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颖 《江苏教育》2022,(86):59-61
为了让培训能够真实有效地促进区域职初教师成长,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面向全区职初教师进行专业发展需求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中心聚焦职初教师需求,对原有的区域培训进行积极的变革和创新,制定区域“职初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导航”,重设相关培训课程,探索出“精准定制”“学员众筹”“跟进研修”等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
毛新薇 《江苏教育》2023,(28):68-71
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基于“笃志力行”的校训,组建“乐耕道·行致远”好教师团队,从教师学习文化、教师发展体系、教师成长平台、教师成长评价四个维度,以“乐行学习文化”“‘1—3—8—N—X’乐行教师发展体系”“乐行写作成长营”“乐行教师特别奖”为抓手,打造“乐行教师”的成长之路,促进好教师团队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3.
吴子健 《上海教育》2008,(20):46-48
在本刊今年9A“当代教师”栏目,几位优秀教师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围绕职初教师的发展这一话题谈他们的经验,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及了学校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校长,请他们从学校管理的层面来谈谈如何有效促进职初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4.
初任教师由于不适应入职学校的教学活动、学生管理、社会关系等而遭遇“现实冲击”。初任教师遭遇“现实冲击”是由于教师个人的角色转换能力不足、师范院校的教学内容不能与实际教学接轨、入职学校对初任教师的帮扶不够、大数据时代倒逼教师专业成长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师范院校要落实“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入职学校要为初任教师成长搭建多元化立体平台,教师自身要增强自我提升的意识来应对“现实冲击”。  相似文献   

5.
初任教师入职阶段,通常被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界定为“求生阶段”。根据初任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专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入职教育,乃是加速教师成长、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最有效措施。本主要对新泽西州的葛拉斯保罗(Glassboro)州立学院的初任教师入职教育计划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6.
<正>本着“青年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青年教师兴则教育兴,青年教师强则教育强”的认识,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担了浙江省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该项目以入职三年内的新教师为服务对象,聚焦职初三年规培,在新时代基层真实场景中思考并研究中小学新教师成长成才的特点规律,构建了以“三阶·五路·九初·四进”为标识度的区域职初教师培训新样态,努力形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成果。一、多维思辨的整体架构中心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与愿景导向,自觉运用社会学习、群体动力等理论,研究新时代中小学新教师成长成才的特点规律,务实扬弃、锐意拓创,以对区域教育质量及教师职业生涯双重负责的人文情怀,不拘一格、别具一格地助力新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7.
小学新教师入职初期求助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职初期教师遇到困难时常常求助于教学经验丰富的同事,他们一般通过“询问”、“听课”、“偷听”、“自我反思”等方式解决困难。研究发现,反思是促进新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任职学校在新教师成长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英配昌 《中学教育》2009,(12):38-41
新教师入职后的专业发展往往面临两个困境:侧重“教学”还是“秩序”、侧重“教会”还是“进度”,这两个困境的存在与当前我们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手段的低效密切相关。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势与劣势都非常明显,必须针对劣势、发扬优势促进其专业成长。学校与区县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应从适应学校核心工作——教学的角度,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手型教师入职期专业化成长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是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新手型教师的入职阶段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能否顺利度过入职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何促进新手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笔者提出:要强化自我发展的意识,引导教师学会享受教育幸福;在学校管理中加大对入职期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支持的力度;引导新教师在课堂中学会反思和重建;建构有效的教研体系,引导教师主动研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新手型教师的入职阶段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能否顺利度过入职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何促进新手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笔者提出:要强化自我发展的意识,引导教师学会享受教育幸福;在学校管理中加大对入职期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支持的力度;引导新教师在课堂中学会反思和重建;建构有效的教研体系,引导教师主动研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对“校本研训”的认识和理解 “校本研训”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整合,是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的,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个人发展的自觉具有密切关系。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更应是专业自我的积极建构者。只有那些具有高度“自我”意识的教师,才会具有较高的发展动机水平,并对外界刺激持积极、开放的心态,能够准确、现实地领悟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自主选择、自我平衡,具有自我价值感、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因此,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总是沿着自己内在需求与目的的指引而提高、发展其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真正驱力,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校本研训不仅要关注“校本”,更要关注“师本”。  相似文献   

12.
陆安 《贵州教育》2005,(22):27-28
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丰富历史课程改革的内涵,使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的很多历史教师之所以对课程改革抱有畏难情绪,关键是我们的教师成长机制存在僵化和封闭的现象。很多历史教师是循着“职前培训——职初培训——职后培训”这样一条路子成长起来的,头重脚轻,职前培训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积淀的主要环节,而职后培训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形同虚设,可有可无。经过职前培训,教师走上讲台,几十年如一日用着熟悉的教案讲授着相似的内容,“一纲一本”的课程教材体系,适应并加剧了教师的这种职业惰性。一旦熟悉了的经  相似文献   

13.
吴勇 《江苏教育》2004,(9B):17-19
要上出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需要教师用情去浇灌本,用心去唤醒学生,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这是一个学会反思,追求完美的过程,这是一个走进学生,熔炼自我的“重生”过程。因此我以为,“炼课”是教师促进自我成长,获得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张新 《现代教学》2011,(9):25-26
浦东新区近年形成了区级层面培训职初教师的“五环节”培训模式,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职初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我们将这样一个完整的评价过程称之为入职培训的“诊断”环节。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自我修炼、自我发展、自我成长呢?我以为必须过好“三关”。一、读书关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  相似文献   

16.
她们是幼儿园里的“Fresh man”,面临着初为幼师的困惑,有着渴望成长的热情。她们正经历着共同的阶段——职初期。有调查分析,部分幼儿园新教师人数比例已从五年前的二十分之一提高到现在的二分之一。新任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亟需关注的问题,2005年9月,北京市宣武区学前教研室将工作五年内的教师组织在一起,成立了新任教师教研组,开始了“职初期幼儿教师专业需求与主动发展的策略研究”。在历时一年半的研究中,教研员渐渐明晰了职初期教师的特点,总结出促进新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方法;参与研究的青年教师们也受益颇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教师成为研究,是教师角色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必须树立“四观”,即树立读书观、反思观,合作现和探究观.做到自我修炼、自我发展、自我成长.才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正经历着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进程,因此应该将高师学生的师范学习阶段也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关注和促进教师职前专业自我的形成,这对尚处于虚拟关注阶段的高师学生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面对高师学生专业自我形成中的明晰性、整合性与稳定性的不足,高师教育应改进人才培养观念,营造教师文化氛围,挖掘个体成长资源以促进高师学生的专业自我形成。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国家振兴发展的坚固基石,教师专业的教育引导更是根本中的根本。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形态也多种多样,这对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快速成长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开展“以农村新入职教师为载体,分析幼儿微课的实践”课题研究,即新入职以教师“在线”体验式研训为切入点进行研训,使研训变得生动,有效提升教师个人素质,更好地为居家幼儿服务,促进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探寻幼儿园职初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帮助他们解决成长困惑,让他们在"适宜策略"外部促进中不断思考、反思,助推职初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及教学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