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生在科研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陷入模仿不足与模仿过度的双重困境,科研模仿不足表现为被动模仿、机械模仿,科研模仿过度表现为复制型模仿、再造型模仿;研究生缺乏模仿的意识、内化生成不足、外化展现失行等原因导致其科研模仿不足;部分研究生夸大模仿的价值,行为固化、缺乏研究自信、缺少模仿反思则易引发科研模仿过度。要破解研究生科研模仿的双重困境,研究生需理性地看待模仿,将模仿作为一种基础性学习方式;基于自身“最近发展区”,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和模仿路径;加强模仿反思,理清科研模仿的过程逻辑;借助学术制度规范科研模仿行为,确保科研模仿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模仿心理是人类的本能,外模仿、复制模仿、内模仿是书法模仿的三种心理品质,通过书法模仿 心理研究,可以清晰看出:模仿心理表现出鲜明的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模仿与大学英语写作的内在联系,并着重指出了诸多模仿的途径:框架模仿,结构模仿,句型模仿,词和短语的模仿,名言警句的模仿。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教研模仿是新时代教研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价值意蕴。受多种因素影响,教研模仿实践中常出现被迫模仿、失实模仿、表层模仿、机械的克隆型模仿和他主的工具型模仿等不同样态的误区,由此带来诸多弊端。为有效发挥中小学教师教研模仿的价值意蕴,推进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注重提升模仿的主体自觉,实现教研模仿的意愿转变;积极培育正确的模仿思维,充分释放教研模仿的“生产力”;理性择取适切的模仿对象,增强教研模仿的情感认同;主动推进与模仿对象的深层交往,激活愉悦的教研模仿体验;持续聚焦模仿的反思品质,着实提高教研模仿成效。  相似文献   

5.
1.从模仿迁移开始。教学模仿可以分再造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两类。再造性模仿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模仿的初级阶段,通常包括整体模仿和局部模仿两种:整体模仿就是整节课全搬照抄;局部模仿指在一节课的某一个教学环节中,采用骨干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指导方法。创造性模仿是模仿的高级阶段,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模仿时不拘泥于细节,而是从整体风格方面去模仿,灵活性比较大。只有当教师的再造性模仿积累到一定时期,教师掌握了娴熟的教学技巧和名师的教学风格,具有足够的举一反三或触类旁通的能力了,然后才能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从语言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等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力求体现个人的教学特色,这就是创造性模仿。  相似文献   

6.
阿多诺认为,艺术离不开模仿,但这种模仿不是直接模仿现实生活,而必须是对非存在物的模仿,即对幻象的模仿。  相似文献   

7.
新手教师教学模仿容易陷入不足与过度的双重困境,主要表现为虚假模仿和浅表化模仿、僵硬的行为照搬和他主的教学判断。新手教师轻视教学模仿的价值,盲目自信、坚韧性不足、模仿失效等因素导致模仿不足;夸大教学模仿的作用,教学自卑感、独立性差、行为固化等则易引发模仿过度。要突破教学模仿的双重困境,新手教师需理性认识教学模仿、准确把握自身特点并选择适合的模仿对象,在模仿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和优化、自主建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8.
从模仿开始教学模仿可以分再造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两类。再造性模仿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模仿的初级阶段,通常包括整体模仿和局部模仿两种:整体模仿就是整节课全搬照抄;局部模仿指在一节课的某一个教学环节中,采用特级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指导方法。创造性模仿是模仿的高级  相似文献   

9.
1.从模仿迁移开始。教学模仿可以分再造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两类。再造性模仿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模仿的初级阶段,通常包括整体模仿和局部模仿两种:整体模仿就是整节课全  相似文献   

10.
模仿对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能力有重要的影响。模仿有两种形式,一是显性模仿,二是隐性模仿。本文就显性模仿和隐性模仿对英语学习者输出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于中国学生,更需要模仿来积累一定的语言输入,进而提高语言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11.
模仿即效法别人言行举止的活动。模仿是学习和习惯形成的方式之一。儿童的简单模仿,是一种本能的倾向,复杂的模仿包括对象的感知与理解,是与思维过程相联系的。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模仿能产生表象,可以为以后形成思维做准备。儿童模仿的对象,一般是由近及远,范围由小到大。模仿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内部实质性内容的模仿。  相似文献   

