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方文学从古希腊到现代派时期,经历了多种文学现象及其文学流派的演变,这种演变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反映了西方人崇拜心理的几个阶段,即自然崇拜、系教崇拜、人住崇拜、理性崇拜、个性崇拜和非理性崇拜。几乎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一,每一种重要文学流派的产生,都有特定的崇拜心理作基础。文学是特定时期社会心理形象化的反映,崇拜心理往往是社会心理的集中体现,研究西方文学与崇拜心理之关系,对于研究文学流派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因素是有一定启发的。  相似文献   

2.
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致经历了自然崇拜一图腾崇拜一祖先崇拜一天、帝崇拜的过程。分析每个过程就会发现,宗教崇拜中的神灵只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虚幻反映。  相似文献   

3.
水崇拜是植根于农业社会生活土壤中的自然宗教。古代先民从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中产生了种种水神灵化幻想 ,文化先哲以水为喻阐发宇宙自然之道和人生哲理 ,中国水文化的意蕴异常丰富。独特而丰富的“水乡”人生经历和审美意趣 ,使沈从文对水的精深之义有独到的体悟 ,从而形成了他的人格个性 ,成为他书写人生的重要参照体系。从创作题材 ,到文本隐喻 ,到语言审美 ,沈从文的文学世界贯穿着水的精灵。解读沈从文创作中的水崇拜 ,是深入挖掘其作品深邃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闽台医神崇拜,是宗法制度对宗教文化渗透的一种表现,将对祖先和对神的崇拜结合起来,带有浓厚的亲情和乡情的色彩。本文从四个方面:(1)医神东渡奠定闽台根文化;(2)医药氛围形成民族文化向心力;(3)施医赠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4)医神崇拜的认同与寻根;讨论医神崇拜在闽台关系史的地位、作用及其影响。并说明闽台医史人物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太阳崇拜在经历了图腾崇拜和神灵崇拜阶段后,分别向祖先素拜和宗教崇拜演变,自然地域条件、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是造成这两种文明中太阳崇拜不同走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石崇拜是初民社会中自然崇拜的一种基本形式。在有关大禹及其子启的神话传说中显示出与石崇拜的密切关系,传说大禹降生与石有关,大禹与石崇拜的外在及内在联系说明禹为石的后代,禹乃石所衍生。现今羌族仍盛行白石崇拜,联系到有关禹与启相关石崇拜的记载与遗迹,便不难看出禹与羌确实有着族源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彝族树崇拜与生殖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盛行树崇拜 ,且均与生殖崇拜关联。《勒俄特依》记述的母系时代的树崇拜 ,反映的是女阴崇拜 ,而其后的树崇拜则是男根崇拜及祖先崇拜。彝族树崇拜经历了树崇拜女阴崇拜男根崇拜祖灵崇拜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中国古代先民就怀着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之情,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生灵作为精神寄托和崇拜对象,并作为纹饰记载在他们创造的器物上。太阳崇拜与乌灵崇拜,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两大崇拜,而且太阳崇拜几乎跟乌灵崇拜融为一体。陕西华县泉护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鸟纹彩陶中,有一个形象为日与乌组合的纹饰颇为引人注目,乌是鸟的一种,这也与中国的一部分神话故事中的情节相吻合。这一纹样是太阳崇拜的一种表现。对于类似彩陶纹样的研究,能体现彼时彼地人类某种观念、精神和情感。  相似文献   

