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云汉 《考试周刊》2012,(26):36-37
意象理论在中西不同的理论体系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构局,本文在阐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中西意象理论的语义流变及意象翻译的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云汉 《考试周刊》2012,(24):23-23
意象理论在中西不同的理论体系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构局.学术界对“意象”的概念和类别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矛盾甚至错误的理解。本文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中西意象理论的语义流变,并发掘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4.
韦梦雪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4):11-12,23
柳作为一种原型意象,蕴涵的丰富非其它意象可比。综合起来看,至少有三种:一是象征离别,蕴含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别后的绵绵相思之苦。古代有折柳送行人的习俗,诗人多采用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二是用杨柳象征春天,柳眼、柳芽、柳丝、柳叶、柳花、柳絮,皆是诗人吟咏的对象。三是以柳喻人,寄寓身世之感。既有男性诗人用以比拟心目中美好的女性形象,也有女性自比自叹,自抒胸怀。  相似文献   

5.
从对欧阳修词中“柳”的意象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欧阳修不仅在学习前人传统题材和手法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敢于突破传统,在词中抒怀言志,开创豪放词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7.
模因论是用来解释文化的传播与进化的规律,因其仿照基因而得名。它通过模仿和复制传播,语言是它的载体。译文也是通过复制和模仿而得到传播,并在广泛传播中为人们所接受。模因与译文的传播密切相关,从模因论的角度解释译文传播的规律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成语大词典中收录的含"柳"的成语为基础,分析了"柳"所包含的意象,"柳"在成语中的意象有:借指离别、形容女子姿态美好、比喻春光明媚、暗指狎妓及妓院、比喻说话做事飘忽不定、表示人的心境凄凉等等,这些意象都是基于"柳"这一我国南北常见植物的形态及生长习性逐步演变而来的,并在现代书面语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表示离愁别恨、代指故乡、愁的象征、借指春天、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象征美女、喻指爱情、借代小人等。对此进行简要勾勒,可以更深刻理解“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湘十年诗歌创作生涯可以分为初创期、成熟期、开拓期三个阶段,其每一阶段的诗作都有几个核心意象。横向地看,这些意象不仅能反映出诗人当时的创作心态和艺术趣味,而且总揽着每一阶段诗歌创作的主题和情感倾向;纵向地看,意象之间又存在明显的内在关联和流变。  相似文献   

11.
别离主题在宋词中表现得尤为执着与深刻,这不仅因为词境适合表现别离主题、词体中的长调慢词比诗体有更大的伸展空间,更因为词人能把世相沿袭的诸多别离意象运用得推陈出新,本仅就“柳”这一意象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词借助意象来传递情感."柳"是古典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它早春萌发,预告春来:枝条轻柔,撩人情思;飞絮飘扬,触人感怀.柳又极易成活,屋前宅旁,随处可见.古诗词中大量抒发离愁别绪、乡思闲愁等情感的作品都运用柳来表现.本文辨别古诗词中"柳"与"杨柳"的名称,分析古诗词中常见的柳的意象.  相似文献   

13.
傅雷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巴尔扎克步入中国的九十多年里,众多传播者为之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佼佼者首数傅雷.他译介的巴氏作品独具魅力,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他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是多方位的.既有译文的生成,也有对文本的阐释,更有深层的影响与传递.正是他的坚忍与执著、艰辛与勤奋,才使巴尔扎克的中国之旅变得如此灿烂夺目.  相似文献   

14.
“南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一个意象。“水”是中国文学一大母题,“南浦”意象的产生与此紧密相关。“南浦”除基于水畔的审美特质外,还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与“历史”的内涵。南浦是滋生爱情的圣土,是抒发离愁的处所,“南浦”是时光荏苒、物华不再的象征,游子思妇以“南浦”咏离情别绪,政治家借“南浦”寓隐逸情怀,可见“南浦”意象的探究,对于研究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运用,提高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莫言是最富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海内外均享有很高的声誉。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国内外各大媒体的焦点。在法国,莫言作品被广泛地翻译出版并屡次获奖,客观地反映了国外读者大众对其作品的喜爱,从而说明了莫言作品在海外的接受度。本文通过对莫言作品法译本的传播进行梳理,探讨并分析其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柳是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原型意象,其审美文化意蕴在唐代有一个由美向丑的转变,即由魏晋南北朝时期品性高洁的隐者形象转向唐代轻狂卑劣之人格象征,由唐初拓展出的美貌女子渐渐转向青楼女子。其转变的原因有:唐代社会政治思想的开放与商业文化的繁荣;唐代乐舞《杨柳枝》的盛行;柳意象审美意蕴的老化,陈陈相因;科举取士制度与党派之争;青楼女子以柳自比。  相似文献   

17.
吴敏 《鸡西大学学报》2013,(1):68-69,72
涉外导游词是中国旅游文化推向世界的重要媒介,涉外导游词的创作不能将游客作为被动信息的接受者,需要激发他们的期待视野,树立游客的中心地位,这也是接受美学的主要理念。试在分析接受美学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探讨涉外导游词创作中审美意象再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从《狼图腾》的出版在中国当代文坛形成的“《狼图腾》热”这一现象出发,通过对中国古代典籍中“狼”作为文化原型的钩沉。“狼”文化原型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流变脉络的明辨以及现代以来“狼”原型文化意义的复归三个阶段的探讨,论证了《狼图腾》在当代中国文坛所产生轰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在别离诗词的意象群中,柳出现的频率最高、蕴蓄的意思最深,因而也最引人注目。文章紧扣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的“柳”这一意象,从它的成因、实质展开了充分的分析探讨,并对其认识意义和美学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关汉卿杂剧在明代的传播和接受的考察,我们发现明代的文人并不十分喜爱关汉卿及其剧作,这既和关汉卿身上所流露出来的滑稽佻亻达、玩世不恭的个性有关,同时也是因为其杂剧作品具有过于浓郁的俗文学品性,与明代文人在戏曲创作中崇尚雅化的审美趣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