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卒年岁,于文史考订所关者甚巨,顾史传往往阙焉不载,读者常茫不知其人时世。自钱大昕创《疑年录》之书,其后增补、赓续者多家,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最后出,遂集诸家之大成。顾其书清人部分缺略者多,读者憾焉。江庆柏教授近编《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一书,所收多达二万五千人,视姜书不啻倍蓰过之,诚治清学者涉津之筏,案头必不可少之书也。惟《年表》所载人物既多,间有违失,固所难免;亦有原缺人物生年、卒年,今尚可钩稽考证者。兹条录八十事,订讹补阙,庶于读是书者稍有涓埃之益。  相似文献   

2.
生卒年岁,于文史考订所关者甚巨,顾史传每阙焉不载,读者常茫不知其人时世。自钱大昕创《疑年录》之书,其后增补、赓续者多家,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最后出,遂集诸家之大成。顾其书清人部分缺略者多,读者憾焉。江庆柏教授近编《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一书,所收多达二万五千人,视姜书不啻倍蓰过之,诚治清学者涉津之筏,案头必不可少之书也。惟《年表》所载人物既多,间有违失,固所难免;亦有原缺人物生年、卒年,今尚可钩稽考证者。兹条录八十事,订讹补阙,庶于读是书者稍有涓埃之益。  相似文献   

3.
书香中国     
《全国新书目》2011,(7):54-55
国际关系学教授张鸣近年来一头扎进历史写作中。今年适逢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继1月份出版《辛亥:摇晃的中国》后,张鸣近日又推出历史随笔集《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本书再次以老辣的笔法,独特另类的视角,触及晚清民国诸多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诸如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君臣之分别,文人之  相似文献   

4.
黄马褂在清宫影视剧中屡有呈现,如《雍正王朝》第29集里穆香阿等十名侍卫到西北军的第一天,与年羹尧亲兵言语相撞,搅闹行辕。穆香阿等人自恃是皇亲国戚,说穿黄马褂的岂能下跪,年羹尧命令周边将官脱去外甲,结果他们无一不身着黄马褂。第31集中年羹尧凯旋班师,雍正亲手将黄马褂披到年的身上,以示恩宠。第35集年羹尧被贬成看门的,仍身穿黄马褂,彰显鸟尽弓藏。那么黄马褂到  相似文献   

5.
封建专制主义王朝中,官吏是皇帝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工具,他们的荣辱升迁乃至身家性命,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另一方面,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君臣关系也千差万别,形态迎异。雍正与年羹尧的关系,颇富戏剧性,其变化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实属罕见。年羹尧是湖广巡抚年遇龄的次子,汉军镶黄旗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时“年未三十”①,据此推算,他大约生于康熙十七年,与雍正同岁。康熙三十九年,年羹尧中进士,后改庶吉上,授检讨。四十四年至四十七年,他相继出任四川、广东乡试正考官。四十八年二月,投内阁学士…  相似文献   

6.
樊艳丽 《新闻窗》2008,(1):113-114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通史和传记文学的先河,鲁迅称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著作两千年来备受推崇,除了它是前无古人的鸿篇巨制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梁启超言:“《史记》每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关于新闻和史的亲缘关系,谭嗣同有“报纸,即民史也”的见解。今人认为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人物通讯作为一种新闻文体,脱胎于史传文学,它与历史、文学关系密切。史传记述历史,人物通讯反映现实,两者都要求从真人真事着眼,  相似文献   

7.
成吉思汗,不仅代表着一段历史、一个民族,而且代表着一种哲学、一种价值观、一种文化。所以,直面成吉思汗,是需要勇气的。纵览近年研究成吉思汗的理论成果和艺术创作成果,其中马冀著《成吉思汗评传》应该说是很有特点的。特点之一,是在记述人物生命历程中凸现“评”而不是工于  相似文献   

8.
雍正帝反对大规模地刊刻谕训旨令,有两件事是很典型的. 雍正帝即位之后,将其父康熙帝的16条谕旨敷衍成《圣谕广训》,作序颁布,令地方文武不时宣讲,化导兵民.内外臣工遂将《圣谕广训》奉为至圣之经典,称赞它启迪官民,巨细不遗,可与"六经"同论,于人心世道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正康熙五十一年(1712)清政府派遣图理琛使团出使土尔扈特部是清代民族关系、中俄关系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使团出使往返费时近三年,行程近4万里,穿越西伯利亚,抵达伏尔加河流域,是清政府官员第一次抵达欧洲,随团史官图理琛依据沿途见闻和使团出使的情况写成《异域录》一书,由雍正帝亲自授令刊印。《异域录》学术价值很高,是研究民族关系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学不可或缺的资料。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馆藏康熙刻本《唐陆宣公集》的对比和序文研究推论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收录的雍正版《唐陆宣公集》,实际上是康熙版的重修本。又通过序文和历史事实的对比研究得出,《唐陆宣公集》虽然是年羹尧的家刻本,校订者和刻工都是南方人,但却均刻竣于陕西。  相似文献   