9.
佛山多雨多水的自然条件,使得佛山的水神崇拜十分兴盛。信仰民俗中的水神崇拜、民间文学中的水神崇拜以及地名中的水神崇拜,是佛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反映了佛山先民们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古埃及,太阳以其在自然界的强大影响受人崇拜,法老以其施于社会的至高权力为人敬仰,天上太阳与人间君主的类似使二者在神学上获致合一。因此,古埃及太阳神崇拜既是自然崇拜的产物,又是王权崇拜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彝族土主崇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土主崇拜是宗族制发展的产物,其前身是山神崇拜,南诏时期发展到土主偶像崇拜阶段,加之受释道文化的影响,彝族土主崇拜更加多元化。彝族土主崇拜具有庇佑人畜平安、注册人畜灵魂、主管风雨五谷、毕摩护法神、神判等职能。囊括了彝族生殖崇拜、图腾与祖先相迭的复合文化以及释道文化影响下的人为宗教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佛山民间信奉的鬼神多,而供奉鬼神的庙宇就更多,众多的庙宇自然就存在着大量的民间私祀乃至淫祀。民间私祀的存在使得基层社会与国家之间在信仰领域里的正面冲突相对较少,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广阔的缓冲地带;而当民间私祀对传统社会的基层统治秩序产生威胁或有可能颠覆正统理念时,代表国家的基层组织就会加以干预、纠正,甚至奏请禁毁。在明代"禁淫祀、毁淫祠"的政治大环境下,佛山地方官绅为了保住祠、庙合一而又供奉着北帝的祖庙,进行了一系列的借助传说并将之附会于北帝神的造神运动,最后成功地使北帝信仰由佛山地方性的淫祀、私祀上升为正统化的国家官祀。  相似文献   

13.
彝族竹崇拜与生殖文化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是彝族的图腾之一,并与生殖崇拜紧密关联。在彝族原始社会,竹首先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物,并具有“生儿女”的女性意义;随着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竹演变为男根的象征,并与男性祖先崇拜相结合,衍化为竹祖灵。生殖崇拜是图腾崇拜的源头,祖先崇拜是图腾崇拜的先声,都具有生殖崇拜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苗族古歌》中的"枫木歌"是首特殊的长诗,包括六个部分,占"古歌"差不多一半的内容。枫树已融入了苗族社会生活当中,成为了一种集体意象,有着很深的文化内蕴:枫树意象起初是与枫树本身的特点有关;自然崇拜深化了苗族对枫树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枫树崇拜注入了新的内容;故土回忆给枫树崇拜蒙上了一层悲凉意蕴;苗族风俗使枫树意象扎根于苗族社会中,烙上了深刻的民族印痕。  相似文献   

15.
侗族信仰与祭祀文化是侗族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侗族信仰与祭祀文化在侗族社会与经济发展历程中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文化内涵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对当下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仍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殖崇拜是人类对男女生殖器官执以宗教的崇拜与祭祀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最原始的信仰,也是最具特色的信仰。生殖崇拜首先体现在女性崇拜中,女性崇拜体现在各民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各个方面。葫芦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殖符号是人类原始母性崇拜的重要遗存和祭奠,体现了人类对于葫芦与自身关系的探求和信仰,在传统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从洪水神话中的葫芦形象出发,揭示以葫芦为象征的母性生殖崇拜,对于重新审视和挖掘女性崇拜的文化地位,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原始社会,先民的生存与生殖问题是他们最基本的本能。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生活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繁衍。凤这一形象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它的出现与人类的两种生产是分不开的。本从凤与太阳崇拜、生殖崇拜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哈尼族祖先崇拜是对亡灵的崇拜,其经历了早期图腾女始祖崇拜、母系氏族女祖先崇拜、父系氏族祖先崇拜、部落祖先崇拜、宗族祖先崇拜、家族祖先崇拜和家庭祖先崇拜,其中家族祖先崇拜还分父系家族祖先崇拜和母系家族祖先崇拜,并哈尼族祖先崇拜在哈尼族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曾以不同的形式居于原始宗教信仰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严酷的社会现实,迫使客家先人在保留中原正统儒释道信仰的同时,渴求众多神灵的庇佑。这一方面使客家地区的神明崇信异常丰富复杂,呈现为多神,乃至杂神崇拜的状况;另一方面,也使得客家的神明信仰具有更加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和功利性特点。通过对粤东梅县神明崇拜系统做一般描述和构成分析,讨论客家民众在追求神圣价值背景下的某种世俗意愿的表达,以及出于现实功利目的考虑对崇信偶像和拜祭活动的策略性运用,以引起人们对客家人精神特性和客家传统社会特质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