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造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师是未来世界的塑造者,伴随着工业文明产生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已经走到了历史的转折点。新世界、新问题、新任务,未来的工程师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也需要按照新时期的要求进行改革和转型。在这一历史性转折中,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需要看清全球发展趋势、认清中国实际情况、处理好影响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关系,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造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全新战略.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包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内涵,对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全新战略.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包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内涵,对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蓝建 《中国德育》2012,(15):43-43
2012年6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计划的一个工作小组向秘书长提交了一份题为“实现我们希望的为所有人的未来”报告。教育是其中的一个主题——后2015年的教育与技能为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服务。针对人类社会出现的新趋势,该工作小组指出,未来教育将有六个变化。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未来在较长时间内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是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方式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新的"培养计划"和"目标任务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工程素质的培养,而工程素质与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是有机的统一体,因此,工程素质的培养对于造就卓越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石狮市石光中学张增堪教师回答: 一、阐明地理教育价值和地理科学的实用价值 关于地理教育价值,<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须.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行)也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是因为,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地理环境的巨大影响,而地理课程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当前,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迫使人类思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应树立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而这正是中学地理教育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面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我国工程学科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世界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学科以技术赋能、学科主导为理念,通过学科平台建设、学科合作网络、学科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结构实现学科发展与智能化趋势的融合,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满足未来人类社会对航空航天领域技术和教育的需求。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学科面向智能化发展的经验,从学科与新技术的组合、与新需求的结合、与多学科的整合三方面,为我国工程学科转型升级,深化新工科建设,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对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切的祝贺!借此机会,谨向各位老领导致以新春的祝愿,也向多年来从事工程教育的各位专家、老师表示诚挚的问候! 清华大学作为新中国"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具有很好的工程教育传统,也是目前我国工科实力最强的学校之一,曾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工程师,为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成立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对工程教育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在新形势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必将对未来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和工程教育的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讨论了体育的人文性和体育教育向“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体育教育的主旋律,成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体育教育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0.
美国“2020年的工程师”教育计划特点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2020年的工程师"教育计划,是美国国家工程研究院工程教育委员会发起的一项为期两年、举世瞩目的行动,目的是使未来的工程学和工程师教育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期导读     
<正>"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是我国自1994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和质量建设计划,也是我国高教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由计划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型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袁海军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回顾与反思——兼论"国标"的再标准化问题》(P1-10)一文中认为,根据目标和任务的不同该工程又可划分为"教改工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美国“2020工程师”计划的《愿景报告》,在评介未来工程实践大背景与工程师关键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新世纪工程教育应予关注的六个方面:工程的社会认可、跨学科与知识融合、工程师的领导力、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工程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对工程教育的研究,以期建立中国工程教育及其改革的愿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角度来分析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学依据,亦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适用性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共识与承认.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14.
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永恒的主题,可残酷的现实又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换取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文明却呈现着令人担忧的局面:战争、恐怖、暴力、犯罪、腐败、色情,以及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等等.我们在人文社会领域,很少得到像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空间科学等方面那样令人振奋的成就.相反,克隆技术、网络犯罪、臭氧空洞等等,却面临着科技伦理道德的种种新问题.这必然引发人们的深层次思考:人类社会究竟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怎样使明天的世界更美好?当人们把解决问题的希望集中到教育这一面向未来的事业时,自然要进一步思考: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能使未来世界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6.
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产学合作与国际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国经济已持续高速发展了20年,如何进一步保持高速健康的发展,如何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国际和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将给我国工程教育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如何应对,这些重大问题亟待解决.我国产业面临着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创新型和高附加值服务型产业升级的紧迫形势.尽管我国高等教育近十年来在规模、设施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发展,我国有全球最充足的工科生源和巨大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市场,但是,我国的工科教育从理念、机制、师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评估体系等众多方面都存在着与产业和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满足我国产业升级和整体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分析我国工程教育的优势、差距和问题,提出以"做中学"、产学合作及工程教育国际化作为深入改革我国工程教育的重要战略,使工程教育能为产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工程师和技能型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长恨歌>的生命力经受了千百年历史的检验,至今仍然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但是对于它的主题,也就是它要告诉读者什么,却众说纷纭. 白居易把诗题定为"长恨歌",用意是很深的.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我国历史上的"三武灭佛"和"康熙禁教",对我国宗教及历代统治者的宗教政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导致这些事件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损害了统治者的利益,同时也反映了宗教发展与适应社会的必然过程.它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宗教,也启示着宗教界人士如何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9.
谭细龙 《培训与研究》2007,24(12):100-101
师范大学生是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是教育人的人,加强法制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只有"人类灵魂工程师"自身具有良好的教育法律素养,才能培养出具备法律素质的学生。《教育法学》是师范类大学生学习教育法学专业知识、掌握教育法律法规、树立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执教能力的主要课程,改革《教育法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对于提高师范类大学生教育法律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未来工程师”能力的集中培养大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工科学校作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摇篮,责无旁贷,应调动一切力量来着力建设"未来工程师"的能力培养平台.作为可以对"未来工程师"的综合能力进行集中培养的大平台--工程训练中心,更应厉行改革、加强自身建设,以切实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从而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