济问题、就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几个方面。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针对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学校应当采取具体措施加以扶持和帮助,使他们学会心理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个体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本研究运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淮南师范学院随机抽取的500名学生进行了测量,其中收回有效问卷472份。SCL-90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为29.0%.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8.7%,贫困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的症状表现明显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大学生是一类特殊群体,他们面临多方面的问题与压力,表现出多样的心态,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7名贫困大学生及123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SCL-90中,各项因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贫困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躯体、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几项因子上存在系别差异。结论:经济贫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强迫症状、情绪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在贫困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但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较少。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不断增长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如何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研究和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研究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相对来说更容易有心理健康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去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确保他们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在目前高校工作中日益突显,迫切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主观认知态度方式、社会大环境、学校与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是:将经济助困与心理助困有机结合;切实做好贫困生心理咨询与指导工作,从而促进贫困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数增加,其心理问题也愈益突出。他们不仅需要外界的经济帮助,更需要心理上的关怀。因此,寻求有效对策,帮助他们战胜困难,培养自强自立的意识,促进其全面、健康的发展,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自我效能感研究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我效能感研究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关注高校贫困生,并不是简单的经济扶持和心理疏导,重要的是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教育,增强贫困生自我效能信念中的积极因素来促进其心理健康,以使其真正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浙江省内四个地区13所高校2010名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32份。通过数据的汇总与统计、比较,得出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数据,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相关的教育问题,深入剖析了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与表现,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是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途径.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重要意义及影响因素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124,自引:0,他引:124  
本研究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16PF)、“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抽样选取北京市23所高校6000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220份。结果显示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但仍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差于高年级,其中二年级心理症状最突出;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明显差异。个性特征方面北京大学生具有外向、开放、活泼、自信、富于幻想先进特点,但也存在缺乏务实精神、责任心不强、克制力较差、缺乏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自我中心等不足。个性特征方面存在男女性别差异;随着年级提高学生自律性不断提高,但创造能力有所下降。本研究为高校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法对健身健美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健身健美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发现,受试者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与实验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强迫、敌对、抑郁等不良情绪显著缓解,各症状阳性率显著降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推进,形成了一大批多校区高校。这在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多校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度加大。虽然各个学校情况不同,但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即根据多校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来创建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学位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专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调查发现,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滞后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领导机构、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专兼职队伍、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开展专题讲座和专项活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介作用等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