12.
无数事实告诉人们,模仿非但不是创新的绊脚石,反而是创新的垫脚石,是创新的基础,善于模仿才会深入创新。小学生学写作文从模仿起步,才能进一步创新作文、自由作文。当然,模仿也需讲究一定的策略方法,如模仿的范本多元化,模仿的目标层次化,模仿的评价个性化。  相似文献   

13.
媒体采撷     
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怎么走从模仿开始教学模仿可以分再造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两类。再造性模仿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模仿的初级阶段,通常包括整体模仿和局部模仿两种:整体模仿就是整节课全搬照抄;局部模仿指在一节课的某一个教学环节中,采用特级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模仿开始教学模仿可以分再造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两类。再造性模仿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模仿的初级阶段,通常包括整体模仿和局部模仿两种。整体模仿就是整节课照搬照抄,局部模仿指在一节课的某一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名师的教学思路和指导方法。创造性模仿是模仿的高级阶段,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模仿时不拘泥于细节,而是从整体风格方面去模仿,灵活性比较大。教师只有在再造性模仿积累到一定时期,掌握了娴熟的教学技巧和名师的教学风格,具有足够的举一反三或触类旁通的能力了,才能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从语言风格到课堂结构、…  相似文献   

15.
教学模仿是一线教师主要的学习形式之一,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教学模仿特征.教学模仿是新教师适应工作环境、学习教学方法、形成教学交往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但由于缺乏目的性和规范性往往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只有明确新教师教学模仿的关键内容,通过对新教师教学模仿认知过程的分析,设计指向意义的教学模仿的培训课程,才能促进新教师从盲目性模仿走向有意识模仿,从适应性模仿走向发展性模仿,更有效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素娟 《文教资料》2010,(16):81-82
模仿对整个声乐学习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什么是模仿,如何进行模仿,是否需要模仿,是歌唱学习过程中始终要考虑的问题。正确、合理的模仿使声乐学习事半功倍,而错误的、不合理的模仿则极可能严重阻碍歌唱学习。本文就模仿的几个阶段和形式展开论述,以对声乐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周春兰 《成才之路》2014,(30):42-42
模仿是小学英语朗读训练中的有效手段。学生只有通过模仿原汁原味的英语发音,方可保证英语的朗读更加纯正流利。因此,教师结合具体课例,从模仿语音、模仿词组、模仿语篇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英语朗读训练中模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高娟 《辅导员》2009,(5):8-8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模仿。模仿,从呱呱坠地的新生儿就开始了。通过模仿,我们不仅能够复制行为,而且也能对被模仿的行为进行加工,有所创新。人们经常把模仿描述成“学习的捷径”。所以,模仿是我们进行学习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学模仿的反思是指教师主体对教学模仿目标、范畴、模仿过程以及效果的深度思考与批判审视,其品质关乎着教学模仿的效果和质量。教师教学模仿反思由反思意识、反思中介和反思实践构成。提升教师教学模仿的反思品质需要:一是教师教学模仿反思中介的有效介入,包括推论、检验、判断、概念和方法的有机植入;二是提升教师教学模仿的反思层次,推进教师教学模仿反思由技术性反思向实践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过渡和转换。  相似文献   

20.
"模仿"历来是西方文论和美学史的一条主线,它贯穿于文论和美学的始终。众多的模仿说当中,古希腊柏拉图建立在"理念论"之上的模仿说和亚里士多德"艺术模仿现实"的唯物主义模仿说尤其光彩夺目,他们共同奠定了西方美学、文论的理论基础。本文简要回顾了柏拉图和亚氏模仿说的基本内涵,并对这两种模仿说进行简略的比较,最后小结柏拉图和亚氏师徒二人在模仿说理论上产生分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