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鼓励的力量     
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孩子面临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我们班里的小颖在全国英语竞赛中失利,已经失落了好些天,不但自己不能走出失败的阴影,就连她的好友也没有发现朋友的异常表现而去激励她.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他们既不会鼓励自己又不会鼓励他人呢?鼓励在人际交往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必须教会孩子坦诚地鼓励他人,并接受他人的鼓励,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沟沟坎坎,从同伴获取力量,给同伴以关心,走向充溢鼓励和关怀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充分体现了孩子的社会性情感的养成,孩子从小就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不够意志坚强,不懂诚实守信,不会跟同伴合作,不懂分享,有的孩子不会礼貌待人不关心他人……那么怎么样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社会性情感呢?一、礼貌待人,关心他人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希望今后办教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当与学生共同生活,做他们的朋友,帮  相似文献   

3.
刚接中班时,文君是个怯懦胆小的孩子,拍球不敢伸手拍,不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活动,平时话很少,即使说话,声音也很小,连上下楼梯也不敢自己走,总爱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 如何改变文君小朋友怯懦胆小的性格呢?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创造机会使她与教师和同伴多交流。在游戏活动中,我经常寻找孩子有兴趣的话题与她交谈,并鼓励其他小朋友多接触她,和她交朋友,鼓励她敢于在同伴面前讲话,对于她的点滴进步,我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平时她说话声音很小,当我和她谈话时,故意与她拉开一段距离,并和蔼地提醒她:“你的声音大一点,老师才能  相似文献   

4.
黄进 《幼儿教育》2012,(13):40-41
我感动于这位教师的困惑,如果不是内心有着一种对专业的执著信念,这位教师就不会产生这种强烈的冲突感。到底怎样做才是适宜的?怎样才是让孩子得到了有价值的经验?我们确实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常常这样反复询问自己,我们也正是在这样的自我询问和尝试中获得专业成长的。教师为什么会困惑?因为她看到了一个孩子对于坚持自己爱好和遵守现有规则之间的冲突。她一  相似文献   

5.
每年夏末秋初,小学毕业班的孩子将要升入初中,开始新的生活。在这个小初衔接的时期,如果孩子能与他人得体相处,处理好同伴关系,将有助于他参与社会生活、获得新的发展。新入初一的小洁,一直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从上幼儿园起,老师就说她像个小大人,说话、做事一本正经。但妈妈发现,小洁说话很“冲”,做事大大咧咧,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如她与同伴打交道就会“看人头”(即有的放矢。地挑选对象),喜欢和文静、脾气好的女孩子在一起,对其他同伴常常不屑来往。妈妈有几次带女儿外出,小洁因一句玩笑话就和同伴发生冲突。熟人这样说:这孩子…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我与孩子和家长的接触越来越多,对于家长们的抱怨印象越加深刻。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有些时候家长们就会经常抱怨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眼睛里只有自己,丝毫考虑不到别人。在学校生活中,我对孩子的观察也是如此。孩子们似乎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一切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丝毫没有为他人着想的概念。是什么让孩子变成了这样?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孩子不会与他人分享,不懂得分享。  相似文献   

7.
爱心门诊     
巧妙化解孩子的自我安慰行为tokin-90@126.com问:我的女儿快2岁了,她每天晚上总是咬着下嘴唇并且摸着自己的肚脐才能入睡。我们提醒了很多次,她还是不改。而且,只要安静下来,她也会这样做。请问,她的行为是不是一种“自我安慰”?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她?答:由于不能或不会表达内心的情感需求,孩子可能会采取某些方式进行自我调整,比如吃手、咬指甲、咬被角、吐舌、咬唇、舔口周、对人或特殊物品过分依赖甚至自残等。这些行为最初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而后因环境或人为的暗示发展成为一种不被他人接受的行为习惯。◎正确认识儿童的自我安慰孩…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每个孩子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我园开展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周末快乐一刻”活动。在每个班的活动室开辟一个小舞台,在每个周末抽一段时间让孩子自愿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转眼间,一学期快过去了,班上的孩子大都上台表演过,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说绕口令,有的玩小魔术……只有小珂没上过台。小珂是一个从农村幼儿园转来不久的小女孩,父母在外地打工,她和奶奶一起生活。平时她总是怯生生的,不大愿意与别人交流,更不要说当众表演了。今天又是周末了,我便走到她身边鼓励道:“为什么不上台表演节目呢?老师和同伴等着你呢!”“老师,我不会,我只…  相似文献   