11.
查嗣庭之狱,是雍正年间文字狱案中的一件大案。关于此案,向有两种传闻:一是查嗣庭出了一个“维民所止”的试题,被人告发说“维止”二字是“雍正”二字去其首,意在讥讪诅咒雍正皇帝,雍正帝因而大怒,遂大兴文字之狱;二是查嗣庭受到权臣隆科多的赏识,“依附隆科多”,雍正帝要打击隆科多,惩戒朋党,所以才兴起查嗣庭文字之狱。查嗣庭狱案的真相究竟如何,向为人们所关注。其实查嗣庭虽然确因在雍正四年六月钦派江西乡试正考官时,所出试題有“悖道逆天”之嫌,同年九月回京后案发,又因从其寓所搜出的日记、书札中有大量“悖逆”文字,遂被革职下狱。翌年病死狱中,仍以“大逆不道、怨诽诅咒”罪被戮尸枭示。但所传他曾出过“维民所止”试題一事,其史实有所出入。现将内阁汉文《起居注册》、《史书》及宫中朱批奏折内有关此案的档案史料汇集公布,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她努力发掘这块浸润着慷慨悲歌之气的土地上所积淀的厚重文化与人文精神,并通过揭示人物的生平事迹、精神气质、豪迈行为及其历史作用,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河北历史与文化。《史记》问世两千多年来,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有关研究《史记》的论著大约在4000(部)篇左右,超过《史记》本身篇数和字数的数百倍。面对如此丰富的研究成果,是不是已经没有了研究的空间,答案是否定的,刘玲娣教授的新著《"史记"中的河北人物研究》就是新的突破和对《史记》研究的新提升,令人耳目一新。拜读再三,受益匪浅,心得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9月13日,CCTV-10科教频道的栏目《大家》进驻央视一套,与《东方之子》挤在了同一屋檐下。两大高手面对面,难免不为观众一番打量。在我国人物访谈电视栏目史上,《东方之子》资历老,比《大家》整整大了十岁,是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鼻祖。《大家》栏目于2003年5月18日开播于科教频道,当时全国上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为SARS所牵扯,因此,这个栏目的出现显得“静悄悄”。但是,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推移,《大家》栏目凭着她落落大方的姿态一点点地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心中。从栏目名称上来看,《东方之子》和《大家》都是以“人”来命名的,而且…  相似文献   

14.
《档案与史学》1999,(2):24-27
在1919—1920年间,先后有近两千名中国青年抱着到法国去,“vx血汗所得之工资,换科学上之知能,为工业落后之祖国,谋实业上之进展”的良好愿望.远涉重洋.联袂赴法勤工俭学,掀起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勤工俭学运动。这场运动造就出了一大批后来的中共高层领导人物,因而引起了史学家们的兴趣和重视。但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运动的政治影响或著名人物身上,而对大批勤工俭学生是如何在法国学习与生活的,由于史料的限制,则论述不多。在馆藏档案中,我们发现了留法勤工俭学生廖奕写于1929年的《自述》,文中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及赴法勤工俭…  相似文献   

15.
周亭 《现代传播》2002,(1):83-85
20 0 0年 12月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广播电视人物词典编辑委员会主持编纂的《中国广播电视人物词典》(以下简称《人物词典》)。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广播电视专业人物词典。它记载了 2 0 0 0多位 2 0世纪为创办和发展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披荆斩棘、锐意进取的人物 ,没有他们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广播电视的枝繁叶茂。《人物词典》的问世 ,不但令后人得以了解他们不凡的经历和业绩 ,而且通过对人物的记载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描绘出 2 0世纪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这对广播电视历史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人物词典…  相似文献   

16.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页七九一、《清人别集总目》页九二五皆著录旷敏本《岣嵝集》,后者未详其生卒年,前者据“彭坊《瓦卮集》有其(旷敏本)所作序称,‘坊齿多敏本十九年’,彭坊生於康熙五十八年”,定敏本生年为乾隆三年(1738),江庆柏先生《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从之。今按:敏本实生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提要》考订有误。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瓦卮集》,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写了大量的新闻评论和政论,人物述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所评述的对象有国内外政界的正反面人物,有历史人物,有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他所采用的评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诸如回忆纪念式、即兴纪念式、书信祝贺式、穿插评述式、批语评点式、讽刺论辩式等等。他的人物述评名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纪念孙中山先生》、《为徐特立六十岁生日写的贺信》等,时隔数十年,人  相似文献   

18.
近日,四川省遂宁市档案馆征集到清光绪年间张鹏翮一脉的《遂宁张氏家谱》进馆。康熙皇帝夸奖张鹏翮为"天下第一等人",雍正帝赞誉他是"卓然一代完人",在遂宁的历史上和中国的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遂宁张氏家谱》中记载,明初张姓  相似文献   

19.
张丽芳 《青年记者》2017,(8):118-119
1915年12月25日晚6时左右,美国旧金山中国城的一家酒楼内,有“报界之奇才”“新闻通讯奠基人”之称的黄远生,被国民党暗杀,血溅异国,时年不满31岁. 黄远生遇难后,其挚友林志钧即苦心搜集遗文,择其尤关政治、文艺及思想问题者,编为《远生遗著》四卷,由商务印书馆于1920年6月发行初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和80年代又先后印行五版.《远生遗著》约四十余万字,收集黄远生文章200余篇,是黄远生一生新闻实践的结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报刊通讯集.自《远生遗著》诞生九十余载,有关其的研究是丰富的,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对该书作美学上分析的专门论文或著作寥寥无几.从美学角度重新解读、品味《远生遗著》,我们不仅能够获得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信息,而且能够感受其处处闪耀着美的光辉,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是万物之灵。“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是人创造了世界、历史和现代文明。因此,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记录人物事迹的著作、文章比比皆是。炎黄二帝、尧禹舜等远古人物的创世之业传至今日,靠的是史书记载。人物在我国正史“.二十六”史和浩繁的地方志中,亦占有重要地位。司马迁的《史记》,在130篇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例目中,仅人物列传就有70篇,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强。这些列传记述了我国三千年历史长河中起过重要历史作用的将相、大臣、王公贵族、农民起义领袖等人物事迹。这些人物事迹不只反映了人物本身的精神风貌,而且通过人物事迹又反映了历史的一个侧面。班固撰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