9.
有位在“尿不湿”生产车间工作的女工,凭着自己“非凡”的身手,每天都能够骗过他人的耳目,将一两包“尿不湿”顺利地夹带出厂。当年,她的孩子还小,正是需要“尿不湿”的时候,她偷出来的东西全部派上了用场。为了使自己每日提心吊胆偷出的东西不至于变成废物,她硬是坚持往孩子的裤裆里塞“尿不湿”!就这样,孩子直到上小学时都不会使用厕所。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现在的一些父母把孩子视为柔弱的个体,总是竭尽全力地为孩子解决各种困难。过度的照顾、过分的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使孩子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游戏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孩子不会与他人交往,缺乏独立性,事事依赖他人,一遇困难不知所措,易遭受挫折、失败,因而造成自卑心理。事实表明:孩子只有在实践活动中积累了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有所认识,从而信任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那么应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相似文献   

11.
曹广玲 《山东教育》2003,(15):61-61
(一)接纳孩子的同伴,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1.接纳孩子的同伴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进行友爱的同伴教育的第一步。拒绝和敷衍都会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产生退缩行为。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在一起时对家中清洁与秩序的“破坏”。鼓励、允许孩子拿自己的食物、玩具和用具招待他的伙伴。给孩子充分活动的空间,允许孩子们单独在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平时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游玩、一起活动。2.尊重孩子的交往兴趣。允许孩子自己选择朋友,并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指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同伴交往时出现的矛…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我班的小朋友在交往时,常常不会与别人一起分享,当出现问题时,无论事无大小都跑来告诉老师,而不会自己去尝试协商、解决。怎样才能使孩子既能满足需要又能友好地进行交往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展了这项综合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与同伴一起分享、合作的快乐,产生交往的欲望。 2.通过游戏学习把材料、角色分类,提高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力,鼓励旧物新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家长,一直期待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的骄傲,将来能有所作为。但同时,我们也担心这种期待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怎样能让她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自由地飞翔在自己的天地间,又不偏离目标人生的轨道,我们一直在不断摸索。很高兴我们发现女儿非常喜爱阅读,对写作也非常感兴趣,她的思想浪漫,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热爱。我们所做的是和她一起去想象,一起去感受生活的点滴,一起去克服困难,不断地鼓励她、赞扬她,让她充满自信地迎接每一天。鼓励她坚持写日记,不停地用手中的笔写出自己五彩的世界,让写作成为她生活学习中一件很自然很快乐的事。陪孩子…  相似文献   

14.
一、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 同伴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如何利用周围生活中的自然情境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呢?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自然发生的情景,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比如开辟“玩具世界”,发动孩子从家里带来心爱的玩具,利用玩具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限于与家人交往。进幼儿园后,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他们要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合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的提出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需要,对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阶段孩子就已表现出交往能力的差异。《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实际工作中,班里经常会有几个同伴交往存在问题的幼儿。他们往往参与活动不积极,甚至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杨杨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二、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案例描述镜头一:新小班开学第一天,他哭得撕心裂  相似文献   

16.
现在,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有些家长就对孩子百般呵护,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交往。他们生怕孩子与他人打架吃亏受气;怕孩子跟伙伴学一些不良习惯;怕孩子疯野了……孰不知这样实际束缚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交往是孩子正常发展的一种需要,特别是同伴间的交往比孩子与成人交往更具有重要意义。孩子只有在与同伴的互相交往中,才能学会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个体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交往中,还可以学会处理同伴间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安伯怀孕时,她和丈夫约翰每天都会猜想一百遍:孩子到底能长多高呢?安伯身高只有1.22米,约翰和她不相上下。如果孩子和他们一样高,生活肯定会有许多不便;如果孩子比他们高,会不会嫌弃自己的父母?一直到孩子出生,两个人的猜想才尘  相似文献   

18.
老师正在给小班孩子分饭,佳佳天真地问:“老师,你在干什么?”老师一边忙一边没好气地说:“你自己没看见吗?还要问!”言下之意是老师不喜欢你这样问,佳佳一脸茫然。其实佳佳不会看不出老师在干什么,但她为什么明知故问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刚进园的孩子第一次离开亲人进入陌生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gaoweiwang@sina.com问:我的女儿4岁,性格偏内向,胆子很小,在幼儿园里有什么要求也不敢提,经常因为不好意思跟老师说上厕所而尿湿裤子。我们跟她仔细沟通过,她也知道自己要主动说,但就是做不到。请问,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才好?怎样帮助孩子打开心结?答:孩子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气质特点(脾气秉性)所决定的。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有意识地给她提供更多的接触各种环境的机会,鼓励她将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并且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比如,她在某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杭州读者小田来电问“:我的孩子不会合理利用时间,经常眉毛胡子一把抓,搞得她自己很疲劳,影响了学习效率,还影响学习的情绪。请问,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呢?”主持: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就等于赢得了时间,争取了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我们看看杭州市的部分家长是怎样帮助孩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